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动力学拆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立体选择性化学合成方法,其包括的步骤为:(A)使亲核体与手性或前手性环状底物在手性非外消旋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产生包括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的产物混合物,所述底物包括具有易受亲核体亲核攻击的活性中心的碳环或杂环,其中产物混合物还包括催化剂残余物,至少一部分催化剂残余物处于第一氧化态,并且第一氧化态催化剂残余物有催化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分解的活性;(B)化学或电化学改变催化剂残余物的氧化态,使其从第一氧化态转化为第二氧化态,其中第二氧化态催化剂残余物催化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分解的活性比第一氧化态催化剂残余物差。该方法降低了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的手性纯度的消耗并减少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和共同产物向副产物的化学转化。钝化的催化剂可收回并循环使用。
申请公布号 CN1325486C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7.11
申请号 CN02829491.2 申请日期 2002.08.27
申请人 罗迪亚药业公司 发明人 杰伊·F·拉罗;萨金·贾斯敏;刘毅;马塞洛·迪马里
分类号 C07D317/36(2006.01);C07D203/06(2006.01);C07F7/18(2006.01);B01J31/22(2006.01) 主分类号 C07D317/36(2006.01)
代理机构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天舒
主权项 1.一种立体选择性化学合成方法,其包括:在手性非外消旋催化剂的存在下,亲核体与手性或前手性环状底物反应,生成包括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的产物混合物,所述底物包括具有易受亲核体亲核攻击的活性中心的碳环或杂环,其中所述的产物混合物还包括催化剂残余物,至少一部分所述的催化剂残余物处于第一氧化态并且所述的第一氧化态的所述的催化剂残余物有催化所述的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分解的活性;然后化学或电化学改变所述的催化剂残余物的氧化态,使之从所述的第一氧化态变成第二氧化态,其中所述的第二氧化态催化剂残余物催化所述的立体异构体富集产物分解的活性比所述的第一氧化态催化剂残余物的差;其中所述的催化剂包括至少一种结构式(2)或结构式(3)所示的手性的金属-沙仑盐:<img file="C028294910002C1.GIF" wi="1063" he="505" /><img file="C028294910003C1.GIF" wi="1026" he="970" />其中:R<sup>30</sup>、R<sup>31</sup>、R<sup>32</sup>、R<sup>33</sup>、R<sup>34</sup>、R<sup>35</sup>、Y<sup>1</sup>、Y<sup>2</sup>、Y<sup>3</sup>、Y<sup>4</sup>、Y<sup>5</sup>、Y<sup>6</sup>、X<sup>1</sup>、X<sup>2</sup>、X<sup>3</sup>、X<sup>4</sup>、X<sup>5</sup>、X<sup>6</sup>、X<sup>7</sup>、X<sup>8</sup>、X<sup>9</sup>、X<sup>10</sup>、X<sup>11</sup>、X<sup>12</sup>、X<sup>14</sup>、X<sup>15</sup>、X<sup>16</sup>、X<sup>17</sup>、X<sup>19</sup>和X<sup>20</sup>各自独立地为H、羟基、卤代、烷基、炔基、氨基、硝基、巯基、亚氨基、酰氨基、磷酰基、原膦酸酯基、羰基、羧基、甲硅烷基,或醚、硫醚、磺酰基、硒代醚、酮、醛、酯或-(CH<sub>2</sub>)<sub>n′</sub>-R<sup>36</sup>,其中R<sup>36</sup>为芳基、环烷基、环烯基或杂环基;或者,与另一个R<sup>30</sup>、R<sup>31</sup>、R<sup>32</sup>、R<sup>33</sup>、R<sup>34</sup>、R<sup>35</sup>、Y<sup>1</sup>、Y<sup>2</sup>、Y<sup>3</sup>、Y<sup>4</sup>、Y<sup>5</sup>、Y<sup>6</sup>、X<sup>1</sup>、X<sup>2</sup>、X<sup>3</sup>、X<sup>4</sup>、X<sup>5</sup>、X<sup>6</sup>、X<sup>7</sup>、X<sup>8</sup>、X<sup>9</sup>、X<sup>10</sup>、X<sup>11</sup>、X<sup>12</sup>、X<sup>14</sup>、X<sup>15</sup>、X<sup>16</sup>、X<sup>17</sup>、X<sup>19</sup>和X<sup>20</sup>取代基之一稠合,形成其环中具有4到8个碳原子的碳环或杂环的环结构,条件是在每种情况中,选择所述的取代基以使化合物具有不对称结构,且另一个条件是R<sup>30</sup>和R<sup>31</sup>彼此共价结合使式(2)所示的化合物成为四配位基配体,以及R<sup>32</sup>和R<sup>33</sup>彼此共价结合并且R<sup>34</sup>和R<sup>35</sup>彼此共价结合使式(3)所示的化合物成为四配位基配体,R<sup>11</sup>不存在或表示烷基、烯基或炔基,R<sup>10</sup>和R<sup>12</sup>各自独立地为不存在或表示胺、亚胺、酰胺、磷酰基、羰基、甲硅烷基、氧、磺酰基、硫、硒或酯,M为第一排过渡金属原子,n和n′各自为数字,其中1≤n≤10、1≤n′≤15,而A′为平衡离子或亲核体。
地址 美国新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