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一种大功率激光金属泵浦腔的冷却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激光金属泵浦腔的水冷装置,属于激光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本装置按照工作物质、反射面、泵浦灯吸收热量的多少,确定冷却水先集中冷却工作物质,从工作物质流出的冷却水分为两路,使两路冷却水同步地冷却上下反射面,从上下反射面流出的冷却水再分别冷却两泵浦灯,最后流出该冷却系统。根据该方法设计出一种大功率激光金属泵浦腔的水冷装置,本装置主要包括有两个可相互配合连接的泵浦腔下体(116)、泵浦腔上体(115),冷却水从设置于泵浦腔上体(116)和泵浦腔下体(115)的冷却装置内流动,从而对泵浦腔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主次分明地冷却工作物质、反射面、泵浦源,保障了大功率工业激光器的稳定工作。
申请公布号 CN2938486Y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8.22
申请号 CN200620119112.X 申请日期 2006.08.15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王智勇;刘学胜;武强;蒋毅坚;左铁钏
分类号 H01S3/042(2006.01);H01S3/04(2006.01) 主分类号 H01S3/042(2006.01)
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慧
主权项 1、一种大功率激光金属泵浦腔的冷却装置,该装置是针对双灯泵浦单工作物质,其特征在于:本装置主要包括有两个结构相似并可相互配合连接的泵浦腔下体(116)、泵浦腔上体(115),泵浦腔下体(116)主要包括有前堵头(101)、后堵头(102)和设置于前堵头和后堵头之间的下冷却槽(103),下冷却槽(103)的上面为泵浦腔的下反射面,泵浦腔上体(115)主要包括有前右水腔(106)、后右水腔(108)、前左水腔(107)、后左水腔(109),后右水腔(108)和后左水腔(109)之间设置有连接头(110),在四个水腔之间设置有上冷却槽(111),在上冷却槽(111)的下面设置有上反射面;其中,冷却水从前堵头入水口(1)流入,前堵头入水口(1)位于前堵头的底部并与前堵头出水口(3)连通,前堵头出水口(3)通过套在工作物质外面的玻璃管(104)与后堵头入水口(7)连通,后堵头入水口(7)与后堵头下支路出水口(9)和后堵头上支路出水口(10)连通,后堵头下支路出水口(9)与下冷却槽入水口(25)连通,下冷却水槽出水口(27)与前堵头(101)的下支路入水口(4)相通,前堵头(101)的下支路出水口(6)与前左水腔入水口(28)连通,前左水腔出水口(31)通过套在左泵浦灯外面的玻璃管(113)与后左水腔入水口(32)连通,后左水腔出水口(34)与后堵头下支路回水口(11)连通;后堵头下支路回水口(11)贯通于后堵头(102)并连通于泵浦腔体外;后堵头上支路出水口(10)与泵浦腔上体(115)上面的连接头入水口(13)连通,连接头出水口(14)与上冷却槽入水口(15)连通,上冷却槽出水口(17)与前右水腔入水口(18)连通,前右水腔出水口(21)通过套在右泵浦灯外面的玻璃管(112)与后右水腔入水口(22)连通,后右水腔出水口(24)与后堵头上支路回水口(12)连通,后堵头下支路回水口(12)贯通于下堵头(102)并连通于泵浦腔体外;后堵头入水口(7)、后堵头下支路回水口(11)和后堵头上支路回水口(12)之间互不不连通,前堵头入水口(1)与前堵头下支路入水口(4)不连通。
地址 100022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