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车辆之可调整后轮轴装置
摘要 本创作系一种车辆之可调整后轮轴装置,车体底侧相邻于后轮组设置一可调整后轮轴装置,其系包含一结合于车体之固定轮轴架、一相对沿固定轮轴架滑动的活动轮轴架,其中固定轮轴架设置至少一动力源,使动力源之可伸缩的输力轴,连结于活动轮轴架,藉以活动轮轴架连结调整轮,利用活动轮轴架之伸缩而变动调整轮之位置,得以因应地形变化,改变车体的轴距与回转空间,而能安全行驶。
申请公布号 TWM325261 申请公布日期 2008.01.11
申请号 TW096205573 申请日期 2007.04.09
申请人 游锦昌 发明人 游锦昌
分类号 B62D21/20(2006.01) 主分类号 B62D21/2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伟超 台中市南区南平路296号6楼之2
主权项 1.一种车辆之可调整后轮轴装置,车体底侧相邻于 后轮组设置一可调整后轮轴装置,其系包含: 一固定轮轴架,其于两侧各设置一支架,该支架具 有两端,一端系呈固定状地设置于车体,另一端系 设置至少一动力源,该动力源具有一可伸缩之输力 轴; 一可安装调整轮之活动轮轴架,其于两侧各设置一 对应该支架滑动的滑座,该滑座具有两端,一端系 以可滑设地组装于该支架形成滑动,另一端系连结 该输力轴,供该动力源带动该活动轮轴架。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固定轮轴架系一呈H形水平设置的架 体状,两侧分别是一端固定于车体末端的支架,支 架断面为I形,顶侧为挡缘,各支架安装之动力源为 压缸,两动力源均安置于支架的内侧面。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固定轮轴架之支架,于外侧设置一倒L 形之外护片,而支架内侧用来遮护动力源是安装一 近L形的内护片,内护片连同动力源本体一端螺锁 接合,固定结合于支架,输力轴外露出内护片之外 以供活动轮轴架连结;固定轮轴架之支架于首、尾 两端各设置一定位孔,内护片每相对定位孔设置有 孔。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活动轮轴架近呈口字状架体,具有两 侧的滑座以及两用以横向连接滑座之连片。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活动轮轴架之滑座为中空方管状,中 空处为滑孔,顶侧面通体挖设一道与滑孔相通之滑 槽,用以对应支架滑设。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滑座系相对滑设于包含内、外护片的 支架外侧。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滑座之滑槽的宽度相应是支架呈纵向 的厚度,滑入支架的相对位置是低于挡缘,动力源 之输力轴随滑座滑入支架而进入滑孔内,输力轴末 端螺锁固定于滑座。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活动轮轴架设置一用以定位固定轮轴 架与活动轮轴架伸缩后状态的锁制机构。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车辆之可调整后轮 轴装置,所述锁制机构包含两管体、两插臂、一压 缸,锁制机构之各管体一端系固定于各滑座设置之 配孔,其相对靠固定轮轴架,并且使两管体呈相向 对准,插臂系对准配孔、滑座内之滑孔、内护片之 孔、支架之定位孔,藉以配孔让管体与滑座垂直相 通,管体底侧面沿轴向剖开一道沟,而插臂容许进 入管体,底侧对应穿出沟而延伸一接柄,两接柄穿 出沟之下端,分别连结于压缸之本体一端以及缸轴 末端,藉以压缸伸缩缸轴来带动两插臂位移。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半拖车安装后轮轴 装置的侧视平面示意。 第二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截断单边以示调整 至最长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第三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示意 图。 第四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动力源连结固定轮 轴架与活动轮轴架之侧视平面图。 第五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第六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于车体的后视 平面图。 第七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锁制机构立体元件 分解图。 第八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动力源连结固定轮 轴架与活动轮轴架之后端端视剖面图。 第九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动力源连结固定轮 轴架与活动轮轴架之前端端视剖面图。 第十图系本创作较佳实施例的锁制机构动作端视 剖面图。
地址 台北县汐止市大同路3段369巷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