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程相容的高增益双载子接合电晶体及其制造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形成一双载子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包含;在一包含元件隔离层的基板中形成一用于形成一集极区域的一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其中前述基板包含一第一导电类型;形成一用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的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第二阱。
申请公布号 TWI283446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7.01
申请号 TW094144656 申请日期 2005.12.16
申请人 三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金济敦
分类号 H01L21/335(2006.01);H01L21/328(2006.01);H01L21/18(2006.01) 主分类号 H01L21/335(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詹铭文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萧锡清 台北市中正区罗斯福路2段100号7楼之1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形成双载子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前述方 法包含: 在包含一元件隔离层的一基板中形成一用于形成 一集极区域的一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其中前述 基板包含一第一导电类型; 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内形成一用于前述 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的前 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第二阱,其中前述第一导电类 型之第二阱比前述元件隔离层深; 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内形成一用于一基 极区域的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浅第三阱,其中前述 第一导电类型之浅第三阱比前述元件隔离层浅;以 及 藉由执行一用于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电晶体的源极/汲极区域的离子植入制 程,同时在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浅第三阱内形成一 射极区域且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内形成 一集极接点。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前述浅 第三阱藉由能级范围约20 KeV至约30 KeV植入约21013 cm-2至约51013cm-2的硼来形成。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 一阱藉由能级范围约600 KeV至约1,200 KeV植入约41012 cm-2至约41013cm-2的磷来形成。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射极区域藉由能级范围 约40 KeV至约50 KeV植入约51015cm-2至81015cm-2的砷来 形成。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 述第一阱内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的一第四阱,其 中: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四阱形成比前述第一导电 类型之浅第三阱深;以及 前述集极接点形成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四阱 中。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在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 第四阱时,在安置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外 部的前述基板的一部分中,同时形成比前述元件隔 离层深的前述第二导电类型的一用于前述第二导 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的第五阱。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藉由执行一用于形成前述第 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之源极/ 汲极区域的离子植入制程,在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 浅第三阱中形成与前述射极区域电性隔离的一基 极接点。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前述浅 第三阱具有比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第二阱更低的 掺杂水平。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基极接点与前述集极接 点藉由前述元件隔离层彼此隔离。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 在介于前述射极区域与前述基极接点之间的前述 基极区域之一部分上形成一抗矽化物形成层;以及 在前述集极接点、前述基极接点以及前述射极区 域上形成一矽化物层。 11.一种用于形成双载子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包含: 在包含一元件隔离层之一第一导电类型之一基板 中形成一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集极区域; 藉由执行一离子植入制程形成一第一导电类型之 基极区域,前述离子植入制程与前述第一导电类型 之一用于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 半导体电晶体的阱的制程分开;以及 藉由执行一用于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电晶体之源极/汲极区域的离子植入制 程,形成一第二导电类型的一射极区域。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基极区域比前述元件 隔离层浅。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基极区域藉由能级范 围约20 KeV至约30 KeV植入约21013cm-2至约51013cm-2的 硼来形成。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集极区域藉由能级范 围约600 KeV至约1,200 KeV植入约41012cm-2至约41013cm-2 的磷来形成。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射极区域藉由能级范 围约40 KeV至约50 KeV植入约51015cm-2至约81015cm-2的 砷来形成。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藉由执行一用于形成一 第一导电类型的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之离 子植入制程,来形成一基极接点在与前述射极区域 分开的前述基极区域中。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藉由执行一用于形成一 第一导电类型的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之阱 形成制程,来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的一缓冲器区 域在前述集极区域中。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藉由执行一用于形成前 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之 前述源极/汲极区域的离子植入制程,在前述集极 区域中形成一集极接点。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 藉由执行一用于形成一第一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电晶体之一源极/汲极区域的离子植入 制程,来形成一基极接点在与前述射极区域分开的 前述基极区域中;以及 藉由执行用于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金属 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之前述源极/汲极区域的前述 离子植入制程,在前述集极区域中形成一集极接点 ,其中前述元件隔离层将前述多个基极接点与前述 多个集极接点彼此隔离开。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其中前述基极区域形成比前述 第一导电类型之阱浅,且具有比前述第一导电类型 之阱更低的掺杂水平。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接 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 在介于前述射极区域与前述基极接点之间的前述 基极区域之一部分上形成一抗矽化物形成层;以及 在前述集极接点、前述基极接点以及前述射极区 域上形成一矽化物层。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用于形成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更包含: 在介于前述射极区域与前述基极接点之间的前述 基极区域之一部分上形成一抗矽化物形成层;以及 在前述集极接点、前述基极接点以及前述射极区 域上形成一矽化物层。 23.一种用于制造半导体元件的方法,前述方法包含 : 在一第一导电类型之一基板中形成一用于形成一 双载子接合电晶体之一集极区域的一第二导电类 型之第一阱,其中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前述基板包 含一元件隔离层; 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一阱内形成前述第 二导电类型之一第二阱,其中前述第二阱充当一用 于前述集极区域之缓冲器; 在前述基板中形成用于形成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 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晶体的前述第二导电 类型之一第三阱,且安置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 述第一阱外部; 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一阱内形成用于形 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矽电晶体的前 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第四阱; 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一阱内形成一比前 述元件隔离层浅的基极区域; 在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前述第四阱上形成一用于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 体的闸电极,且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三阱 上形成一用于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前述金属氧化 物半导体电晶体的闸电极; 同时在形成于前述第四阱上之前述闸电极的两个 横向侧面之下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的源极/汲极 区域,在前述基极区域中形成前述第二导电类型的 一射极区域,且在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二阱 中形成多个集极接点;以及 在形成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三阱上的前 述闸电极之两个横向侧面之下形成前述第一导电 类型之源极/汲极区域,且在前述基极区域中形成 一与前述射极区域隔离的基极接点。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之用于制造半导体 元件的方法,其中前述基极区域藉由使用一范围自 约20 KeV至约30 KeV之能级植入约11013cm-2至约51013cm- 2的硼来形成。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用于制造半导体 元件的方法,更包含: 在介于前述射极区域与前述基极接点之间的前述 基极区域之一部分上形成一抗矽化物形成层;以及 在前述集极接点、前述基极接点以及前述射极区 域上形成一矽化物层。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用于制造半导体 元件的方法,其中前述基极接点与前述集极接点形 成为被前述元件隔离层隔离。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用于制造半导体 元件的方法,其中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为一p型且前 述第二导电类型为一n型。 28.一种双载子接合电晶体,包含: 一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集极区域,其形成于一第一导 电类型之基板中且被一元件隔离层隔离;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缓冲器区域,其形成于前述 集极区域内且比前述元件隔离层深;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基极区域,其形成于前述集 极区域内,藉由前述元件隔离层与前述缓冲器区域 隔离且比前述元件隔离层浅;以及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射极区域,其形成于前述第 一导电类型之前述基极区域内。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之双载子接合电晶 体,更包含: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基极接点,其形成于前述基 极区域之一表面之下且与前述射极区域分开;以及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集极接点,其形成于前述第 二导电类型之缓冲器区域中。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双载子接合电晶 体,更包含: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第一阱,其形成于前述集极 区域内,藉由前述元件隔离层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 之前述缓冲器区域隔离且形成为比前述元件隔离 层深;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第二阱,其形成于前述基板 中且安置于前述集极区域外部,藉由前述元件隔离 层与前述集极区域隔离,且具有与前述第二导电类 型之缓冲器区域相同之导电类型;以及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电 晶体,其形成于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第一阱上,以 及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 体,其形成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二阱上。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双载子接合电晶 体,更包含: 一抗矽化物形成层,其形成于介于前述射极区域与 前述基极接点之间的前述基极区域之一部分上;以 及 一矽化物层,其形成于前述集极接点、前述基极接 点以及前述射极区域上。 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双载子接合电晶 体,其中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为一P型且前述第二导 电类型为一n型。 33.一种半导体元件,包含: 一第二导电类型之一第一阱,其用于一双载子接合 电晶体之一集极区域,前述第一阱形成于一第一导 电类型之一基板中且被一元件隔离层隔离;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第二阱,其形成于前述第二 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内且充当一用于前述集极区域 之缓冲器;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第三阱,其用于形成前述第 一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前述第 三阱形成于安置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外 部的前述基板中,且藉由前述元件隔离层与前述第 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隔离;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第四阱,其用于形成前述第 二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前述第 四阱形成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内,且藉由 前述元件隔离层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前述第二 阱隔离;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基极区域,其形成于前述第 二导电类型之第一阱内,藉由前述元件隔离层与前 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二阱隔离且比前述元件隔离 层浅;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射极区域,其形成于前述基 极区域内;以及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形 成于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第四阱上,且前述第一导 电类型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形成于前述第 二导电类型之第三阱上。 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所述之半导体元件,更包 含: 一基极接点,其形成于前述基极区域中与前述射极 区域分开;以及 一集极接点,其形成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第二阱 中且藉由前述元件隔离层与前述基极接点隔离。 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半导体元件,其中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为一p型且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为 一n型。 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半导体元件,更包 含: 一抗矽化物形成层,其形成于介于前述射极区域与 前述基极接点之间的前述基极区域之一部分上;以 及 一矽化物层,其形成于前述集极接点、前述基极接 点以及前述射极区域上。 37.一种半导体元件,包含: 一第二导电类型之一集极区域,其形成于一第一导 电类型之基板中,被一元件隔离层隔离且比前述元 件隔离层深;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阱,其用于形成前述第二导 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前述第一导 电类型之阱形成于前述集极区域内且比前述元件 隔离层深;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基极区域,其形成于前述集 极区域内且比前述元件隔离层浅;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射极区域,其形成于前述第 一导电类型之基极区域内;以及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形 成于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阱上。 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所述之半导体元件,更包 含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一缓冲器区域,其用于降低 前述集极区域之一电阻,前述缓冲器区域形成于前 述集极区域内,藉由前述元件隔离层与前述基极区 域隔离且比前述基极区域深。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所述之半导体元件,更包 含一集极接点,其形成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缓冲 器区域中或前述集极区域中。 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9项所述之半导体元件,更包 含: 前述第二导电类型的一阱,其形成于前述基板中且 安置于前述集极区域外部,且具有与前述第二导电 类型之缓冲器区域相同的导电类型;以及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晶体, 其形成于前述第二导电类型之阱上。 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所述之半导体元件,其中 前述第一导电类型之基极区域具有比前述第一导 电类型之阱更低的掺杂水平。 图式简单说明: 图1A为展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双载子接合 电晶体的俯视图。 图1B为展示图1A所示之双载子接合电晶体沿直线I-I 所作的剖视图。 图2至图8为说明一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制造 与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程相容之双载子 接合电晶体的方法的剖视图。 图9为展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双载子接合电 晶体之掺杂分布的曲线图。 图10为展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値关于用 于形成一基极区域的离子植入能级与杂质离子浓 度的曲线图。 图11A为展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双载子接合 电晶体之集极-射极电压与集极电流之间的关系的 曲线图。 图11B为展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双载子接合 电晶体之基极-射极电压与基极电流之间的关系的 曲线图。 图11C为展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双载子接合 电晶体之集极电流与値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2为展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截断频率(fT) 以及最大振荡频率(fMAX)关于双载子接合电晶体在 各种偏压条件下之曲线图。
地址 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