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此半导体装置包括半导体基底、隔离区域、栅极结构、第一掺杂区域以及第二掺杂区域,此半导体基底为第一导电型态,且半导体基底具有沟槽,此沟槽包括底部区域与侧壁区域,隔离区域形成于沟槽的底部区域上,栅极结构覆盖于沟槽的侧壁区域上,第一掺杂区域为第二导电型态,第一掺杂区域形成于半导体基底上,并邻近于沟槽与栅极结构,第二掺杂区域为第一导电型态,并形成于第一掺杂区域上,且接近半导体基底的表面。本发明可进一步地降低暗信号,并改善短波长光线的光照敏感性。可有效控制位于浅沟槽隔离结构侧壁上的浅接面,使固定式光电二极管与浅沟槽隔离结构能更为相容。
申请公布号 CN1925164A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3.07
申请号 CN200610003159.4 申请日期 2006.02.20
申请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敦年
分类号 H01L27/146(2006.01);H01L21/8234(2006.01) 主分类号 H01L27/146(2006.01)
代理机构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装置包括:一半导体基底,该半导体基底为一第一导电型态,且该半导体基底具有一沟槽线,其中该沟槽线包括一底部区域与一侧壁区域;一隔离区域,形成于该沟槽线的该底部区域上;一栅极结构,覆盖于该沟槽线的该侧壁区域上;一第一掺杂区域,该第一掺杂区域为一第二导电型态,该第一掺杂区域形成于该半导体基底中,并相邻于该沟槽线与该栅极结构;以及一第二掺杂区域,该第二掺杂区域为该第一导电型态,该第二掺杂区域形成于该第一掺杂区域上,且相邻于该半导体基底的表面。
地址 台湾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行六路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