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
摘要 本创作系有关于一种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主要包括盖体、主体及底座;该盖体,其剖面呈ㄇ形且开口朝下,内部中空处可供一空气滤芯容置,其顶部预设有复数进气孔者;该主体系对应组设于盖体下部之良导体,其对应上述空气滤芯下方设有一空气通道可供一止逆体塞入,于止逆体下方预设一与空气通道相通之空气容室,此空气容室之下边形成开放侧以供一散热体由该主体底部嵌入,另于主体之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与空气容室相通之套管,其中一套管连设至引擎进气歧管,另外一套管则连设至煞车辅助器者;该底座系对应组设于主体下部之良导体,其与散热体间乃互相接触而可利于散热体之高温排出主体及底座外界。
申请公布号 TWM301278 申请公布日期 2006.11.21
申请号 TW095210284 申请日期 2006.06.12
申请人 陈树国 发明人 陈树国
分类号 F02M35/10(2006.01) 主分类号 F02M35/10(2006.01)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其主要包括盖体、主体及底座;盖体,其系开口朝下而内部中空处可供一空气滤芯容置,于其顶部预设有复数进气孔者;主体,系对应组设于盖体下部之良导体,其对应上述空气滤芯下方设有一空气通道可供一止逆体塞入,于止逆体下方预设一与空气通道相通之空气容室,此空气容室之下边形成开放侧以供一散热体由该主体底部嵌入,另于主体之两侧壁分别设有一与空气容室相通之套管,其中一套管连设至空气集中盒,另外一套管则连设至煞车辅助器者;底座,系对应组设于主体下部之良导体,其与散热体间乃互相接触而可利于散热体之高温排出主体及底座外界。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其中该盖体之进气孔系采环状排列设置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其中该主体及底座可为铝合金制成之良导体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其中该止逆体系由铜料烧结而呈现内部气孔由一端较小而至另一端渐次增大之气石,俾令空气仅可由盖体方向流入空气容室,而无法由空气容室回流至盖体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其中该主体之两侧壁尚可分别设有一与空气容室相通之气压表及电压表,另于散热体及底座间进一步可供一导引线穿设,该导引线与散热体间并设有一散热层以供导引线散热,又导引线与电压表则为互相接通状态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车辆进气构造之增压筒改良」,其中该导引线乃可耐高温之电线,其二端各叉开成三段,一端分别连接发电机主线、发电机地线及引擎本体,另一端则分别连接电瓶正、负极与车身地线者。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第二图:系本创作第一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第三图:系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之组合剖视图
地址 台南市安平区安北路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