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制造一种非挥发记忆元件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在此所描述一种制造非挥发半导体记忆元件的方法,包含不用额外的幕罩来形成一子闸极。在此记忆元件的主闸极之上形成一金属矽化物可以提供一较低的字元线电阻值。在操作时,施加一电压至子闸即可以形成一作为位元线的短暂反转层,以消弭形成位元线所需的离子植入。
申请公布号 TWI289912 申请公布日期 2007.11.11
申请号 TW094128116 申请日期 2005.08.17
申请人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家骅;施彦豪;吕函庭;赖二琨;谢光宇
分类号 H01L21/8247(2006.01) 主分类号 H01L21/8247(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制造一非挥发记忆元件的方法,系包含: 提供一基板,其上有着一电荷捕捉堆叠以及一第一 复晶矽层;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电荷捕捉堆叠以及该第一复晶 矽层以裸露出该基板与形成一闸极结构; 形成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复晶矽层于裸露出的基 板上;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第二复晶矽层以形成一子闸极 结构; 形成一第三复晶矽层于该闸极结构和该子闸极结 构上; 形成一金属矽化物层于该第三复晶矽层上;以及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金属矽化物层、该第一复晶矽 层和该第三复晶矽层以形成复数个字元线。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每一 该第一复晶矽层、该第二复晶矽层和该第三复晶 矽层有着至少n型搀杂、p型搀杂或未搀杂。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电荷 捕捉堆叠系包括一第一氧化矽层、一氮化矽层以 及一第二氧化矽层。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电荷 捕捉堆叠系包括一第一氧化矽层、一高介电常数 材料层以及一第二氧化矽层。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高介 电常数材料层的介电常数大于4。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电荷 捕捉堆叠系包括一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包括包括 一第一氧化矽层、一第一氮化矽层、一第二氧化 矽层、一第二氮化矽层以及一第三氧化矽层。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形成一 硬幕罩于该子闸极结构上。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硬幕 罩系一电浆氧化矽。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图案 化该电荷捕捉堆叠以及该第一复晶矽层系在一第 一方向上;图案化该金属矽化物层、该第一复晶矽 层和该第三复晶矽层系在一第二方向上; 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形成 该字元线垂直于该子闸极。 11.一种制造一非挥发记忆元件的方法,系包含: 提供一基板; 形成一电荷捕捉堆叠于该基板上; 形成一第一闸极层于该电荷捕捉堆叠上; 形成一氮化矽层于该第一闸极层上;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电荷捕捉堆叠、该第一复晶矽 层和该氮化矽层以在第一方向形成闸极结构,造成 裸露出一部份的该基板; 形成一绝缘层围绕于该闸极结构以及于裸露出的 基板上; 形成一第二闸极层于该绝缘层上;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第二闸极层以形成一子闸极结 构; 形成一硬幕罩于该子闸极结构上; 选择性的移除该闸极结构上的该氮化矽层,以裸露 出该第一闸极层; 形成一第三闸极层于该第一闸极层和该硬幕罩上; 形成一金属矽化物层于该第三闸极层上;以及 选择性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一第二方向上图案 化该金属矽化物层和该第三闸极层。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电 荷捕捉堆叠系包括一第一氧化矽层、一氮化矽层 以及一第二氧化矽层。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电 荷捕捉堆叠系包括一第一氧化矽层、一高介电常 数材料层以及一第二氧化矽层。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高 介电常数材料层的介电常数大于4。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第 一闸极层和第三闸极层包含复晶矽层,且其厚度介 于30到100奈米之间;以及所述第二闸极层包含复晶 矽层,且其厚度介于80到300奈米之间。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硬 幕罩系一电浆氧化矽。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绝 缘层系一沈积的薄氧化层。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沈 积的薄氧化层其厚度约为5到40耐米之间。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选 择性的图案化该金属矽化物层和该第三闸极层系 在该第二方向上形成复数个字元线。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该些 字元线垂直于该子闸极。 21.一种制造一非挥发记忆元件的方法,系包含: 提供一基板,其上有着一电荷捕捉堆叠以及一第一 复晶矽层;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电荷捕捉堆叠以及该第一复晶 矽层以裸露出该基板与形成一闸极结构; 形成一绝缘层以及一第二复晶矽层于裸露出的基 板上;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第二复晶矽层以形成一子闸极 结构; 形成一硬幕罩于该子闸极结构上; 形成一第三复晶矽层于该闸极结构和该硬幕罩上, 使得当施加一电压于该子闸极结构时,会形成一短 暂的反转层于该基板上。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短 暂的反转层系为该非挥发记忆元件的一位元线。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短 暂的反转层系为该非挥发记忆元件中一电晶体的 一源极或汲极。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短 暂的反转层仅会在施加一电压于该子闸极结构时 存在。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该 第一复晶矽层、该第二复晶矽层和该第三复晶矽 层有着至少n型搀杂、p型搀杂或未搀杂。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电 荷捕捉堆叠系包括一第一氧化矽层、一氮化矽层 以及一第二氧化矽层。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更包含: 形成一金属矽化物层于该第三复晶矽层上; 选择性的图案化该金属矽化物层、该第一复晶矽 层和该第三闸极层以形成复数个字元线。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硬 幕罩系一电浆氧化矽。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 图案化该电荷捕捉堆叠以及该第一复晶矽层系在 一第一方向上; 图案化该金属矽化物层、该第一复晶矽层和该第 三复晶矽层系在一第二方向上; 其中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方法,其中所述字 元线垂直于该子闸极。 31.一种非挥发半导体元件,包含: 一半导体基板; 一电荷捕捉堆叠覆盖于该半导体基板上的至少一 第一区域; 一子闸极覆盖于该半导体基板上的至少一第二区 域; 一主闸极于该电荷捕捉堆叠上; 其中所述主闸极包含一金属矽化物层。 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电荷捕捉堆叠系包括: 一第一氧化矽层于该半导体基板表面的一部份; 一氮化矽层于该第一氧化矽层上;以及 一第二氧化矽层于该氮化矽层上。 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电荷捕捉堆叠系包括: 一第一氧化矽层于该半导体基板表面的一部份; 一第一氮化矽层于该第一氧化矽层上; 一第二氧化矽层于该第一氮化矽层上; 一第二氮化矽层于该第二氧化矽层上;以及 一第三氧化矽层于该第二氮化矽层上。 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电荷捕捉堆叠系包括: 一第一氧化矽层于该半导体基板表面的一部份; 一高介电常数材料层于该第一氧化矽层上;以及 一第二氧化矽层于该高介电常数材料层上。 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高介电常数材料层系氧化铝或氧化铪 。 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更包含: 一硬幕罩于该子闸极上; 使得当施加一电压于该子闸极时,会形成一短暂的 反转层。 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短暂的反转层系为该非挥发记忆元件 的一位元线。 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短暂的反转层系为该非挥发记忆元件 中一电晶体的一源极或汲极。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短暂的反转层仅会在施加一电压于该 子闸极时存在。 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硬幕罩系一电浆氧化矽。 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更包括一短暂的反转层,当施加一电压于该子 闸极时于该半导体基板表面的第二部份存在。 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更包括一绝缘层于该子闸极与该主闸极之间。 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绝缘层系一沈积的薄氧化层。 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薄氧化层其厚度约为5到40奈米之间。 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主闸极形成一字元线的一部份。 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5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其中所述字元线更包含: 一复晶矽字元线的底闸极;以及 一主字元线闸极,包含一金属矽化物、一复晶矽或 一两者的组合。 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非挥发半导体元 件, 其中所述电荷捕捉堆叠系包括: 一第一绝缘层于该半导体基板表面的一部份; 一电荷捕捉层于该第一绝缘层上;以及 一第二绝缘层于该电荷捕捉层上。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显示传统的记忆阵列中的一个记忆细胞的示意 图。 图2A到2K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非挥发记忆元件 的一创新制造方法。 图3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作的一记忆细胞的立 体示意图。 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作的一记忆细胞之操 作方法。
地址 新竹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力行路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