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汽车风窗组合式自动遮阳器
摘要 一件汽车风窗组合式自动遮阳器,由槽框、(遥)线控电路、电驱动机构、电/(自)手动项卷布筒壳套分段或一根圆柱形/一根圆柱形或锥形(弹性)卷布杆,分段可伸缩直线或前窗折弯拉布杆,便换洗整块或分段可任设孔(块)遮布及与此前四构件等形成传动链的传动轮绳(带)件,构成另设标志构件的前、后窗A<SUB>1~4</SUB>及侧、顶窗A<SUB>5</SUB>项;布框内边设附遮布附布件、便附离于同形内侧一边侧、顶窗玻,构成A<SUB>7</SUB>项;设便装拆端罩的卷布筒,遮布拉出边的拉布杆件与固于侧窗玻上沿布块相接边便接、离,构成A<SUB>6</SUB>项,只前两构件构成各窗B<SUB>1</SUB>项;B<SUB>2</SUB>项是各窗对边各装一可连、固遮布拉出边的B<SUB>1</SUB>项;对边附纤粘和布杆等一块遮布,分别构成B<SUB>3</SUB>和B<SUB>4</SUB>项;这多项遮阳器优化组合,能对以载人汽车为主的各有窗玻交通工具及建筑物窗玻实现(A<SUB>1~7</SUB>项可遥、线控)全遮挡。
申请公布号 CN1295090C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1.17
申请号 CN200410038856.4 申请日期 2004.04.18
申请人 雷光坤 发明人 雷光坤;雷瑜
分类号 B60J3/02(2006.01) 主分类号 B60J3/02(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件汽车风窗组合式自动遮阳器,有内套一根弹性卷布杆的卷布筒、遮阳布、拉布杆、吸盘及插扣,其特征是:与另设构件的部分,构成选用的前、后窗第一至四电动项(A1-4)及第八至九手动项(B1-2)、各侧窗第五电动项(A5)、第六至七电动项(A6-7)或第五至六项(A5-6)之一组合第八手动项(B1)或第十手动项(B3)或第十一手动项(B4)及第八至十一手动项(B1-4)、顶窗第五电动项(A5)、第七电动项(A7)及第八至十一手动项(B1-4)遮阳器之一;每项制成一体在待造新车、也称非加装型或加装于成品车、也称加装型内窗边;第一至四项(A1-4)的槽框、拉布杆、卷布筒、第二项(A2)例外的传动轮绳或带、遮布、标志构件及第一至二项(A1-2)导绳件,都是左右边对称构置;电动项设轴承滚动、传动绳或带槽、拉布杆走杆缺口和电线槽,第一至三项(A1-3)另设遮档窗边的可转角盖板、第四项(A4)、第二项(A2)另设传动绳滚筒件、也称滚筒件和套绳管件的条形槽框,分别制在前或后窗左、右边、侧窗上、下边、项窗相对两边靠窗玻装饰支架里或加装其上,第一至四项(A1-4)左或右边和第五项(A5)与绕绳轮相通的槽框两端或两边正对轴承槽或轴承槽里装微动开关,每边非加装型上述槽框的主要构件部分便装拆制于窗边或者在窗边装配沟槽里另设;第一至五项(A1-5)三段直线或用于前窗第一至四项(A1-4)的左右两段加中间数节,且中央节是能转角、位于靠遮布上面、加装型可调深宽的扁缺口矩形、也称U形管或杆,缺口朝斜上、斜角可调的折弯拉布杆,左右或两边段都是金属杆件,其一边松套入端部周壁设固定遮布拉出边与装拆线槽口的中段直管孔、折弯拉布杆及第五项(A5)、还在这边靠端部设垂直金属杆的凸销,凸销松夹在所插入中段直管壁的轴向条形缺口、另一边下端设在槽框槽里相互垂直滚动的一组轴承、第五项(A5)中相互垂直滚动的上、下轴承位置互换,第一至三项(A1-3)另在其上顺序设能推开槽框内侧壁可转角盖板的盖板轴承及第一至四项(A1-4)穿固传动绳或带、弹性绳线头的螺固件或配绳钩的径向通孔,直线和折弯拉布杆中间段分别套固整段和左中右三段遮布拉出边,直线拉布杆分别刚性竖跨侧窗和横跨前、后窗,折弯拉布杆刚性横跨前窗;第六项(A6)设盖附粘固着窗玻外上沿及断面过渡遮布块或夹持窗玻上沿两面的折、槽形条块,槽形条块固挂杆件,受折形条块盖固的过渡遮布块下边和设撑起遮布一边段且平行于卷布杆之支撑杆或支撑条的主遮布块拉出边、均固着拉布杆钩接,或只遮布拉出边固拉布杆并附互粘纤粘或缝可分式拉链相接;非加装型第七项(A7),设周边重叠、同形于内窗玻面的遮布框,窗玻升起时,其下边夹于布框槽、另三边夹于窗边橡胶条槽,布框外上沿附着与粘固于窗玻内上沿纤粘互粘的纤粘条,布框内对边或周边设附固遮布件,框内适当位置另设附固遮布的纵向筋条、需随时挡、拆遮布的框边、设便装拆附固遮布件,布框上边内侧高处、固朝上内倾斜弹性片和横向带孔管的折形挂框件,两头固于布框上边两端、手动粘、离布框于窗玻的绳或线、穿过折形挂框件孔;第八项(B1)设成在拉布杆上轴向定位、松套挂环、对应窗边固挂钩,或者用一端设纤粘、对应窗边固互粘纤粘的非弹性或弹性带替代钩环的手动式、遮布拉出边套或系固其上;第九项(B2)主要由对边对称设置的第八项(B1)加第八项(B1)构成,第八项(B1)挂布杆上挂环可由吸盘替代;第十一项(B4)由套有钢卷带的被卷遮布两端各固拉布杆,其一拉布杆可拆固于窗边;第一至三项(A1-3)加装型卷布筒、由轴向主壳与侧边壳构成的外壳里,套两端装支撑轴承的卷布杆,加装型卷布杆及外壳均由两边段对称构置的三段对接,卷布杆两边端及与之对应的槽框上端,第一项(A1)、第二项(A2)非电传动机构边、第二项(A2)另一边、第三项(A3)各依次成对固设有两个绕绳槽的轮、也称绕绳轮,绕绳轮和只设于卷布杆的收布弹性件各一个、槽周面均设套入传动带上结或珠球缺面或轴向齿的一个槽轮,若配折弯拉布杆、另在中段主壳中央设遮挡盒、盒顶盖斜面及主壳面均设标志构件,第四项(A4)卷布筒与第一至三项(A1-3)主要不同是、主壳轴向孔靠外侧壁底部设走绳槽、由底座和盖板构成的左、右边主壳近端部靠外、内侧壁底板上、分别设三组和一组滚筒件支架及其滚筒件、边主壳底座端壁孔里、套固卷布杆轴,一边段端固收布弹性件的卷布杆、两边段及中段空心管套接的支撑轴是两段或第一至三项(A1-3)的四段、该轴套着支撑两边段卷布杆、中段空心管及弧形卷布条板的数只轴承、或者此卷布杆第二项(A2)采用、只是在不设弹性件的边段端固设一个绕绳轮、且卷布杆轴端套固于第一至三项(A1-3)加装型卷布筒壳相应支撑轴孔,对第五项(A5)、第六项(A6)、第八项(B1)和第九项(B2)加装型、分别在顶窗一边或侧窗长纵向边、侧窗下边、各窗一恰当边和矩形或梯形窗两边,固两端接便装拆端罩、内套一根设端轴孔圆柱形或可调锥度圆锥形弹性卷布杆的圆筒外壳卷布筒;第八项(B1)一端可移位卷布筒与前者的不同是,松套于空心卷布杆孔、受径向插销支撑的弹簧孔里、套入圆杆的较细段、较粗中段松套入卷布杆孔、另一较细段松插入并伸出小段于端罩壳断面中轴孔、伸出小段卡于固杆件的弹性移位槽口,设弹性件端罩壳外断面固设端部是可套入固定盘中央凹槽的凸台;第一至四项(A1-4)非加装型卷布筒的三段主壳及遮挡盒与车内台面壳制成一体,或者卷布杆三段合一,不含第二项(A2)的电驱动机构设于卷布筒一边时,另在对应卷布杆端轴上装一传动齿轮,对第五至六项(A5-6)及第八至九项(B1-2)非加装型卷布筒将加装型卷布筒设于窗边沟槽里,或者将其外壳的径向一部分制于窗边壳、另一部分是含部分一端罩并设拉收遮布缺口的可拆件,圆锥形弹性卷布杆整体成形;加装型电驱动机构,第一至三项(A1-3)由相接窗左或右边中段槽框上端的筋板件支撑,电机轴伸和中间装正对槽框槽的绕绳轮或槽轮、绕绳轮或槽轮两边设定位销、轴承的短轴一端均固凸销,两凸销轴间套接手动轴分连器,第四项(A4)及第二项(A2)由套固电机的底座和盖板构成、用紧固件固于窗四角之一和卷布筒、槽框壳,套绳罩的第四项(A4)两和第二项(A2)一个绕绳轮固套于电机轴伸,第五项(A5)由轴伸固装单绕绳轮的电机及罩壳组成;非加装型电驱动机构与加装型相比,第一项(A1)、第三项(A3)设于窗边四角之一,第一至三项(A1-3)的筋板件和第四项(A4)套固电机的底座与车支架一体成形,第一至三项(A1-3)当其与卷布杆左或右边平行设置时、短轴上的绕绳轮或槽轮换成与卷布杆上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第五项(A5)将加装型的该机构设于窗边装配沟槽、或者将含端罩的径向一部分罩壳制于窗边、另一部分是可拆件,第六至七项(A6-7)由侧窗玻升降驱动,第一至三项(A1-3)窗左或右上段只设传动构件的槽框与设电驱动机构的不同是无电机及轴分连器;对遮布不挡风窗时的第一项(A1)、长于每对传动轮间距离两倍的每根传动绳穿过导绳件的穿绳孔环、绳端固定在每对上、下轮槽侧壁孔或槽口后、分别跨于窗左、右边两对外轮和内轮槽上面和下面、绝大部分余绳绕在每对外轮的下轮和内轮的上轮槽里、一节余绳绕于另一轮槽,每对外轮的传动绳另将套有软性管的传动绳穿固于拉布金属杆的便松紧螺固件,每对绕绳轮或槽轮一般在其一个轴孔中装固适当组合的单向滚针离合器,第二项(A2)窗左或右边一根传动绳设置与第一项(A1)每对外轮相同,第三项(A3)是将第二项(A2)中的传动绳换成紧套每对槽轮的带、带接头处也套软性管后穿固在拉布金属杆螺固件里,或者第一至二项(A1-2)不设卷布杆两端外轮、将长于拉布杆行程的传动绳下端改固于金属杆螺固件或钩、系固于金属杆,第四项(A4)是将一根绳一端头卡固于电机轴伸上内绕绳轮侧壁槽口,在轮绳槽里预绕长于拉布杆行程的绳后、沿绳槽下面至相邻一组轴向滚筒件绳槽也称筒绳槽上或下面、至从外绕过竖向筒绳槽、穿过卷布筒走绳孔到另一边、至径向筒绳槽下面向上、从外至轴向筒绳槽上面、穿过绳钩孔及拉布金属杆上径向通孔,经槽框上走绳槽、至上段槽框筒绳槽上面绕至下面、至下段槽框中筒绳槽上面、至一组筒绳槽下面、从外绕过竖向筒绳槽、穿过卷布筒走过绳孔回到初始边、绳在此边的走绳路线与对边对称、最后跨过电机轴伸上外绕绳轮绳槽下面、另一绳头固于轮侧壁槽口且小段余绳绕于轮绳槽,当第二项(A2)项电传动机构按第四项(A4)设置时、卷布筒壳沿用第一至三项(A1-3)的且无筒壳内滚筒件、从电机轴伸外绕绳轮开始至一根绳另一头穿固于拉布金属杆上径向通孔的所设滚筒件及走绳路线与第四项(A4)相同、另一边无下段槽框滚筒件、其卷布杆端一绕绳轮若视同电机轴伸外绕绳轮时,另一根绳的走绳路线与对边对称,第五项(A5)是长于拉布杆行程的一根传动绳一端固定在绕绳轮壁孔后、跨于槽面、另一端便装拆地固于相应边拉布金属杆、余绳绕于轮槽;第一至六项(A1-6)及第八至九项(B1-2)遮布由全挡拉布杆行程段窗玻面的主布块、相接一边、另一边附于卷布杆的左右边段或下边段、第六项(A6)另设过度遮布块构成,第一至四项(A1-4)若配折弯拉布杆、在主布块纵向中轴线左右边对称纵向剪口、剪口布边各缝制对称且上有一边的三角形遮布块、布块上边孔中套两端固线头、位于主布块内面的弹性绳、两线头固于左右拉布金属杆的螺固件或拉布杆两端固布槽,第六项(A6)过渡遮布块下边留出小段边条处和主布块上边设开着杆钩缺口的拉布杆孔、主布块纵向较窄边上角向另一边与上边平行设支撑布的杆或条孔或者过渡布块下边不设拉布杆孔、使布块下边与主布块上边由其他附布件连接,第七项(A7)一块遮布边选用附布件固于遮布框内周边或对应纵向筋条设附布件、使便挡拆布段的纵向布边两面及以纵向筋条为固定边向主布块内面翻折布段时、与纵向布边重叠布面设互粘纤粘、其纵向布边纤粘旁及主布块上边附固扣手,第九项(B2)每个主布块拉出边留出小段两面附纤粘边条处、设开缺口的拉布杆孔、卷布筒壳面附互粘纤条,第十一项(B4)一块遮布对边外内面分别设纤粘和拉布杆孔、或者其固定边外面用杆卡替代纤粘、两拉布杆间的遮布一面设钢卷带扁形孔;第十项(B3)一块遮布的对边至周边设附布件、附着被遮挡窗边或被遮挡窗边及组合项遮布拉出边附布件,各项遮布都设任意一至数个孔、网孔,或用另一第十项(B3)挡着孔,各项非加装型的主要区别是、遮布即可按车型制成供选配的不同品种、或者是装配时部分裁制的半成品;第一至七项(A1-7)非加装型或加装型、配市售一至多通道微处理芯片或集成块编码遥控发射器及其接收单元电路、电连接顺序控制电路构成;一种一至八通道编码红外遥控发射电路是,第一至四与非门(F1-4)中第三与非门(F3)一输入端电连接编码集成块(IC1)的编码输出端,编码集成块(IC1)正极端与电池正极间接降压二级管(V0)、其编码输出控制端与第二三极管(T2)发射极及电池负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T2)基极与第四与非门(F4)输出端电连接、其集电极接峰鸣器(E0)负极,编码集成块(IC1)第一至四数据编码端(D0-3)、分别与第九、第十四、第十六二极管(V9、V14、V16)、第八、第十五、第十七二极管(V8、V15、V17)、第五、第七、第十八二极管(V5、V7、V18)及第六二极管(V6)负极电连接,第六二极管(V6)正极分别与总电源开关(AS0)一端和第一至四与门(Y1-4)中第四与门(Y4)一输入端电连接,第九、第十四、第十六二极管(V9、V14、V16)正极分别与第一总运行转换开关(AS1)一端及第三与门(Y3)一输入端、第二与门(Y2)输出端、相接第十七、第十八二极管(V17、V18)正极的第四与门(Y4)输出端电连接,第八、第十五二极管(V8、V15)正极分别与第二总运行开关(AS2)一端及第一与门(Y1)一输入端、第三与门(Y3)输出端电连接,第五、第七二极管(V5、V7)正极分别与第一与门(Y1)输出端和前窗第三运行开关(AS3)一端及第二与门(Y2)一输入端电连接,总电源开关(AS0)另一端与负极相接的第四、第十二极管(V4、V10)端,第一总运行转换开关、第二总运行开关、第三运行开关(AS1-3)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第十三二极管(V3、V13)、第二、第十二二极管(V2、V12)及第一、第十一二极管(V1、V11)负极电连接,第一至四与门(Y1-4)另一输入端并联后,分别与第十二极管(V10)同第十一二极管(V11)正极相接端,第十二至十三二极管(V12、V13)正极、第四与非门(F4)输出端电连接,通电复位第一个双稳D触发器(IC4)Q端电连接第四与非门(F4)并接输入端和第一至四二极管(V1-4)正极,电池正、负极间顺序电连接一端与蜂鸣器(E0)正极及通电复位第一个双稳D触发器(IC4)脉肿输入端相接的通道转换开关(AS)另一端及阻容支路;一种遥控接收及七窗顺序控制电路是,红外遥控接收集成块(IC6)的1、8脚分别与接收管(V22)负极和第三三极管(T3)发射极及一稳压电源正极、相接电源负极的集电极及译码集成块(IC5)数据输入端顺序电连接,译码集成块(IC5)正极端电连接一电源正极及线控总电源开关(AS4)一端,第一至三数据输出端(D0-2)分别与单八路二次译码模拟开关(IC7)三个数据输入端电连接,译码模拟开关(IC7)一输出通道端、第二十一二极管(V21)正负极至通电复位第二个双稳D触发器(IC13)的脉冲输入端顺序电连接、第二十一二极管(V21)负极并联线控总电源开关(AS4)另一端和第二十四二极管(V24)正负极与按键声响及背光控制第六三极管(T6)基极串联支路,其二通道端、第三十二二极管(V32)正负极与另一第二个双稳D触发器(IC13)的脉冲入端串联、第三十二二极管(V32)负极并联线控制总运行转换开关(AS5)和第二十七二极管(V27)正负极、第三十三二极管(V33)负正极,两个前窗线控运行转换开关(AS7、AS7′)一端串联支路后、电连接另一电源正极,其三通道端、并联第四十二二极管(V42)正负极,第四十三二极管(V43)负正极、总线控运行开关(AS6)、一电阻至另一电源正极顺序电连接支路和第四十四二极管(V44)正极,第四十四二极管(V44)负极并接负极与通电复位另一第三个双稳D触发器(IC14)脉冲输入端相接的第四十三二极管(V43)正极及通电复位第四个双稳D触发器(IC15)脉冲输入端,其五通道端、第三十一二极管(V31)正负极、相接第四十二二极管(V42)负极的两个前窗线控运行开关(AS14)、(AS14′)至另一电源正极间串联,其四辅用通道端(E)及六至八辅用通道端(F、G、H)按需分别电连接侧门及尾箱盖电动锁、寻车声响、防盗声响报警或电动侧窗玻升降电路控制输入端,第二个双稳D触发器(IC13)Q端与第五三极管(T5)基极间接一电阻,一电源正极、抗干扰电感(L0)、主电源开关(J1)、第五三极管(T5)集电与发射极至电源负极串联、主电源开关(J1)常开触点(K1)一端接主电源正极、另一端接另一电源(IC8)输入端,另一第二个双稳D触发器(IC13)Q端电连接第十三极管(T10)发射极与第三十五二极管(V35)正负极至通电复位第三个双稳D触发器(IC14)脉冲信号端串联的基极,主电源正极、并联设两组各一对常闭及常开触点选择开关(J2)和一对常闭及常开触点指示灯开关(J2′)、第十一三极管(T11)集电至发射极、主电源负极顺序电连接,振荡集成块(IC10)输出端与指示灯开关(J2′)公共端电连接、其常闭和常开触点(K2′)与电源负极间分别电连接遮窗和收遮布指示灯各一或两只,选择开关(J2)的第一组触点开关(K21)公共端与主电源开关常开触点(K1)、熔断器及车用主电源正极电连接、常闭触点与槽框一端遮窗终止第一微动开关(MS1)常闭触点电连接、常开触点与收遮布终止第二微动开关(MS2)的常闭触点电连接,第二组触点开关(K22)公共端与第十二三极管(T12)集电极电连接、常闭触点与接于电机一接线端的槽框另一端第二微动开关(MS2)公共端、一制动电阻(R30)一端、抗干扰支架一端及第三十九二极管(V39)正极电连接、常开触点与接于电机另一接线端的第一微动开关(MS1)公共端,另一制动电阻(R29)一端,抗干扰支路另一端及负极接于第三十九二极管(V39)负极的第三十八二极管(V38)正极电连接,两个制动电阻(R29、R30)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微动开关(MS2、MS1)的常开触点电连接,第三十八至三十九二极管(V38、V39)负极间并联接于电源负极的第三十二电阻(R32)、第十六电容(C16)至可调电阻(W1)串联支路、第三十三电阻(R33)至第十七电容(C17)串联电路,第十六电容(C16)和可调电阻(W1)相接点与延时触发器(IC11)同、反相并接端电连接第三十五电阻(R35),第三十三电阻(R33)与第十七电容(C17)相接点并联延时触发器(IC11)复位端和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六电阻的阻值小于第三十三电阻的0.33倍(R36<0.33R33),至运行控制开关(J3)的常闭触点(K3)至电源负极串联支路,第十二三极管(T12)发射极电连接电源负极、其基极与延时触发器(IC11)输出端间电连接第三十七电阻(R37),第三个双稳D触发器(IC14)输出端与第十三三极管(T13)基极电连接,两组各两个单窗运行开关(AS15、AS15′、AS16、AS16′)的第三框(C)电路构成及其电连接关系相同于前窗第三框(C)电路,第四个双稳D触发器(IC15)输出端电连接第十四三极管(T14)基极、其集电极电连接主电源正极、发射极并联与电源负极相接的第四十四电阻(R44)、第二十电容(C20)与第四十五电阻(R45)串联支路和另一延时触发器(IC12)电源正端及复位端,另一延时触发器(IC12)同相、反相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十电容(C20)与第四十五电阻(R45)相接点,其输出端与均只无前窗第三框(C)电路中第四十二至四十三二极管(V42-43)单窗第六框(C′)电路的第二两组各两个运行开关(AS17、AS′17、AS18、AS′18)一端第二点(II)电连接,此两个第六框(C′)电路中的第十二二极管(T12)基极第一点(I)、电连接或非门(IC17)各一输入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第五与门(IC16)一输入端、另一输入端电连接第四双稳D触发器(IC15)输出端、其输出端电连接第三两组各个两个单窗运行开关(SA19、SA19′、AS20、AS′20)的第六框(C′)电路中第二点(II),六个单窗转换开关(AS8-13)或另一六个单窗转换开关(AS′8-13)的六个第二框(B)电路构成及其电连接关系均相同于前窗第二框(B)电路;第六项(A6)加装型、由所装电动侧窗玻电路或侧窗玻升降自动控制、或者其非加装型由上述电路控制、此时在侧窗一纵向边两端设遮窗及收遮布终止微动开关,或者第五项(A5)沿用电动窗玻的电路控制;各项与窗边固定重叠的构件面、设附市售海绵类薄层物的不干胶带粘固。
地址 410002湖南省长沙市登隆街32号西7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