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线上电子束测试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揭示一种用于测试一大型基材上所形成之电子元件的方法及设备。于一实施例中,该设备系于至少一处理室中以一线性轴于基材上进行一测试,该至少一处理室尺寸略宽于欲测试基材之尺寸。由于较小尺寸及系统体积,清洁室空间及制程时间将得以最小化。
申请公布号 TWI277759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4.01
申请号 TW095112879 申请日期 2006.04.11
申请人 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艾包德斐兹E ABBOUD, FAYEZ E.;克里斯那瓦密史瑞南;约翰史东班哲明;盖叶鸿戴;布鲁尔马提亚斯;史密特瑞夫;怀特约翰M WHITE, JOHN M.;栗田真一;杭特詹姆斯C HUNTER, JAMES C.
分类号 G01R31/302(2006.01);G02F1/13(2006.01) 主分类号 G01R31/302(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蔡坤财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11楼;李世章 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11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测试一大型基材上之电子元件的设备, 其至少包含: 一可动基材支撑件;以及 至少一测试柱,位于该基材支撑件上方,其中该基 材支撑件可以单轴移动,该单轴垂直于至少一测试 柱之一光轴。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基材支 撑件系遮罩于一测试处理室内。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测试处 理室系耦接至一真空帮浦。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一 测试柱系一具有一测试区的电子束柱。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一 电子束柱的测试区于一第一方向约230mm至约270mm, 而于一垂直该第一方向之方向约340mm至约380mm。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一 电子束柱之测试区于一第一方向约325mm至约375mm, 而于一垂直该第一方向之一方向约240mm至约290mm。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一 测试柱包括六个或更多测试柱。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基材支 撑件更包括:一终端作用器。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六个或 更多测试柱于该基材支撑件上方系大致呈直线。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六个 或更多测试柱可形成一聚集测试区,该聚集测试区 足以测试基材之一长度或一宽度。 11.一种用于测试一大型基材上之电子元件的设备, 其至少包含: 一测试平台,具有一支撑表面,用以支撑该大型基 材;以及 数个测试柱,耦接至该测试平台,该数个测试柱之 各者具有一光轴位于一测试区内,其中该测试平台 系以一相对于该光轴之线性方向移动,且该数个测 试柱具有一聚集测试区,该聚集测试区在基材移动 通过该系统时足以测试该基材之一宽度或一长度 。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线性 方向垂直于光轴。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光轴 系朝一垂直方向,而该线性方向系垂直于该垂直方 向。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测试 平台至少包含: 一基材支撑件,具有一终端作用器。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测试 平台位于一测试处理室内,且该测试处理室系耦接 至一真空帮浦。 16.一种用于测试一大型基材上之电子元件的系统, 其至少包含: 一处理室; 一基材支撑件,位于该处理室内,该基材支撑件尺 寸适于接收该基材;以及 数个测试装置,耦接至该处理室之一上表面,该数 个测试装置之各者具有一测试区,其中该数个测试 装置彼此相隔以形成一聚集测试区,其足以在基材 移动通过系统时测试该基材之一长度或一宽度。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系统,其中该数个 测试装置之各者具有一光轴,且该基材支撑件系以 一垂直该光轴之方向移动。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系统,其中该处理 室包括一可动侧壁,以利传送一或多个探针进出该 处理室。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系统,其中该数个 测试装置包括至少六个电子束柱。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系统,其中该数个 测试装置系呈大致直线。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系统,其中该基材 支撑件包括:一终端作用器。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系统,其中该数个 测试装置之各者的测试区于Y轴方向约230mm至约270 mm,而于X轴方向约340mm至约380mm。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系统,其中该数个 测试装置之各者的测试区于Y轴方向约325mm至约375 mm,而于X轴方向约240mm至约290mm。 24.一种用于测试一大型基材上之电子元件的设备, 其至少包含: 一探针框架,其至少包含: 数个结构性元件,其可界定一矩形框架,其一下表 面上具有数个接触销;以及 至少一电子连接块,与该数个接触销连通。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数个 结构性元件之各者为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其组 合。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等电 子元件为薄膜电晶体。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探针 框架包括之尺寸等于或大于该大型基材之尺寸。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数个 结构性元件之一或多者包括两个主要边及至少一 次要边,且该主要边之至少一者系呈倾斜。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探针 框架更包括: 至少一探针棒,设于该矩形框架之至少两平行边之 间。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 一探针棒包括数个位于其下表面上的接触销。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 一探针棒至少包括一截面形状,该截面形状为矩形 、梯形、三角形或其组合。 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 一探针棒包括两主要边及至少一次要边,且该主要 边之至少一者系呈倾斜。 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设备,其中该至少 一探针棒可相对该矩形框架移动。 34.一种用于测试一大型基材上之电子元件的方法, 其至少包含下列步骤: 于数个测试装置下方提供一基材支撑件; 将该具有数个电子元件于其上之基材定位于该基 材支撑件上; 由该数个测试柱于该基材上提供一测试区;以及 以一单方向轴相对于该数个测试柱移动该基材支 撑件。 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测试 区于一第一方向介约1950mm至约2250mm,而于一垂直该 第一方向之方向介约240mm至约290mm。 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测试 区于一第一方向介约1920mm至约2320mm,而于一垂直该 第一方向之方向介约325mm至约375mm。 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电子 元件之各者为薄膜电晶体。 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数个 测试装置之之各者为电子束柱。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4项所述之方法,其中该移动 步骤包括于该单方向轴渐增地移动该基材。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系测试系统之一实施例。 第2图系测试系统之另一实施例。 第3图系基材支撑件之一实施例的概要平面图。 第4图系基材支撑件之另一实施例的概要图。 第5图系测试柱之一实施例。 第6图系测试系统之另一实施例。 第7图系测试系统之另一实施例。 第8A图系探针之一实施例。 第8B图系结构件之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第8C图系结构件之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