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尤指一种可拆卸分离车用避震器之弹簧之创新型态设计;主要系藉由该固定撑杆及活动杆上之一侧设有一呈倾斜形态之倾斜式导滑杆,且该倾斜式导滑杆系相对穿枢于一滑动定位件之创新独特设计;藉此创新独特设计,可使该滑动定位件可上、下导滑位移于倾斜式导滑杆,且藉由该滑动定位件之旋摆端产生一重力,而能使滑动定位件之穿枢部与倾斜式导滑杆产生一轴线交错之夹角,以使倾斜式导滑杆与滑动定位件达到相对卡挡定位,使本创作可达到使用上的便利之实用进步性。
申请公布号 TWM299090 申请公布日期 2006.10.11
申请号 TW095205265 申请日期 2006.03.29
申请人 林鸿儒 发明人 林鸿儒
分类号 B60G17/005 主分类号 B60G17/005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包括:一主架台;一上、下压板,其系连设于主架台之第一、二部位,各压板之另端各形成有一挡止部;一上、下倾斜式导滑杆,其系相对连设于前述之主架台之第一、二部位;一上、下滑动定位件,各滑动定位件之旋摆端贯穿有一穿枢部,且各滑动定位件可与倾斜式导滑杆构成夹角组态之卡挡定位,另该滑动定位件之旋摆端形成有一卡挡部。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主架台更可包括二固定撑杆、一活动杆及一控制该活动杆呈上、下位移之控制件及一升降机构者。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上、下压板之挡止端可为一圆柱体形态者。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二部位更可为活动杆及固定撑杆之一侧位置者。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滑动定位件之卡挡部可为一勾状形态者。6.一种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包括:一主架台;一上、下压板,其系连设于主架台之第一、二部位,各压板之另端各形成有一挡止部;一上、下直立式导滑杆,其系相对连设于前述之主架台之第一、二部位;一上、下滑动定位件,各滑动定位件之旋摆端贯穿有一穿枢部,该穿枢部可于前述之直立式导滑杆呈上、下位移调整,另该滑动定位件之旋摆端形成有一卡挡部。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主架台更可包括二固定撑杆、一活动杆及一控制该活动杆呈上、下位移之控制件及一升降机构者。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上、下压板之挡止端可为一圆柱体形态者。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第一、二部位更可为活动杆及固定撑杆之一侧位置者。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滑动定位件之卡挡部可为一勾状形态者。1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直立式导滑杆可为形成有调整区段,并藉由一调整件之调整部相对组设于该调整区段者。1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其中该直立式导滑杆之调整区段可为一外螺纹区段形态,而该调整件之调整部可为一内螺纹区段形态,以使该直立式导滑杆与调整件构成相对螺合组设之形态者。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习知车用避震器拆卸装置之立体图。第2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立体图。第3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与避震器结构之立体图。第4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局部立体图。第5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局部剖视图,其系显示该滑动定位件与避震器之弹簧之对应关系。第6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动作示意一其系显示该滑动定位件在倾斜式导滑杆上之调整状态。第7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动作示意二其系显示该滑动定位件与倾斜式导滑杆产生偏向阻力之夹角形态。第8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第一实施例其系显示该倾斜式导滑杆和调整件之对应关系。第9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第二实施例。第10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第二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一。第11图:系本创作车用避震器拆卸结构改良之第二实施例之动作示意图二。
地址 嘉义县新港乡月眉潭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