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除尘布结构
摘要 本发明系一种除尘布结构,其主要系在一不织布之清洁侧上,设有除尘之束状结构之纤维束或喷节纱(intermingled yarn),经局部封压熔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该除尘布上之复数封压熔接线,系由配置为复数个连续叠接之封闭几何框线组成,藉此,熔接线框外之延伸纤维束或喷节纱可随着熔接线几何形状与线条角度之变化而呈现不同长度与方向之变化,以增加纤维束或喷节纱分布之自由度,达到极高除尘效果者。同时,亦让熔接线框内之纤维束或喷节纱产生高低凸起之变化,以增加使用时擦刷之清洁效果。
申请公布号 TWI264299 申请公布日期 2006.10.21
申请号 TW094136223 申请日期 2005.10.17
申请人 杨雅菁 发明人 林白庸;杨雅菁
分类号 A47L13/16 主分类号 A47L13/1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叶建郎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1段344号2楼
主权项 1.一种除尘布结构,其主要系在一不织布之清洁侧上,设有除尘之纤维束或束状结构之喷节纱,经封压熔接而成,其特征在于:该除尘布上之复数接线,系由配置为复数个连续或不连续叠接之封闭或开放式几何框线组成,藉此,线框外之纤维束或延伸喷节纱可随着接线之几何形状与形成角度之变化而呈现不同长度与方向之伸展与变化,藉以增加纤维束或喷节纱分布之自由度,达到提高除尘效果者。2.一种除尘布结构,其主要系在一不织布之清洁侧上,设有除尘之纤维束或束状结构之喷节纱,经封压熔接而成,其特征在于:除尘布上之接线所形成之几何框线,系配置为复数个连续叠接之中宽边窄之链结框,藉此,让熔接线框内之纤维束或喷节纱产生高低凸起之变化,以增加使用时擦刷之清洁效果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该几何框线更包含有一渐缩之端部,其系由两个位于该几何框线最外边之小菱形框所构成,其之宽部系由两位于中央交叠之大菱形框所构成,该两大菱形框交会处形成一次大菱形框,该次宽部系由链结于大、小菱形框间之中菱形框所构成,又该横贯链结框系由大小不一之菱形框连续叠接所构成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该接线之外侧可设有一个以上之封压边,同时该接线可为焊接、热熔接、胶合等之接线者。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该除尘布之不织布相对侧可另加一层以上之不织布以加强置于中间层之纤维束或喷节纱之擦刷强度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系将中间层纤维束或喷节纱适度于周围侧露出,使得于擦拭时可直接接触被擦拭面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在不织布之清洁侧上,可置入复数个以上之定位点,以方便与拖把持柄连结之定位,该定位点之数目与位置可随着该拖把持柄设定之位置而变动者。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或第2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该纤维束或喷节纱束之方向系以除尘布较宽之那一面来做分布排列,藉此让较大面积之纤维束或喷节纱与待清洁物接触,提高清洁实效者。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该不织布于生产时之切断长度可与纤维束或喷节纱等长,如此可因一次切断不织布与纤维束或喷节纱而节省生产工序者。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该熔接线框内之纤维束或喷节纱所产生之高低凸起之变化,系为了让灰尘颗粒被大量的扫入纤维束或喷节纱因为高低凸起变化所产生之立体空间中,增加灰尘量之容置,同时防止灰尘颗粒磨损被清洁物。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除尘布结构,其中该熔接线框内之纤维束或喷节纱所产生之高低凸起之变化可形成一立体式之空间,使得除尘布轻柔之与待清洁物接触,延长除尘布之使用寿命者。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发明之制作结构示意图。第二图:系本发明最佳熔接线之分布图。第三图:系本发明除尘布成品之正面图。第四图:系本发明除尘布成品之背面图。第五图:系本发明除尘布底部之另一实施例图。第六图:系本发明与拖把之组合图。第七图:系本发明可具有不同长短喷节纱拖毛之示意图。第八图:系本发明除尘布之不织布上之定位点示意图。
地址 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2段12号8楼之1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