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画像显示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画像显示装置,系于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之灰阶电位产生电路(24)中具备有:使施加在第1及第2节点(N30, N31)间之电压(VH-VL)分压,而产生64个灰阶电位(V1d至V64d)之串联的65个电阻元件(R1至R65);与各个比资料线(6)之预充电电位(VPC)高之灰阶电位(V33d至V64d)相对应配置,且充电能力大于放电能力之第1电流放大电路(31);及与各个比预充电电位(VPC)低的灰阶电位(V1d至V32d)相对应配置,且放电能力大于充电能力之第2电流放大电路(32)者。
申请公布号 TWI284312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7.21
申请号 TW091134578 申请日期 2002.11.28
申请人 三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飞田洋一
分类号 G09G3/36(2006.01) 主分类号 G09G3/36(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武雄 台北市中正区博爱路35号9楼;陈昭诚 台北市中正区博爱路35号9楼
主权项 1.一种画像显示装置,系依据画像信号显示画像者, 具备有: 以复数行复数列配置,且对应于各施加之灰阶电位 ,进行灰阶显示之复数个画素显示元件; 分别与前述复数列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扫描线; 分别与前述复数行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资料线; 每预定时间依序选择前述复数条扫描线,使对应于 所选择之扫描线的各画素显示元件活性化之垂直 扫描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将灰阶电位施予由前述垂直扫 描电路加以活性化的各画素显示元件上之水平扫 描电路, 其中,前述水平扫描电路包括: 使各资料线成为预定之预充电电位的预充电电路; 产生彼此不同的复数个灰阶电位之电位产生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位高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充电能力大于放电能力之第1电流 放大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位低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放电能力大于充电能力之第2电流 放大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就每一资料线选择前述复数个 灰阶电位中之任一灰阶电位,将对应于所选择之灰 阶电位之前述第1或第2电流放大电路之输出电位 施加于前述成为预定之预充电电位的各资料线,并 将对各资料线选择之灰阶电位,透过各资料线施加 于经活性化之各画素显示元件的选择电路; 前述第1电流放大电路包括: 连接于第1电源电位线与第1输出节点之间,且使电 流流入前述第1输出节点之第1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1输出节点与第2电源电位线之间,且 具有比前述第1电晶体之电流驱动能力小的电流驱 动能力,而由前述第1输出节点流出电流之第1电流 限制元件;以及 控制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1输出 节点之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之第1控制电 路, 而前述第2电流放大电路包括: 连接于第3电源电位线与第2输出节点之间,且使电 流流入前述第2输出节点的第2电流限制元件; 连接于前述第2输出节点与第4电源电位线之间,具 有比前述第2电流限制元件之电流驱动能力大的电 流驱动能力,以由前述第2输出节点流出电流之第2 电晶体;以及, 控制前述第2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2输出 节点之电位与对应之灰阶电位相一致的第2控制电 路。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第1控制电路包括: 连接于第5电源电位线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之 间的第3电晶体; 具有闸极及第1电极连接至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 之与前述第1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4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4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6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3电流限制元件;以及 控制前述第3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4电晶 体之第2电极之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之差 动放大电路。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第1控制电路包括: 连接于第5电源电位线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之 间的第3电流限制元件; 具有闸极及第1电极连接至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 之与前述第1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3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3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6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4电晶体;以及, 控制前述第4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3电晶 体之第2电极之电位与对应之灰阶电位相一致之差 动放大电路。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第2控制电路包括: 具有第1电极与第5电源电位线相连接之第3电晶体; 具有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3电晶体之第2电极,而其 闸极及第2电极连接于前述第2电晶体之闸极的与 前述第2电晶体为相同导电形式之第4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4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6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3电流限制元件;以及 控制前述第3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4电晶 体的第1电极的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的差 动放大电路。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第2控制电路包括: 具有一方电极与第5电源电位线相连接之第3电流 限制元件; 具有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3电流限制元件的另一 方电极,其第2电极及闸极连接于前述第2电晶体之 闸极的与前述第2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3电晶 体; 连接于前述第3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6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4电晶体;以及, 控制前述第4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3电晶 体之第1电极的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之差 动放大电路。 6.一种画像显示装置,系依据画像信号显示画像者, 具备有: 以复数行复数列配置,且对应于各施加之灰阶电位 ,进行灰阶显示之复数个画素显示元件; 分别与前述复数列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扫描线; 分别与前述复数行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资料线; 每预定时间依序选择前述复数条扫描线,使对应于 所选择之扫描线的各画素显示元件活性化之垂直 扫描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将灰阶电位施予由前述垂直扫 描电路加以活性化的各画素显示元件上之水平扫 描电路, 其中,前述水平扫描电路包括: 使各资料线成为预定之预充电电位的预充电电路; 产生彼此不同的复数个灰阶电位之电位产生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位高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充电能力大于放电能力之第1电流 放大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位低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放电能力大于充电能力之第2电流 放大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选择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之 任一灰阶电位,将对应于所选择之灰阶电位之前述 第1或第2电流放大电路之输出电位,透过各资料线 施加于经活性化之各画素显示元件的选择电路; 前述第1及第2电流放大电路分别包括: 连接于第1电源电位线与输出节点之间,使电流流 入前述输出节点之第1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输出节点与第2电源电位线之间,使电 流由前述输出节点流出之第2电晶体;以及 分别控制前述第1及第2电晶体之各个闸极电位,以 使前述输出节点之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 之控制电路, 而前述第1电流放大电路中,前述第1电晶体之电流 驱动能力大于前述第2电晶体之电流驱动能力, 且前述第2电流放大电路中,前述第2电晶体之电流 驱动能力大于前述第1电晶体之电流驱动能力。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第1及第2电流放大电路分别复包括连接于前述 输出节点与第3电源电位线之间的电流限制元件。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控制电路包括: 连接于第3电源电位线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之 间的第3电晶体; 具有闸极及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 的与前述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的第4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4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4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1电流限制元件; 控制前述第3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4电晶 体之第2电极之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之差 动放大电路; 有一方电极与第5电源电位线相连接之第2电流限 制元件; 具有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2电流限制元件之另一 方电极,而其第2电极及闸极连接于前述第2电晶体 之闸极的与前述第2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5电 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5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6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6电晶体;以及, 控制前述第6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5电晶 体之第1电极之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的第 2差动放大电路。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控制电路包括: 连接于第3电源电位线与前述第1电晶体的闸极之 间的第1电流限制元件; 与其闸极及第1电极连接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的 前述第1电晶体为相同导电形式之第3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3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4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4电晶体; 控制前述第4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3电晶 体之第2电极之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的差 动放大电路; 其第1电极与第5电源电位线相连接之第5电晶体; 具有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5电晶体之第2电极,其闸 极及第2电极连接于前述第2电晶体之闸极的与前 述第2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6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6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6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2电流限制元件;以及, 控制前述第5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6电晶 体之第1电极之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的第 2差动放大电路。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控制电路包括: 连接在第3电源电位线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之 间的第3电晶体; 具有闸极及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 的与前述第1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4电晶体; 具有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4电晶体的第2电极,其闸 极及第2电极连接于前述第2电晶体之闸极的与前 述第2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5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5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4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电流限制元件;以及, 控制前述第3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4电晶 体之第2电极的电位与对应的灰阶电位相一致的差 动放大电路。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控制电路包括: 连接于第3电源电位线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之 间的电流限制元件; 具有闸极及第1电极连接于前述第1电晶体之闸极 的与前述第1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3电晶体; 具有第1电极与前述第3电晶体之第2电极连接,其闸 极及第2电极与前述第2电晶体之闸极连接之与前 述第2电晶体相同导电形式之第4电晶体; 连接于前述第4电晶体之第2电极与第4电源电位线 之间的第5电晶体;以及, 控制前述第5电晶体之闸极电位,以使前述第4电晶 体之第1电极的电位与对应之灰阶电位相一致之差 动放大电路。 12.一种画像显示装置,系依据画像信号显示画像者 ,具备有: 以复数行复数列配置,且对应于各施加之灰阶电位 ,进行灰阶显示之复数个画素显示元件; 分别与前述复数列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扫描线; 分别与前述复数行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资料线; 每预定时间依序选择前述复数条扫描线,使对应于 所选择之扫描线的各画素显示元件活性化之垂直 扫描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将灰阶电位施予由前述垂直扫 描电路加以活性化的各画素显示元件上之水平扫 描电路, 其中,前述水平扫描电路包括: 使各资料线成为预定之预充电电位的预充电电路; 产生彼此不同的复数个灰阶电位之电位产生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位高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充电能力大于放电能力之第1电流 放大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位低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放电能力大于充电能力之第2电流 放大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选择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之 任一灰阶电位,将对应于所选择之灰阶电位之前述 第1或第2电流放大电路之输出电位,透过各资料线 施加于经活性化之各画素显示元件的选择电路; 前述第1电流放大电路包括: 输出比对应的灰阶电位高预定电压的电位之第1位 准移位电路; 将第1输出节点充电至比前述第1位准移位电路之 输出电位低前述预定电压之电位之上拉(pullup)电 路;以及 连接于前述第1输出节点与第1电源电位线之间,具 有比前述上拉电路之电流驱动能力小之电流驱动 能力,且由前述第1输出节点流出电流的第1电流限 制元件, 而前述第2电流放大电路,包括: 输出比对应的灰阶电位低之前述预定电压之电位 的第2位准移位电路; 将第2输出节点放电至比前述第2位准移位电路之 输出电位高前述预定电压之电位之下拉(pulldown)电 路;以及, 连接于第2电源电位线与前述第2输出节点之间,具 有比前述下拉电路之电流驱动能力小的电流驱动 能力,且使电流流入前述第2输出节点的第2电流限 制元件。 13.一种画像显示装置,系依据画像信号显示画像者 ,具备有: 以复数行复数列配置,且对应于各施加之灰阶电位 ,进行灰阶显示之复数个画素显示元件; 分别与前述复数列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扫描线; 分别与前述复数行相对应设置之复数条资料线; 每预定时间依序选择前述复数条扫描线,使对应于 所选择之扫描线的各画素显示元件活性化之垂直 扫描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将灰阶电位施予由前述垂直扫 描电路加以活性化的各画素显示元件上之水平扫 描电路, 其中,前述水平扫描电路包括: 使各资料线成为预定之预充电电位的预充电电路; 产生彼此不同的复数个灰阶电位之电位产生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位高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充电能力大于放电能力之第1电流 放大电路; 对应于比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的前述预充电电 低位之各灰阶电位而设置,且输出与对应的灰阶电 位相等之电位之放电能力大于充电能力之第2电流 放大电路;以及, 依据前述画像信号,选择前述复数个灰阶电位中之 任一灰阶电位,将对应于所选择之灰阶电位之前述 第1或第2电流放大电路之输出电位,透过各资料线 施加于经活性化之各画素显示元件的选择电路; 前述第1及第2电流放大电路分别包括: 输出比对应的灰阶电位高预定电压的电位之第1位 准移位电路; 将输出节点充电至比前述第1位准移位电路之输出 电位低前述预定电压的电位之上拉电路; 输出比对应的灰阶电位低前述预定电压的电位之 第2位准移位电路;以及, 将前述输出节点放电至比前述第2位准移位电路之 输出电位高前述预定电压之电位之下拉电路, 其中,前述第1电流放大电路中,前述上拉电路之电 流驱动能力大于前述下拉电路之电流驱动能力, 而前述第2电流放大电路中,前述下拉电路之电流 驱动能力大于前述上拉电路之电流驱动能力。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之画像显示装置,其中,前 述第1及第2电流放大电路分别复包括:连接于前述 输出节点与电源电位线之间的电流限制元件。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彩色液晶显示 装置之全体构成方块图。 第2图为与第1图所示之液晶胞对应设置的液晶驱 动电路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3图为表示第1图所示之水平扫描电路之构成的 方块图。 第4图为表示第3图所示之灰阶电位产生电路之构 成的电路图。 第5图为表示第4图所示之推式驱动电路之构成的 电路图。 第6图为表示第4图所示之挽式驱动电路之构成的 电路图。 第7图为表示第3图所示之等化器+预充电电路之构 成的电路图。 第8图为第1至7图所示之表示彩色液晶显示装置之 动作的电路图。 第9图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变更例之电路图。 第10图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其他变更例之电路图。 第11图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推式驱动电路 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12A至12C图分别为例示第11图中所示之定电流电 路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13图为表示第2实施形态之变更例的电路图。 第14图为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其他变更例之电路图 。 第15图为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推式驱动电路 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16A至16C图分别为例示第15图中所示之定电流电 路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17图为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变更例之电路图。 第18图为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其他变更例之电路图 。 第19图为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挽式驱动电路 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20图为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变更例之电路图。 第21图为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其他变更例之电路图 。 第22图为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形态的推挽式(push-pull )驱动电路之构成之电路图。 第23图为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变更例之电路图。 第24图为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其他变更例之电路图 。 第25图为表示第5实施形态的其他变更例之电路图 。 第26图为表示本发明第6实施形态的推挽式驱动电 路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27图为表示本发明第7实施形态的推挽式驱动电 路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28图为表示本发明第8实施形态的推式驱动电路 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29图为表示本发明第9实施形态的挽式驱动电路 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30图为表示本发明第10实施形态的推挽式驱动电 路之构成的电路图。 第31图为表示第10实施形态的变更例之电路图。 第32图为表示本发明第11实施形态的附有偏压( offset)补偿机能的推式驱动电路构成之电路图。 第33图为表示第32图所示之附有偏压补偿机能的推 式驱动电路之动作时序图(time chart)。 第34图为表示第32图所示之附有偏压补偿机能的推 式驱动电路之动作之其他时序图。 第35图为表示本发明第12实施形态的附有偏压补偿 机能之推挽式驱动电路的构成之电路图。 第36图为表示本发明第13实施形态的附有偏压补偿 机能之推挽式驱动电路构成之电路图。 第37图为表示习知液晶显示装置之灰阶电位产生 电路的构成之电路图。 第38图为表示习知电流放大电路的构成之电路图 。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