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缓降装置
摘要 一种缓降装置,是固定于一缓降逃生索上,包含:一主壳体、一设于该主壳体底缘之吊挂件,及一操控单元。当欲固定于一缓降逃生索上时,是先按压该操控单元之握把至松弛位置后,将该逃生索由第一壳件之上槽口纵向置入而位于其容置空间,再弯绕逃生索使其通过上、下夹制板之间的中间槽口,并使逃生索由第二壳件之下槽口纵向置入而位于其容置空间内,即可将逃生索纵向置入于该主壳体内,之后使用者只要放松该握把,该握把即会自动回复并连动卡、下推抵件同时将逃生索压掣于第一壳件之上夹制板内侧面及第二壳件之下夹制板内侧面,而达到固定效果。本新型藉由此设计,可便捷、安全地固定于该逃生索上,以供人员缓降逃生使用。
申请公布号 TWM303744 申请公布日期 2007.01.01
申请号 TW095208975 申请日期 2006.05.24
申请人 苏景阳 发明人 苏景阳
分类号 A62B1/00(2006.01) 主分类号 A62B1/0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缓降装置,是固定于一缓降逃生索上,包含: 一主壳体,包括: 第一壳件,具有一第一侧板、一由该第一侧板上缘 向前弯折之上夹制板,该上夹制板内形成有一可供 逃生索纵向穿伸之容置空间,及 第二壳件,与该第一壳件对应接设,具有一第二侧 板、一由该第二侧板下缘向前弯折之下夹制板,该 下夹制板内形成有一可供逃生索纵向穿伸之容置 空间,再者,该第二侧板与第一壳件之上夹制板间 形成有一可供逃生索纵向置入及脱离之上槽口,该 下夹制板与上夹制板之间形成有一可供逃生索弯 绕之中间槽口,且该下夹制板与第一侧板之间形成 有一可供逃生索纵向置入及脱离之下槽口; 一吊挂件,设于该主壳体底缘;以及 一操控单元,包括有一延设于该主壳体外而可相对 于该主壳体摆动之握把、分别设于该主壳体内而 可同时推抵该逃生索并将逃生索压掣于第一壳件 之上夹制板内侧面及第二壳件之下夹制板内侧面 的上推抵件与下推抵件、一连结该握把与上、下 推抵件而可随该握把之摆动而连动该上、下推抵 件之连动组,及分别连设于该主壳体与上、下推抵 件而可使握把由松弛位置回复至紧掣位置的回复 件; 当放松该操控单元之握把时,即可透过该连动组连 动上、下推抵件同时推抵该逃生索,并将逃生索同 时压掣于第一壳件之上夹制板内侧面及第二壳件 之下夹制板内侧面而固定该逃生索;当按压该握把 时,即可透过该连动组连动该上、下推抵件解除对 该逃生索之压掣,而与逃生索呈松离的状态。 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缓降装置,其中, 该操控单元之回复件为一扭力弹簧。 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缓降装置,其中, 该主壳体之第一壳件的第一侧板上枢设有一可启 闭该上槽口之上弹力护板,且第二壳件的第二侧板 上枢设有一可启闭该下槽口之下弹力护板。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是一侧视剖视图,说明习知缓降装置之构造; 图2是本新型缓降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说明该操控单 元解除对逃生索之压掣而与逃生索呈松离的状态; 及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视图,说明该操控单 元推抵该逃生索并将逃生索压掣于主壳体之第一 、第二壳件内侧面,而固定该逃生索的状态。
地址 高雄市苓雅区宪昌路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