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耳鲍人工育苗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鲍的人工育苗方法,它包括底栖硅藻的培养过程、耳鲍孵化培育过程和稚鲍的培育过程。底栖硅藻的培养过程是在接种池中加入海水,把藻种滤入,再铺设饵料板,让藻种在饵料板上表面繁殖;耳鲍孵化培育过程是筛选健康成体鲍进行人工驯养和催熟,将雌雄亲鲍分别进行人工诱导,使其产卵或排精,然后进行人工受精,让受精卵在海水中孵化,将孵化得到的担轮幼虫进行筛选、培育,让其发育到匍匐幼虫;稚鲍的培育过程是将已附有底栖硅藻的饵料板放入育苗池中,让匍匐幼虫附在饵料板上培育,当匍匐幼虫生长到稚鲍后,将其剥离移入网箱内进行培育。
申请公布号 CN1922989A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3.07
申请号 CN200610115271.7 申请日期 2006.08.13
申请人 海南大学 发明人 黄勃
分类号 A01K61/00(2006.01) 主分类号 A01K61/00(2006.01)
代理机构 海口翔翔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代理人 莫臻
主权项 1、一种耳鲍的人工育苗方法,包括底栖硅藻的培养过程、耳鲍孵化培育过程和稚鲍的培育过程,其特征在于:1)所述底栖硅藻的培养过程是选取贝类壳串、聚乙烯薄膜作为饵料板,将饵料板清洗干净后用0.5%氢氧化钠溶液浸泡1~2天,然后冲洗干净备用;在接种池中加入经过滤的海水,把藻种滤入池中混均,然后把饵料板以覆瓦状方式铺设于池中,让藻种在饵料板上表面繁殖,并调节光照度在2000~10000勒克司之间,其间要添加含氮、磷、铁的营养盐,所添加的营养盐中含有氮、磷、铁的比例为1∶0.02∶0.02;2)、所述耳鲍孵化培育过程是筛选个体大于3cm的健康成体鲍,经消毒后放在亲鲍池中进行人工驯养和催熟,过程中以江蓠、海带或麒麟菜为载体,加入营养强化剂浸泡,然后投喂成体鲍,所说的营养强化剂是由植物蛋白、β胡萝卜素、藻多糖、γ亚麻酸、维生素组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各组分的比例为:植物蛋白70~99%,β胡萝卜素0.1~0.2%,藻多糖0.018~0.022%,γ亚麻酸0.8~1.3%,维生素0.004~0.008%);当成体鲍经过人工驯养和催熟后把性腺充分成熟的雌雄亲鲍分别进行人工诱导,使其产卵或排精,其诱导方法是将催产剂注射到亲鲍体内,所说的催产剂是40~45%的可溶性钙盐溶液;于产卵排精后1个小时内完成进行人工受精,待受精卵沉底后用沉淀法洗卵8~9次,让受精卵在比重为1.022~1.023的海水中孵化;将孵化得到的担轮幼虫筛选出生命力强的个体进行培育,培育密度为50~300个/升,在培育过程中每两小时换水一次,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3~1/2,让担轮幼虫发育到匍匐幼虫;3)、所述稚鲍的培育过程是将已附有底栖硅藻的饵料板冲洗干净后按每平方米采苗面积不少于20~30平方米的投放量放入育苗池中,让匍匐幼虫附在饵料板上,在培养水体里加入附着剂,所说的附着剂是42~48mmol/LKCL溶液,可减弱光线,过程中交倒置饵料板;在采苗一周后进行流水培育,日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2~1倍,保持水温在18~25℃之间,盐度在22.25以上,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PH值在7.9~8.2之间,光照强度在1000勒克司以上;采苗半个月后,在育苗池中添加含氮、磷、铁的营养盐,所添加的营养盐中含有氮、磷、铁的比例为1∶0.02∶0.02;当匍匐幼虫生长到稚鲍后,将其剥离移入网箱内进行培育,培育密度为5000~6000个/米2,饵料投喂量为稚鲍体重的4~5%。
地址 570228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岛人民大道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