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混絮凝装置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混絮凝装置,主要包括有加药混凝装置及慢混絮凝装置等构件,俾使废水和各种污水能够进行杂质之反应及凝聚作用,及加入适用的药剂混合絮凝分离成为洁净的水及杂质颗粒;其系藉由该慢混絮凝装置之筒体外部绕设加药混凝装置,而形成整合性的结构,致能确实缩小混絮凝反应的构造材积,更由于不需传统的PH调整池及混絮凝池等一系列大型设备,可节省占用空间及降低投资成本,据此增进经济之效益,并有效提升其产业之利用价值者。
申请公布号 TWM311475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5.11
申请号 TW095219543 申请日期 2006.11.06
申请人 蔡峻宏;林昌潭 台中市北屯区后庄路890巷11弄15号 发明人 蔡峻宏;林昌潭
分类号 B01F5/06(2006.01) 主分类号 B01F5/06(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混絮凝装置,主要包括加药混凝装置及慢混 絮凝装置等构件,促使废水和各种污水能够进行杂 质之凝聚作用,及加入适用的药剂混合絮凝分离成 为洁净的水及杂质颗粒,其中; 该加药混凝装置系呈中空螺旋输导软管状,乃在该 进水口附近套设具磁性之预磁器,而于管间距适当 位置装设有数组取样口及加药口一、加药口二以 及预混器,而该预混器系可快速地使污水和各种药 剂进行巨观混合、反应,而于螺旋输导软管中进行 微观细部混合、反应,该加药混凝装置整体系环绕 设在慢混絮凝装置之筒体外周,而系藉由末端转流 口与慢混絮凝装置之筒体连接相通; 该慢混絮凝装置系在密闭筒体内部利用数支组立 柱和多数套管间隔叠组小隔板和大隔板,以使每一 片小隔板和每一片大隔板之间预留有间隔空间,其 间系以中隔板分隔成流入部与流出部,而系在该小 隔板外周预留有外侧空间,大隔板内部预留有内侧 空间,乃于该筒体顶面开设入水口,俾与该加药混 凝装置之转流口相接互通,至于该出水口则系由输 导软管连通至磁分离装置或后续分离装置,且在该 出水口一旁开设取样口; 藉由前述构件之组成,系可从该加药混凝装置输导 软管之进水口导入压力污水,以使污水通过预磁器 而令其磁场对水中之磁性颗粒物作磁性助凝化,俾 增强水中磁性颗粒物的凝聚力和磁场的作用力,继 而在该取样口截取污水测试性质,其系得于各道加 药口一及加药口二各别加入恰当药剂或溶入气体, 让污水中的杂质和加入之药剂或溶入之气体进行 混合与反应,反应结果将改变杂质之之分子结构或 影响其溶解度、电性吸附等特性,此过程依药剂添 加之顺序与种类而异,一般为一道至多道之流程依 序向后端输导流动,最后将该加药混絮凝过后之污 水透过转流口,从该筒体之入水口导进慢混絮凝装 置之中,进行下一段的慢混絮凝过程; 前述加入各种化学药剂混絮凝处理过后之污水,系 从慢混絮凝装置筒体之入水口导入,辗转环绕从流 入部小隔板之外侧空间转流经过间隔空间,再从该 大隔板之内侧空间辗转环绕逐渐往下流,再导流通 过该流出部之小隔板外侧空间辗转环绕流经过该 大隔板之内侧空间,如此辗转环绕逐渐往上流,据 上持续环绕的流动并不断改变污水及杂质的流速 和方向,并控制外侧空间、内侧空间及间隔空间之 大小,持续改变减缓其平均速度,并使颗粒一个抓 一个的逐渐凝聚长大,继从该筒体之出水口流进后 续分离装置。 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混絮凝装置,其中 该中隔板系得视处理污水不同种类的需要而作增 加或减少,也就是说分割流入部与流出部的多寡, 俾令污水慢混絮凝之过程合乎最佳的需求。 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混絮凝装置,其中 该输导软管之取样口、加药口一、加药口二及预 混器系得视处理不同种类的污水需要而作增加或 减少,令污水慢混絮凝之加药剂过程合乎最佳的需 求。 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混絮凝装置,其中 该预磁器及加药口一以及加药口二之设置,得视不 同种类污水需要而作更换,可为紫外光照射器、超 音波振荡器或微波辐射。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本创作一种实施例组合立体图。 第二图系本创作之组合立体图。 第三图系本创作慢混絮凝装置之立体透视图。 第四图系本创作慢混絮凝装置内部之构造组合立 体图。 第五图系本创作慢混絮凝装置之污水和杂质的流 向示意图。
地址 新竹市南大路672巷2弄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