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光电开关
摘要 本发明系提供一种于水平方向隔离之至少3个透镜间,和水平及垂直方向隔离之至少3个透镜间,用来切换光路之光电开关。此光电开关包含保持透镜之透镜保持构件,和光学性连结于透镜之固定棱镜,和对于透镜保持构件保持可动之可动棱镜,可动棱镜系于藉由使用固定棱镜而于某一对透镜间形成光路之第1位置,与藉由使用可动棱镜而于另一对透镜间形成光路之第2位置之间,利用调节器加以驱动。
申请公布号 TWI280410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5.01
申请号 TW094102151 申请日期 2005.01.25
申请人 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新村雄一;一矢光雄;下村勉;木村沙知子
分类号 G02B26/08(2006.01) 主分类号 G02B26/08(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谢宗颖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1号18楼;王云平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1号18楼
主权项 1.一种光电开关,系包括: 4个透镜,由第1、第2、第3、第4透镜所组成; 一用以保持前述透镜之透镜保持构件; 一光学性连结于前述透镜之固定导光构件;及 一可动导光构件,相对于前述透镜而可移动于一第 1位置及一第2位置之间,其中该第1位置是藉前述固 定导光构件之使用而于前述第1透镜与第2透镜之 间及第3透镜与第4透镜之间所形成之光路,该第2位 置是藉前述可动导光构件之使用而于前述第1透镜 与第4透镜之间及第2透镜与第3个透镜之间所形成 之光路; 前述可动导光构件包括一对区块及一连结构件,该 对区块分别具有2个互成直交关系之反射部位,该 连结构件连结于该对区块之间,使其中一区块之反 射部位与另一区块之反射部位之间相隔一空间。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固定导光构件,系具有以透光性材料所形成之 躯壳,和设置于前述躯壳之一对反射部位。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可动导光构件,系具有由一对梯形棱镜藉连结 部结合为一体而形成之形状。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更包 括一用以驱动一手臂之调节器,该手臂前端安装有 前述可动导光构件,且移动上述可动导光构件于前 述第1位置与第2位置之间。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系包含光纤连结用之金属环(FERRULE),配置于上述4 个透镜个别之固定导光构件侧之相反侧。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4个透镜,系与透镜保持构件形成一体成形。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固定导光构件,系由梯形棱镜所形成,上述之 一对反射部位,系由梯形棱镜之互成直交关系之一 对倾斜面所提供。 8.一种光电开关,系包括: 4个透镜,由第1、第2、第3、第4透镜所组成; 一用以保持前述透镜之透镜保持构件; 一光学性连结于前述透镜之固定导光构件; 一可动导光构件,相对于前述透镜而可移动于一第 1位置以及一第2位置之间,其中该第1位置是藉前述 固定导光构件之使用而于前述第1透镜与第2透镜 之间及第3透镜与第4透镜之间所形成之光路,其中 该第2位置是藉前述可动导光构件之使用而于第1 透镜与第4透镜之间及第2透镜与第3透镜之间所形 成之光路;及 一用以驱动一手臂之调节器,该手臂前端安装有上 述可动导光构件,且进行前述可动导光构件对前述 固定导光构件与前述4个透镜之间之空间之移出及 移入。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透镜保持构件,光轴于相同平面上为了相互平 行而保持第1,第2,第3,第4透镜。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透镜保持构件,于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之中, 为了相邻之光轴为相互平行,而保持第1,第2,第3,第 4透镜。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透镜保持构件,可将第1~第4透镜收纳于内部之 筒状构件。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固定导光构件,于第1位置之中,具有反射从第1 透镜与第2透镜之其中一方,及第3透镜与第4透镜之 其中一方所射出之光线,并将所得到之一对反射光 ,往第1透镜与第2透镜之另一方,及第3透镜与第4透 镜之另一方方向,各自反射之至少一对反射部位; 上述可动导光构件,于第2位置之中,具有反射从第1 透镜与第4透镜之其中一方,及第2透镜与第3透镜之 其中一方所射出光线,将所得之一对反射光往第1 透镜与第4透镜之另一方,及第2透镜与第3透镜之另 一方方向,各自反射之至少一对反射部位。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固定导光构件之至少一对反射部位所构成之 角度,及上述可动导光构件之至少一对反射部位所 构成之角度,各为直角。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可动导光构件系配置成平行延伸于固定导光 构件之前述至少一对反射部位之轴,与平行延伸于 可动导光构件之前述至少一对反射部位之轴成直 角关系。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固定导光构件,于第1位置之中,具有反射从第1 透镜射出之光线之第1反射部位,和反射从第3透镜 射出之光线之第2反射部位,和将藉由第1反射部位 反射之光线,往第2透镜方向反射之第3反射部位,和 将藉由第2反射部位反射之光线,往第4透镜方向反 射之第4反射部位;上述可动导光构件,于第2位置之 中,具有反射从第1透镜射出之光线之第5反射部位, 和将藉由第5反射部位反射之光线,往第4透镜反射 之第6反射部位,和从第6反射部位经由空间隔离,反 射从第3透镜射出之光线之第7反射部位,和从第5反 射部位经由空间隔离,将藉由第7反射部位反射之 光线,往第2透镜方向反射之第8反射部位;然而,于 第1位置之中,经由第5反射部位与第8反射部位之间 之前述空间,形成第1透镜与第2透镜间之光路,同时 ,经由第6反射部位与第7反射部位间之前述空间,形 成第3透镜与第4透镜间之光路。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第1反射部位与第3反射部位所构成之角度,第2反射 部位与第4反射部位所构成之角度,第5反射部位与 第6反射部位所构成之角度,及第7反射部位与第8反 射部位所构成之角度,各自为直角。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固定导光构件,具有提供第1反射部位与第4反 射部位之单一反射面,和提供第2反射部位与第3反 射部位之单一反射面,前述反射面间所构成之角度 为直角。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所记载之光电开关,其中, 上述可动导光构件,系以具有各自相互直交关系之 2个反射部位之一对区块,和其中一方区块之反射 部位,从另一方区块之反射部位藉由空间隔离,连 结前述一对区块间之连结构件所构成。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a)~(c)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型态相关之光 电开关之纵剖面图、横剖面图及前视图。 第二图为表示一体成形光电开关透镜之透保持构 件之立体图。 第三图(a)~(c)为表示光电开关之固定棱镜之立体图 、侧视图及前视图。 第四图(a)~(c)为表示光电开关之可动导光构件之立 体图、俯视图及前视图。 第五图(a)及(b)为表示说明可动棱镜之第1位置中所 形成之光路之立体图及概念图。 第六图(a)及(b)为表示说明可动棱镜之第2位置中所 形成之光路之立体图及概念图。 第七图(a)及(b)为表示固定导光构件之其他例之立 体图。 第八图(a)~(d)为表示可动导光构件之其他例之立体 图。 第九图(a)及(b)为表示透镜保持构件之其他例之立 体图。 第十图(a)及(b)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型态相关之光 电开关之纵剖面图、横剖面图。 第十一图(a)及(b)为表示本实施型态之透镜保持构 件之立体图及剖面图。 第十二图(a)及(b)为表示光电开关之固定棱镜之立 体图及俯视图。 第十三图(a)及(b)为表示光电开关之可动棱镜之立 体图及俯视图。 第十四图(a)及(b)为表示说明可动棱镜之第1位置中 所形成之光路之立体图及概念图。 第十五图(a)及(b)为表示说明可动棱镜之第2位置中 所形成之光路之立体图及概念图。 第十六图(a)~(c)为表示固定导光构件之其他例之立 体图。 第十七图(a)及(b)为表示可动导光构件之其他例之 立体图。 第十八图为表示透镜保持构件之其他例之立体图 。 第十九图(a)及(b)为表示传统光电开关之光路切换 机构之说明图。 第二十图为表示传统其他光电开关之区块之立体 图。 第二十一图(a)及(b)为表示第二十图之光电开关之 光路切换机构之说明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