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组合式隔间结构
摘要 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系用以垂直向组隔立体空间(如:建筑楼层),其包含:复数隔间墙单元侧端相接组形成一连续墙面,并于该复数隔间墙单元组合成之墙面周缘设置至少一组收边钢板固定该相接之复数隔间墙单元并连接空间内边所组成;如上述构造,可藉由复数隔间墙单元互接组,形成一连续墙面,并将连续墙面边缘的各隔间墙单元组接于空间内边的收边钢板上,使立体空间被封闭、区隔,用以调整立体空间的规划分配,并具有施工快速、简易,节约施工之时间成本之功能。
申请公布号 TWI270596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1.11
申请号 TW094114056 申请日期 2005.04.29
申请人 卢贞吟 发明人 卢贞吟
分类号 E04B2/76(2006.01) 主分类号 E04B2/76(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江舟峰 台北市中山区长安东路2段81号6楼
主权项 1.一种隔间墙单元,系包含: 一墙本体,该墙本体为四边型,系具有一于该墙本 体前端沿该墙本体之二特定相邻边直线延伸一呈L 型之第一接板,该L型接板之厚度恰为该墙本体之 二分之一,并于该墙本体前端沿该墙本体之另二特 定相邻边直线延伸一呈L型之第二接板,该L型接板 之厚度恰为该墙本体之二分之一,另于该墙本体内 设有复数水平向管道以及复数分别与该向管道连 通之垂直向管道; 二金属网层,系设置于该墙本体内,且分别位于上 述数水平向管道与上述垂直向管道两侧端; 复数组撑板,系设置于该墙本体内,且分别位于上 述二金属网层外侧端,呈横向及纵向交错者。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墙 本体得为混凝土构成。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金 属网层得为钢丝交织构成。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撑 板系为金属材质构成。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撑 板系略呈C型。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撑 板系与该金属网层联结固定者。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第 一接板与该第二接板上分别开设有螺接孔。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螺 接孔系具有外孔,并于该外孔内端形成一同轴之滑 孔,且该滑孔略呈椭圆型,可供锁入的螺丝单元略 做滑移者。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隔间墙单元,其中该第 一接板内端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面、第二接板内端 形成有一第二接合面,且该第一接合面一端与该第 二接合面一端恰相互对应接合者。 10.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系用以垂直向组隔立体空 间,其包含:复数隔间墙单元侧端相接组形成一连 续墙面,并于该复数隔间墙单元组合成之墙面周缘 设置至少一组收边钢板固定该相接之复数隔间墙 单元并连接立体空间内边;其中, 该隔间墙单元系具有一墙本体,该墙本体为四边型 ,系具有一于该墙本体前端沿该墙本体之二特定相 邻边直线延伸一呈L型之第一接板,该L型接板之厚 度恰为该墙本体之二分之一,并于该墙本体前端沿 该墙本体之另二特定相邻边直线延伸一呈L型之第 二接板,该L型接板之厚度恰为该墙本体之二分之 一,另于该墙本体内设有复数水平向管道以及复数 分别与该向管道连通之垂直向管道;二金属网层, 系设置于该墙本体内,且分别位于上述数水平向管 道与上述垂直向管道两侧端;复数组撑板,系设置 于该墙本体内,且分别位于上述二金属网层外侧端 ,呈横向及纵向交错;该任一隔间墙单元之第一接 板内一侧端,恰可与任一隔间墙单元之第二接板内 一侧端接组; 至少一组收边钢板,该收边钢板具有一固定面用以 连接立体空间内边,于该固定面侧端向外垂直弯折 延伸一组接面,该组接面恰分别与各隔间墙单元之 该第一接板、该第二接板对应; 藉由,任二个以上隔间墙单元之墙本体上各第一接 板及第二接板两侧相互接组组合成,形成一连续墙 面,并将连续墙面边缘的各隔间墙单元组接于立体 空间内边的收边钢板上,创造立体空间的被封闭、 区隔。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收边钢板之固定面恰略小于该墙本体厚度之 二分之一。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收边钢板之固定面上开设有复数贯孔。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隔间墙单元中,该墙本体所设之该第一接板内 端形成有一第一接合面、第二接板内端形成有一 第二接合面,该第一接合面与该第二接合面恰相互 对应,且该收边钢板之组接面外侧端恰与该第一接 合面与该第二接合面对应者。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收边钢板之固定面与组接面间,得填入一收边 压条,且该收边压条一外侧端恰与该隔间墙单元之 墙本体形成紧配合者。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收边压条得为混凝土材质构成。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隔间墙单元中,该墙本体所设之第一接板与该 第二接板上分别开设有对应之螺接孔,并于该收边 钢板之组接面上设有复数通孔分别可对应该螺接 孔,另于该收边压条上开设有复数螺接孔分别对应 该通孔;提供各隔间墙单元之第一接板与第二接板 相互组接,或连接该于该收边钢板之组接面与该收 边压条。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螺接孔系具有外孔,并于该外孔内端形成一同 轴之滑孔,且该收边钢板之通孔孔径系与该滑孔对 应,可供螺丝单元连结该螺接孔与该通孔,并在该 螺接孔之滑孔与通孔内略做滑移。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组合式隔间结构,其 中该收边钢板得设置于立体空间内的底边、顶边 或侧边者。 图式简单说明: 图一、系本发明隔间墙单元之立体图; 图二、系本发明隔间墙单元之局部剖视图; 图三、系本发明隔间墙单元之局部剖视图; 图四、系本发明金属网层与撑板之分解示意图; 图五、系本发明之组合示意图; 图六、系本发明收边钢板之立体图; 图六A、系本发明收边钢板之局部示意图; 图七、系本发明任二隔间墙单元之连接示意图; 图八、系本发明隔间墙单元与收边钢板之组接示 意图; 图九、系本发明隔间墙单元与收边钢板之局部组 接示意图; 图十、系本发明隔间墙单元与收边钢板之局部组 接示意图。
地址 桃园县中坜市新中北路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