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之显示装置
摘要 本创作系关于一种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之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二相对入光面之导光板、一第一光源组及一第二光源组,该二光源组分别相对该导光板之二入光面设置,每一光源组均包括复数交替排列之发光二极体及反射件,该第一光源组之发光二极体对应该第二光源组之反射件设置,该第一光源组之反射件对应该第二光源组之发光二极体设置。采用该背光模组之显示装置可消除其显示画面之亮暗纹现象。
申请公布号 TWM322560 申请公布日期 2007.11.21
申请号 TW095223099 申请日期 2006.12.29
申请人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萧志仲
分类号 G02F1/1335(2006.01) 主分类号 G02F1/1335(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 一具有二相对入光面之导光板; 一第一光源组;及 一第二光源组; 其中,该二光源组分别邻近该导光板之二入光面设 置,每一光源组均包括复数交替排列之发光二极体 及反射件,该第一光源组之发光二极体对应该第二 光源组之反射件设置,该第一光源组之反射件对应 该第二光源组之发光二极体设置。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光 源组还包括一承载板,该发光二极体及该反射件设 置于该承载板之表面。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反 射件表面均呈外凸圆弧形。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反 射件表面均呈内凹圆弧形。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反 射件表面均呈内凹V形。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承 载板之表面设置有复数突起部。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突 起部与该承载板一体成型,其表面镀有一层反射膜 。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反 射件系独立之元件,该反射件藉由具高粘度物质贴 附于该承载板之表面。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导 光板还包括相对设置之一出光面及一底面,该出光 面及该底面均与该入光面相邻。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片,该反射片叠合设置于该 导光板之底面一侧。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背光模组,其中该 背光模组还包括一扩散片及一增光片,该扩散片及 该增光片依次叠合设置于该导光板之出光面一侧 。 12.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 一显示面板;及 一背光模组,其包括: 一包括二相对入光面之导光板; 一第一光源组;及 一第二光源组; 其中,该背光模组与该显示面板叠合设置,该二光 源组分别相对该导光板之二入光面设置,每一光源 组均包括复数交替排列之发光二极体及反射件,该 第一光源组之发光二极体对应该第二光源组之反 射件设置,该第一光源组之反射件对应该第二光源 组之发光二极体设置。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光源组还包括一承载板,该发光二极体及该反射件 设置于该承载板之表面。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反射件表面均呈外凸圆弧形。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反射件表面均呈内凹圆弧形。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反射件表面均呈内凹V形。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承载板之表面设置有复数突起部。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突起部与该承载板一体成型,其表面镀有一层反射 膜。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反射件系独立之元件,该反射件藉由具高粘度物质 贴附于该承载板之表面。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导光板还包括相对设置之一出光面及一底面,该出 光面及该底面均与该入光面相邻。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背光模组还包括一反射片,该反射片叠合设置于该 导光板之底面一侧。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显示装置,其中该 背光模组还包括一扩散片及一增光片,该扩散片及 该增光片依次叠合设置于该导光板之出光面一侧 。 图式简单说明: 图1系一种先前技术所揭示之背光模组。 图2系本创作第一实施方式所揭示之显示装置立体 分解示意图。 图3系图2所示第一光源组Ⅲ部份之局部放大示意 图。 图4系图2所示第二光源组Ⅳ部份之局部放大示意 图。 图5系该第一光源组及该第二光源组与该导光板结 合之局部平面示意图。
地址 苗栗县竹南镇新竹科学园区科学路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