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连续浇铸的方法
摘要 根据双辊筒法连续浇铸薄金属带(1)之方法其中金属熔融物(7)系浇铸至经二浇铸辊筒形成欲浇铸金属带(1)厚度之浇铸间隙(3)。为了在经浇铸之金属带内形成特定之结构及/或控制该金属带之几何形状,以描叙该特定金属结构之形成及/或该金属带几何形状之形成的算术模式为主的线上计算进行连续浇铸,其中会影响该结构及/或该几何形状之形成的连续浇铸方法变数系以线上动态方式,亦即于进行浇铸时,调整(图1)。
申请公布号 TWI289485 申请公布日期 2007.11.11
申请号 TW091133991 申请日期 2002.11.21
申请人 伏斯特/阿尔匹工业有限两合公司 发明人 柯特.艾瑟斯多夫;吉若得.豪罕比契勒;克利斯提安.奇曼尼;杰哈德.胡默;狄特马.奥辛格
分类号 B22D11/00(2006.01) 主分类号 B22D11/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根据双辊筒法连续浇铸薄金属带(1)之方法, 特别是钢带,较佳厚度小于10毫米,其中,在熔融浴(6 )形成的情况下,将金属熔融物(7)浇铸至由二浇铸 辊筒(2)形成欲浇铸金属带(1)厚度之浇铸间隙(3)中, 其特征为,为了在经浇铸之金属带内形成特定之结 构及/或影响该金属带之几何形状,以描叙该特定 金属结构之形成及/或该金属带几何形状之形成的 算术模式为主的线上计算进行连续浇铸,其中会影 响该结构及/或该几何形状之形成的连续浇铸方法 变数系以线上动态方式,亦即于进行浇铸时,调整 。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结构较 佳在线上覆于该浇铸辊筒的表面,并且考量固化条 件及该固化导致的分离,特别是初期固化期间的分 离,以算术模式积分。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熔 融浴(6)上方之浇铸辊筒(2)的表面(11)系藉由气体或 气体混合物冲洗,并且较佳在线上分别记录该气体 或气体混合物之化学组成及其用量,并视情况需要 记录其遍布于该浇铸辊筒全长之分布,并且考量固 化条件及该固化导致的分离,特别是初期固化期间 的分离,并入算术模式中。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整 个金属带状态之热力学变化,例如温度变化,固定 会并入该算术模式之计算中以解出热传导方程式, 并分别解出描叙该相转移动力学之方程式或方程 式系统,该金属带及视情况而定之浇铸辊筒之温度 调整系视该至少一热力学状态量之计算値而定,其 中,为了模拟,该金属带之厚度、该金属之化学分 析及该浇铸速率悉皆列入考虑,重覆地,较佳于浇 铸期间,不断地测量该数値,特别是厚度。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金属之 连续相转移模式系并入该算术模式中,特别是根据 Avrami方程式。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整个 金属带之热力学变化状态,例如温度变化,固定会 并入该算术模式之计算中以解出热传导方程式,并 分别解出描叙,特别是,非金属及金属间沉淀物固 化期间及/或之后之沉淀动力学之方程式或方程式 系统,该金属带及视情况而定之浇铸辊筒之温度调 整系视该至少一热力学状态量之计算値而定,其中 ,为了模拟,该金属带之厚度、该金属之化学分析 及该浇铸速率悉皆列入考虑,重复地,较佳于浇铸 期间,不断地测量该数値,特别是厚度。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将根 据自由相能及成核之沉淀动力学及热力学第一量 能之应用,特别是Gibb's能量,及根据Zenor之晶核成长 并入该算术模式中。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根据 多成分系统图,例如,根据铁-碳图,之结构的定量关 亦系并入该算术模式中。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晶粒 成长特征及/或晶粒形成特征系并入该算术模式中 ,视情况需要将该金属之再结晶列入考虑。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金 属带精链期间进行之单一段或多段热轧及/或冷轧 系并入该算术模式中当作会影响结构排列之连续 浇铸变数。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机械 状态例如成形行为系并入该算术模式之计算中以 解出另外模式方程式,特别是解出黏弹塑性材料行 为之连续机械基础方程式。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藉由 线上推估成束形成以调整经定量方式界定之结构 系并导出该结构之再结晶。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浇 铸辊筒在线上冷却时该浇铸辊筒对该金属熔融物 及已固化金属之热感应系并入该算术模式中。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对该 金属带之热感应,例如冷却及/或加热,系并入该算 术模式中。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将辊 轧加工模式,较佳为热辊加工模式,并入该算术模 式中。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辊轧 加工模式包括辊轧作用力之计算。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辊轧 加工模式包括侧面辊轧能量之计算。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辊轧 加工模式包括特定外形辊筒之辊筒偏移计算。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辊轧 加工模式包括辊筒变形之计算。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该辊轧 加工模式包括形成辊轧几何形状热诱发变化之计 算。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2项之方法,其特征为藉由 该算术模式,该金属带之机械特征例如显着的屈服 点、耐延展性、拉伸等悉皆固定并入计算当中,或 至少推估该连续浇铸方法的结果。 图式简单说明: 图1以概略表示的方式显示最先揭示类型之连续浇 铸设备。
地址 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