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球心成型模改良结构
摘要 本创作为一种球心成型模改良结构,主要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及第三模具等,该第一模具及第二模具两相接触面内设有数个相似但不对称的上、下模槽,但对合后内部会构成一完整的球型空间,其中该下模槽的容积尺寸大于上模槽,而于前述第二模具上设有数个贯穿孔并与该下模槽相通,该第三模具设置于第二模具下方位置,其上设有复数根顶柱,并能插置于该贯穿孔内而延伸至下模槽内底面,藉此当橡胶球心成型后于开模时,橡胶球心会暂时卡掣于下模槽处,当顶柱昇起时,才会将橡胶球心顶出,使之脱模上更为容易,方便后续人工的取球作业及减少人力成本。
申请公布号 TWM307517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3.11
申请号 TW095214477 申请日期 2006.08.16
申请人 彭瑞星 发明人 彭瑞星
分类号 B29C33/00(2006.01) 主分类号 B29C33/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尧顺 台北市内湖区行爱路176号3楼
主权项 1.一种球心成型模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第一模具,底面分布着数个内凹的上模槽; 一第二模具,顶面分布着数个内凹的下模槽,上、 下模槽位置系相互对应,对合后构成一完整的球型 空间,该中模上设有数个贯穿孔,并与前述下模槽 相通,而于中模身部埋设有数电热管; 一第二底模,压设于中模底部,其上设有复数根向 上突起的顶柱,并插置于前述中模之贯穿孔内,该 顶柱顶部并延伸至下模槽内,顶部形状并与槽内的 弧度相对应; 其特征在于:上模槽与下模槽为形状相似但大小不 对称的内凹半球型,两者对合后内部则形成一个完 整的球型空间,其中该下模槽容积较大,其最大深 度大于球型空间的半径,而上模槽容积较小,最大 深度则小于球型空间的半径。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球心成型模改良结 构,其中该贯穿孔的形状为垂直的圆孔状,该底模 之顶柱为圆柱状。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球心成型模改良结 构,其中该贯穿孔之中心线系通过上模槽之中心点 。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球心成型模改良结 构,其中该第三模具之顶柱长度大于第二模具的纵 向尺寸。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球心成型模改良结 构,其中该第二模具底部两侧各设有一间隔块,该 间隔块并固定于一底座处,前述该底座与第二模具 之间的空间即为第三模具的垂直升降范围。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球心成型模改良结 构,其中而该底座上另设有数导引柱,而第三模具 纵向另设有数导引孔,该导引柱并插置于导引孔内 。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球心成型模改良结 构,另设有一第四模具可配合使用,此时该第一模 具身部横向填设了数电热管,纵向则设有数进料孔 与上模槽相通,而该第四模具则设置于第一模具上 方,第四模具设有向下的复数根顶料柱,数目、位 置及长度则与进料孔相对应。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本创作之分解图; 第二A图为本创作之主要构件分解时之局部剖面放 大图; 第二B图为本创作之主要构件组合时之局部剖面放 大图; 第三图为本创作之实际成型作业时之剖面示意图( 一),此时球料初胚已置放其中; 第四图为本创作之实际成型作业时之剖面示意图( 二),此时橡胶球心已加热成型; 第五图为本创作之实际成型作业时之剖面示意图( 三),此时为开模状态; 第六图为本创作之实际成型作业时之剖面示意图( 四),此时为顶柱昇起橡胶球心被顶起; 第七图为本创作之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地址 新竹市延平路3段455巷67弄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