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钻头
摘要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即使是小直径其刚性并不会如有2切刃及2切屑排出沟之型式般地低,且切屑排出性也不会如单一切刃及切屑排出沟型式般地恶化,藉由简易的改良达成孔位精度可充分提升之极具实用性的钻头。本发明之钻头系在前端部设置錾刃6之同时,设置螺旋状的第一切屑排出沟1及螺旋状的第二切屑排出沟2,在此第一排出沟1及第二切屑排出沟2彼此之间设置刃背部3和4,在第一切屑排出沟1的钻腹面7的边缘设置切刃5的钻头,第1切屑排出沟1和第二切屑排出沟2以相对于钻头旋转中心O呈非点对称位置地被设置,且第一切屑排出沟1的后方的刃背部3设定得比第二切屑排出沟2的后方的刃背部4更大。
申请公布号 TWI294322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3.11
申请号 TW094115093 申请日期 2005.05.10
申请人 佑能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涌井秀夫;高桥昭一;渡边英人
分类号 B23B51/02(2006.01) 主分类号 B23B51/02(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钻头,系在前端部设置錾刃之同时,设置螺旋 状的第一切屑排出沟及螺旋状的第二切屑排出沟, 在此第一排出沟及第二切屑排出沟彼此之间设置 刃背部,在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的钻腹面的边缘设 置切刃的钻头,其特征系: 上述第1切屑排出沟和上述第二切屑排出沟相对于 钻头旋转中心是被设置于非点对称位置,且上述第 一切屑排出沟的后方的刃背部是被设定得比上述 第二切屑排出沟的后方的刃背部还大,面向上述第 二切屑排出沟的钻头旋转方向的壁面与后方的逃 逸面的交叉棱线部当中之至少相对于切刃的部分, 相对于该切刃为朝向轴方向埋入,以不发挥切削作 用之方式而构成。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记载的钻头,其中连结上述 第一切屑排出沟的切刃的外周侧端部和钻头旋转 中心的线与连结面向上述第二切屑排出沟的钻头 旋转方向的壁面的相反面的外周侧端部和钻头旋 转中心的线所形成的角度系设定成40以上180以下 。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 第一切屑排出沟的壁面的轴直角剖面的曲线的一 部份或全部与上述第二切屑排出沟的壁面的轴直 角剖面的曲线的一部份或全部系相同。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 第二切屑排出沟的深度形成得较上述第一切屑排 出沟的深度更浅。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二 切屑排出沟的深度形成得较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深度更浅。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 第二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较上述第一切屑排 出沟的长度更短。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二 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较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长度更短。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二 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较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长度更短。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二 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较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长度更短。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 二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长度的1/2以下。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 二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长度的1/2以下。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 二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长度的1/2以下。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记载的钻头,其中上述第 二切屑排出沟的长度设定为上述第一切屑排出沟 的长度的1/2以下。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 端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 成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面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 成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面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 成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记载的钻头,其中在前端 部对的第一逃逸面和面对的第二逃逸面被设置成 连接设置状态,在钻头旋转中心形成前端尖锐部。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系习知例的概略说明正视图; 第2图系第一实施例的概略说明侧视图。 第3图系第一实施例的概略说明正视图。 第4图系第一实施例的概略说明剖面图。 第5图系第二实施例的概略说明正视图。 第6图系第三实施例的概略说明正视图。 第7图系习知例和本实施例的孔位精度的比较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