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空间微纳星站的锥-杆型对接与释放机构
摘要 一种空间微纳星站的锥-杆型对接与释放机构,应用于航天领域。本发明中,接收杆贯穿存储舱的中轴线并延伸至舱外,限位挡环位于存储舱的底部中心,对接锥在子星的顶端,对接孔与对接锥的顶部相连,贯穿子星轴线,抓手式主动滚轮分布于对接孔顶端的内壁上,从动滚轮布置于抓手式主动滚轮后的对接孔内壁上,限位缓冲柱位于子星尾部,锁紧锚与环状齿槽分别位于存储舱的内壁上和子星的外壁上。本发明的对接过程采用弱碰撞抓手的捕获方式和穿杆爬行的入舱手段,子星存储为堆栈式结构,具备单杆配置完成多个对接任务的特性,简化了机构的复杂度,提高了微纳星站的可靠性和空间利用率。
申请公布号 CN101033009A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9.12
申请号 CN200710039635.2 申请日期 2007.04.19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邵晓巍;徐颖;陈吉安;段登平
分类号 B64G1/64(2006.01) 主分类号 B64G1/64(2006.01)
代理机构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锡麟;张宗明
主权项 1、一种空间微纳星站的锥-杆型对接与释放机构,包括存储舱(1)、抓手式主动滚轮(6)、从动滚轮(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挡环(2)、接收杆(3)、对接锥(4)、对接孔(5)、限位缓冲柱(8)、锁紧锚(9)与环状齿槽(10);接收杆(3)贯穿存储舱(1)的中轴线并延伸至舱外,限位挡环(2)位于存储舱(1)的底部中心,对接锥(4)在子星的顶端,对接孔(5)与对接锥(4)的顶部相连,贯穿子星轴线,抓手式主动滚轮(6)分布于对接孔(5)顶端的内壁上,从动滚轮(7)布置于抓手式主动滚轮(6)后的对接孔(5)内壁上,限位缓冲柱(8)位于子星尾部,锁紧锚(9)与环状齿槽(10)分别位于存储舱(1)的内壁上和子星的外壁上。
地址 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