发明名称 全热交换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热交换装置,旨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及提升全热交换性能,其包括一全热交换滤芯、一热导管热交换器及至少一风机,其中该风机提供自室内排出污浊空气及自室外引入新鲜空气的两股气流;该全热交换滤芯上对应上述两股气流设有交错排布且互不相通的排气通道与进气通道,以使气流通过时进行全热交换;该热导管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支热导管及设于该热导管上的多数个鳍片,该热导管热交换器被分成两段并分别对应上述全热交换滤芯的排气通道与进气通道,以使上述两股气流分别经由该热导管热交换器的两段时加强显热交换,由此增加上述两股气流间的显热交换效率并均匀分布进入全热交换滤芯各风道的风量,提升全热交换整体效率。
申请公布号 TWI295359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4.01
申请号 TW093139406 申请日期 2004.12.17
申请人 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泰健;李明骏;梁尚智;江连金
分类号 F24F5/00(2006.01) 主分类号 F24F5/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全热交换装置,包括由一机壳分隔而成的: 一风机室,其室内设置有风机,以提供自室内排出 污浊空气及自室外引入新鲜空气的两股气流; 一全热交换室,其内设置有全热交换滤芯,该全热 交换滤芯上对应上述两股气流设有交错排布且互 不相通的排气通道与进气通道,以使气流通过时进 行全热交换;及 一热传增强室,其设置在上述风机室与全热交换室 之间,该热传增强室内设置有一热导管热交换器, 该热导管热交换器包括至少一支热导管及设于该 热导管上的多数个鳍片,以使上述两股气流在进入 全热交换滤芯之前,分别经由该热导管热交换器的 两端以加强显热交换。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中 风机室、全热交换室及热传增强室均跨越室内外 两侧。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中 该热导管热交换器之中部设置隔板以使上述两股 气流分别通过其两端而不互通。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中 该热导管热交换器周边加装有外框部以维持该热 导管热交换器之整体性。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中 该全热交换室的壁面上设有与全热交换滤芯相连 接且截面呈张角状的夹持部。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中 所述风机室、热传增强室及全热交换室之间设置 隔板相邻。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中 所述机壳上对应上述两股气流设有气流入口或气 流出口,并于该等气流出入口中设置有排除该两股 气流中所含浮游微粒或灰尘的滤网部。 8.一种全热交换装置,包括由一机壳分隔而成的: 一风机室,其室内设置有风机,以提供自室内排出 污浊空气及自室外引入新鲜空气的两股气流;及 一全热交换室,其内设置有一全热交换滤芯及一热 导管热交换器,该全热交换滤芯上对应上述两股气 流设有交错排布且互不相通的排气通道与进气通 道,以使气流通过时进行全热交换;该热导管热交 换器覆盖于全热交换滤芯之任意相邻面上,其包括 至少一支热导管及设于该热导管上的多数个鳍片, 以使上述两股气流在进入全热交换滤芯之前或之 后,经由该热导管热交换器以加强显热交换。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中 该热导管热交换器呈屋顶瓦片状覆盖于全热交换 滤芯之任意相邻面。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该热导管热交换器覆盖于全热交换滤芯气流入 口一侧的相邻面上。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该热导管热交换器两端加装有辅助固定部以维 持该热导管热交换器之整体性。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风机室及全热交换室均跨越室内外两侧。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该热导管热交换器之中部设置隔板并将其所在 的相邻面隔开而且不互通气流。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该全热交换室的壁面上或者该热导管热交换器 的隔板上设有与全热交换滤芯相连接且截面呈张 角状的夹持部。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所述风机室与全热交换室之间设置隔板相邻。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所述机壳上对应上述两股气流设有气流入口或 气流出口,并于该等气流出入口中设置有排除该两 股气流中所含浮游微粒或灰尘的滤网部。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所述热导管热交换器之多数个鳍片的高度与该 全热交换室之高度相近。 18.一种全热交换装置,包括: 至少一风机,其提供自室内排出污浊空气及自室外 引入新鲜空气的两股气流; 一全热交换滤芯,其上对应上述两股气流设有交错 排布且互不相通的两个气流通道,以使气流通过时 进行全热交换;及 一热导管热交换器,其包括至少一支热导管,该热 导管包括一蒸发段和一冷凝段并分别与上述两个 气流通道相通,以使上述两股气流通过该热导管热 交换器时加强显热交换。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该热导管上设置有多数个鳍片。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全热交换装置,其 中该全热交换滤芯及热导管热交换器均分别跨越 室内外两侧。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全热交换装置中的全热交换滤芯的构造 示意图。 第二图系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的立 体示意图。 第三图系第二图组装后的部分剖视图。 第四图系第二图中热导管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 。 第五图系本发明全热交换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立 体示意图。 第六图系第五图中热导管热交换器的立体示意图 。 第七图系第五图中热导管热交换器另一实施例的 立体示意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中山路3之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