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
摘要 一种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包含一设于一车架的头管、一连接一手把与一前轮的前叉管及一固定件。该头管包括一围绕的管壁,该管壁具有至少一外槽孔。该前叉管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头管中,且包括一围绕的管壁,该管壁具有至少一宽度大于该外槽孔的内槽孔,该内槽孔具有沿该管壁围绕方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外槽孔位于该第一、二端间。该固定件可移除地穿设于该外槽孔中,该内槽孔的第一、二端可随该前叉管旋转而抵触该固定件以限制旋转角度,进而限制该自行车的行进角度,以达到在特殊用途上安全性较高,而且定位方便的功效。
申请公布号 TWM299125 申请公布日期 2006.10.11
申请号 TW095205238 申请日期 2006.03.29
申请人 尚殷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俊雄
分类号 B62K21/22 主分类号 B62K21/2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该自行车具有一车架、一前轮、一手把,及一设于该车架的后轮,该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包含:一头管,设于该车架,包括一围绕的管壁,该管壁具有至少一外槽孔;一前叉管,连接该手把与该前轮,并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头管中,且包括一围绕的管壁,该管壁具有至少一宽度大于该外槽孔的内槽孔,该内槽孔具有沿该管壁围绕方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外槽孔位于该第一、二端间;及一固定件,可移除地穿设于该外槽孔中,该内槽孔的第一、二端可随该前叉管旋转而抵触该固定件以限制旋转角度。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内、外槽孔皆呈圆形穿孔状,该内槽孔的孔径大于该外槽孔。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内槽孔是呈沿该前叉管的管壁围绕方向延伸的弧形槽孔状。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内、外槽孔的数目皆为二,且该等内槽孔前后相对,该等外槽孔前后相对,该固定件为一插销元件,并贯穿过该等内、外槽孔,该等第一、二端可随该前叉管旋转而抵触该固定件。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前叉管与该头管的管壁各具有二固定穿孔,该前叉管的固定穿孔分别间隔于该等内槽孔,该头管的固定穿孔分别间隔于该等外槽孔,且该前叉管与头管的固定穿孔皆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可供该固定件可移除地贯穿而将该前叉管固定于该头管。6.一种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该自行车具有一车架、一前轮、一手把,及一设于该车架的后轮,该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包含:一头管,设于该车架,包括一围绕的管壁,该管壁具有至少一外槽孔,该外槽孔具有沿该管壁围绕方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一前叉管,连接该手把与该前轮,并可转动地穿设于该头管中,且包括一围绕的管壁,该管壁具有至少一宽度小于该外槽孔的内槽孔,该内槽孔位于该外槽孔的第一、二端间;及一固定件,可移除地穿设于该内槽孔中,该固定件可随该前叉管旋转而抵触该外槽孔的第一、二端以限制旋转角度。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内、外槽孔皆呈圆形穿孔状,该外槽孔的孔径大于该内槽孔。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头管的外槽孔是呈沿该头管的管壁围绕方向延伸的弧形槽孔状。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前叉管与该头管各具有一固定穿孔,该等固定穿孔相互重合,并分别间隔于该内、外槽孔,且可供该固定件可移除地贯穿,而将该前叉管固定于该头管。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其中,该固定件是一螺锁于该内槽孔上的螺丝。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一侧视图,说明习知一自行车;图2是一俯视及局部剖视图,说明该自行车的一转向装置;图3是一侧视图,说明本新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装设于该自行车之情形;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前视图,说明一前叉管穿设于一头管中;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及剖视图,说明一固定件可移除地穿设于复数固定穿孔中;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及剖视图,说明一内槽孔的一第一端抵触该固定件;图7是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一内槽孔的一第二端抵触该固定件;图8是一侧视图,说明本新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9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及剖视图,说明该固定件抵触该外槽孔的一第一端;图10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俯视及剖视图,说明该固定件抵触该外槽孔的一第二端;及图11是一侧视图,说明本新型自行车之行进角度限位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
地址 台中县大甲镇兴安路132之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