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束带
摘要 一种束带系用于捆绑物体,其包含有:一带体,具有一齿部;一穿接部,系形成于该带体之一端,该穿接部具有一横向穿孔,该穿孔系分别形成有不同凸起方向一第一抵顶块及一第二抵顶块,各该抵顶块系可与该带体之齿部抵接。
申请公布号 TWI284101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7.21
申请号 TW095106169 申请日期 2006.02.23
申请人 徐汉鹏;谢佩晔 发明人 徐汉鹏;谢佩晔
分类号 B65B13/10(2006.01) 主分类号 B65B13/1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刘緖伦 台中市南屯区永春东一路549号3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捆绑物体之束带,其包含有: 一带体,具有一齿部;以及 一穿接部,系形成于该带体之一端,该穿接部具有 一横向穿孔,该穿孔系分别形成有不同凸起方向一 第一抵顶块及一第二抵顶块,各该抵顶块系可与该 带体之齿部抵接。 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束带,该第一抵顶 块系形成于该穿孔之一底部壁面并朝一第一方向 凸起,该第二抵顶块系形成于该穿孔之一顶部壁面 并朝一第二方向凸起,该带体朝第一方向穿入该穿 接部时该带体之齿部系可与设于该穿接部顶部之 第二抵顶块抵接,相反该带体朝第二方向穿入该穿 接部时该带体之齿部系可与设于该穿接部底部之 第一抵顶块抵接。 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束带,该穿接部更 具有二定位部以及二固定部系分别形成于该穿孔 之第一抵顶块以及第二顶抵块之两侧以定位该带 体。 4.一种用于捆绑物体之束带,其包含有: 一带体,具有一第一接触面以及一第二接触面,各 该接触面系分别具有一局部齿部;以及 一穿接部,系形成于该带体之一端,该穿接部具有 一横向穿孔,该穿孔之同一壁面更形成有不同凸起 方向之一第一抵顶块以及一第二抵顶块,各该抵顶 块系可与该带体之各该接触面齿部抵接。 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束带,该第一接触 面以及该第二接触面系分别具有一第一侧部以及 一第二侧部,该带体之各齿部系分别形成于该第一 侧部以及该第二侧部以抵接不同方向之各该抵顶 块。 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束带,该第一抵顶 块系形成于该穿孔之一底部壁面并且朝一第一方 向凸起,该第二抵顶块系形成于该穿孔之一底部壁 面并且朝一第二方向凸起,该带体朝第一方向穿入 该穿接部时该第一侧部之齿部系可与该第一抵顶 块抵接,相反该带体朝第二方向穿入该穿接部时该 第二侧部之齿部系可与该第二抵顶块抵接。 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束带,该穿接部更 具有二定位部系分别形成于该穿孔之第一抵顶块 以及第二抵顶块之一侧以定位该带体。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正视图; 第二图系依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3-3剖面图; 第三图系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第一方向作 动图; 第四图系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之第二方向作 动图; 第五图系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正视图; 第六图系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后视图; 第七图系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1-1剖面图; 第八图系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2-2剖面图; 第九图系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一方向作 动图;以及 第十图系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之第二方向作 动图。
地址 台中市南区复兴路3段4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