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微型条状天线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微型条状天线,其特征为,基板1的表面上之多数的天线电极11、12、13、14,系于特定场所11A-11C、12A-12C、13A-13C、14A-14C上,各自通过贯通基板1的通孔连接构件而可连接于基板1的内面的接地电极。各个通孔连接构件可藉由开关而进行开闭,或是于各个通孔连接构件及接地电极之电性耦合处上,设置可改变该处的阻抗之元件。藉由开关或是阻抗可变装置,可使任意的天线电极连接于接地电极。由于从该天线电极所输出之电波束的相位,与从其他天线电极所输出之电波束偏移,因此,使整合性电波束的指向方向倾斜。藉由连接多数场所11A-11C、12A-12C、13A-13C、14A-14C当中之一于接地电极,而可改变整合性电波束的指向方向之倾斜方向及大小。
申请公布号 TWI263377 申请公布日期 2006.10.01
申请号 TW094109654 申请日期 2005.03.28
申请人 东陶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坪井宏之;岩田贤吾;小黑利雄;村濑阳一;村田健介
分类号 H01Q3/26;H01Q21/06 主分类号 H01Q3/2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微型条状天线,其特征为,具备:绝缘性基板; 及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面上,并各自具备用于施加 高频讯号的供电点之多数的天线电极;及配置于上 述基板的另一面或是内部之用于提供接地位准之 接地电极;及用于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之至少一处 上,连接上述多数的天线电极当中至少一个的天线 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之连接构件;上述连接构件 系配置于,为从平面观看上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 的情况下,进入上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所占有的 平面区域内之场所;并且为,于该场所上藉由连接 上述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而使从上 述多数的天线电极当中所放射之整合性电子束的 指向方向,从上述基板的法线方向当中倾斜之场所 。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之连接于上述接地电极之 上述至少一处,系存在于,与从上述至少一个的天 线电极的上述供电点朝向终端边缘,仅仅距离上述 高频讯号的1/4波长的奇数倍的距离之位置为不同 的位置上。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连接构件为,贯通上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之对 应上述至少一处的上述基板的场所之导电性通孔; 并具备,连接于上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之上述至 少一处之一端,及连接于上述接地电极之另一端。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之至少一边缘,系沿着上述 基板的至少一边缘而配置;上述连接构件为,配置 于上述基板的上述至少一边缘的侧面上之导电体, 并具备,连接于上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之上述至 少一边缘的至少一处之一端,及连接于上述接地电 极之另一端。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至第4项中之任一项之微型 条状天线,其中,上述至少之一的天线电极之连接 于上述接地电极之上述至少一处,系存在于,为上 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之终端边缘的附近,且于与 上述供电点朝向终端边缘的方向为直交之方向当 中略为中央的位置上。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又 具备,开闭依据上述连接构件之上述至少一个的天 线电极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之开关。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开关系配置于,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接地电极的 连接处上。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开关具备各自连接于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接地 电极之2个电性接点,上述2个电性接点于导通状态 当中,系具有第1间隙而相隔,于非导通状态当中,则 具有较上述第1间隙还大的第2间隙而相隔。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开关具备,各自连接于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接地 电极之互相的距离为可变之2个电性接点;并具备, 设置于上述2个电性接点之间之绝缘膜。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又 具备,用于供应高频电力于上述多数的天线电极之 供电线;上述供电线系设置于上述基板的上述另一 面上,并且通过贯通上述基板之导电性通孔,而连 接于上述多数的天线电极的上述供电点。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又 具备,用于供应高频电力于上述多数的天线电极之 供电线;上述供电线系于基板的几乎中央的位置上 ,具备连接于振荡电路之大块的供电点,并形成为, 从上述大块的供电点往互为相反的两方向分歧,且 来自于上述大块的供电点之上述供电线的分歧方 向与激振各个天线电极的方向,并不一致于单一方 向。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基板的一面上的上述多数的天线电极,系以相对 介电常数较上述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还大之电介 质而包覆。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至少之一的天线电极系分割为,于从上述供电点 朝向终端边缘的方向上延伸之多数的条纹电极。 14.一种微型条状天线,其特征为,具备:绝缘性基板; 及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面上,并具备用于施加高频 讯号的供电点之至少1个天线电极;及配置于上述 基板的另一面或是内部之用于提供接地位准之接 地电极;及用于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之至少一处上 ,连接上述天线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之连接构件; 上述连接构件系配置于,为从平面观看上述天线电 极的情况下,进入上述天线电极所占有的平面区域 内之场所,并且为,于该场所上藉由连接上述天线 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而使从上述天线电极当中所 放射之整合性电子束的指向方向,从上述基板的法 线方向当中倾斜之场所。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天线电极具备,接收上述高频讯号而于二次共振 模式下动作之二维尺寸。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天线电极之连接于上述接地电极之上述至少一 处,系存在于,与从上述天线电极的上述供电点朝 向终端边缘仅仅距离上述高频讯号的1/4波长的奇 数倍的距离之位置为不同的位置上。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连接构件为,贯通上述天线电极之对应上述至少 一处的上述基板的场所之导电性通孔;并具备,连 接于上述天线电极之上述至少一处之一端,及连接 于上述接地电极之另一端。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天线电极之至少一边缘,系沿着上述基板的至少 一边缘而配置;上述连接构件为,配置于上述基板 的上述至少一边缘的侧面上之导电体;并具备,连 接于上述天线电极之上述至少一边缘的至少一处 之一端,及连接于上述接地电极之另一端。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又 具备,开闭依据上述连接构件之上述天线电极与上 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之开关。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开关系配置于,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接地电极的 连接处上。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又 具备,配置为连接于上述天线电极的端部之电介质 。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又 具备,形成于上述天线电极的旁边之空孔构造。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又 具备,配置于上述天线电极的旁边之无供电电极。 24.一种微型条状天线,其特征为,具备:绝缘性基板; 及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面上,并各自具备用于施加 高频讯号的供电点之多数的天线电极;及配置于上 述基板的另一面或是内部之用于提供接地位准之 接地电极;及用于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之多数场所 上,各自连接上述多数的天线电极当中至少一个的 天线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之多数的连接构件;及 各自开闭依据多数的连接构件之上述至少一个的 天线电极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之多数的开 关。 25.一种微型条状天线,其特征为,具备:绝缘性基板; 及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面上,并具备用于施加高频 讯号的供电点之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及配置于上 述基板的另一面或是内部之用于提供接地位准之 接地电极;及用于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之多数场所 上,各自连接上述天线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之多数 的连接构件;及各自开闭依据上述多数的连接构件 之上述天线电极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连接之多 数的开关。 26.一种微型条状天线,其特征为,具备:绝缘性基板; 及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面上,并各自具备用于施加 高频讯号的供电点之多数的天线电极;及配置于上 述基板的另一面或是内部之用于提供接地位准之 接地电极;及用于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之至少一处 上,电性耦合上述多数的天线电极当中至少一个的 天线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之连接构件;及改变依 据上述连接构件之上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与上 述接地电极之间的电性耦合,所具备之对上述高频 信号之阻抗之阻抗可变装置。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阻抗可变装置,系改变依据上述连接构件之上述 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电性 线路的实效长度或是剖面积,而改变上述阻抗。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阻抗可变装置,系改变依据上述连接构件之上述 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静电 电容,而改变上述电路的阻抗。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阻抗可变装置系设置于,上述连接构件及上述接 地电极之电性耦合处。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于 上述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上,设置贯通上述基板之 导电性的多数通孔来做为上述连接构件,并于上述 多数通孔上设置多数的上述开关;上述阻抗可变装 置系从上述多数的开关当中,选择多数的开关之组 合而导通。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阻抗可变装置具备各自连接于上述连接构件及 上述接地电极之2个电性接点;上述2个电性接点于 第1状态当中,系具有第1间隙而相隔,于第2状态当 中,则具有较上述第1间隙还大的第2间隙而相隔。 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之微型条状天线,其中,上 述阻抗可变装置具备,各自连接于上述连接构件及 上述接地电极之互相的距离为可变之2个电性接点 ,并具备设置于上述2个电性接点之间之绝缘膜。 33.一种微型条状天线,其特征为,具备:绝缘性基板; 及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一面上,并具备用于施加高频 讯号的供电点之至少一个的天线电极;及配置于上 述基板的另一面或是内部之用于提供接地位准之 接地电极;及用于在与上述供电点不同之至少一处 上,电性耦合上述天线电极于上述接地电极之连接 构件;及改变依据上述连接构件之上述至少一个的 天线电极与上述接地电极之间的电性耦合,所具备 之对上述高频信号之阻抗之阻抗可变装置。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系显示具备多数的天线电极之一般的微型条 状天线的斜视图。 第2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一种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3图系显示第2图之A-A剖面图。 第4图系显示同实施型态之天线电极的接地点位置 ,及整合性电波束的倾斜角度的关系之图式。 第5图系显示同实施型态之天线电极的接地点的其 他配置例之平面图。 第6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2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7图系显示第6图之B-B剖面图。 第8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3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9图系显示同实施型态之天线电极的接地点的其 他配置例之平面图。 第10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4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11图系显示同实施型态之天线电极的接地点的 其他配置例之平面图。 第12图系显示同实施型态之天线电极的接地点之 另外的配置例之平面图。 第13图系显示同实施型态之天线电极的接地点之 另外的配置例之平面图。 第14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5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15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6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16图系显示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之 第11的变形之天线电极及接地电极的配置剖面图 。 第17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7实施型 态之剖面图。 第18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8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19图系显示第18图之C-C剖面图。 第20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9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21图系显示同实施型态之背面图。 第22图系显示第20图之D-D剖面图。 第23图系显示第21图之通孔及接地电极的连接处S 的扩大图。 第24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0实施型 态之剖面图。 第25图(a)-(c)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1 实施型态之通孔及接地电极的连接处的部分之平 面图。 第26图(a)-(c)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2 实施型态之通孔及接地电极的连接处的部分之平 面图。 第27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3实施型 态之通孔及接地电极的连接处的部分之平面图。 第28图(a)、(b)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4 实施型态之通孔及接地电极的连接处的部分之平 面图。 第29图(a)-(c)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5 实施型态之通孔及接地电极的连接处的部分之平 面图。 第30图(a)、(b)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构 造之变形与电波放射方向之变化的例子之图式。 第31图(a)、(b)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构 造之变形与电波放射方向之变化的例子之图式。 第32图(a)、(b)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构 造之变形与电波放射方向之变化的例子之图式。 第33图(a)、(b)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构 造之变形与电波放射方向之变化的例子之图式。 第34图系显示从实验中所获得之通孔的直径(横轴) 及整合电波的放射角度(纵轴)的关系之图式。 第35图系显示从实验中所获得之于通孔及接地电 极之间形成短路之线宽(横轴)及整合电波的放射 角度(纵轴)的关系之图式。 第36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6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37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7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38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8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39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19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40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20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41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21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42图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第22实施型 态之平面图。 第43图(a)、(b)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构 造之变形与电波放射方向之变化的例子之图式。 第44图(a)、(b)系显示本发明的微型条状天线的构 造之变形与电波放射方向之变化的例子之图式。 第45图系显示本发明的第23实施型态之微型条状天 线的天线电极之平面图。 第46图系显示于第45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通孔 的直径及信号传达量及电波束的倾斜角度的关系 之一例之图式。 第47图(A)-(F)系显示于第45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 导通的通孔的选择及电波束的倾斜角度等的关系 之一例之图式。 第48图系显示本发明的第24实施型态之微型条状天 线的天线电极之平面图。 第49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往右 方倾斜电波束的方法之平面图。 第50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往左 方倾斜电波束的方法之平面图。 第51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往下 方倾斜电波束的方法之平面图。 第52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往上 方倾斜电波束的方法之平面图。 第53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调节 电波束的倾斜角度的大小之方法之平面图。 第54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调节 电波束的倾斜角度的大小之方法之平面图。 第55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调节 电波束的倾斜角度的大小之方法之平面图。 第56图系显示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的变形例之平 面图。 第57图系显示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的其他变形例 之平面图。 第58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改善 电波束的指向性(Directivity)的方法之平面图。 第59图系显示于第48图的微型条状天线当中,改善 电波束的指向性的方法之平面图。 第60图(A)-(C)系显示天线电极的构造的变形例之平 面图。 第61图系显示以电介质包覆天线电极之微型条状 天线的变形例之剖面图。 第62图(A)、(B)系显示说明由第61图的构造所达成之 天线电极的集聚度提升效果之平面图。 第63图(A)、(B)系显示,说明由第61图的天线电极的 集聚度提升效果所达成之倾斜角度可变分解能的 提升效果之图式。 第64图系显示于天线电极之间的空隙中设置电介 质层之变形例的剖面图。 第65图系显示第64图的构造之其他变形例之剖面图 。 第66图系显示于天线电极之间的空隙中设置空孔 之变形例的剖面图。 第67图系显示本发明的第25实施型态之微型条状天 线的天线电极之平面图。 第68图系显示第67图的微型条状天线的作用之平面 图。 第69图系显示第67图的微型条状天线的作用之平面 图。 第70图系显示示本发明的第26实施型态之微型条状 天线的天线电极之平面图。 第71图系显示第70图之E-E剖面图。 第72图A系显示适用于控制电波束的斜率之用途之 MEMS开关的非导通状态之剖面图,第72图B系显示同 MEMS开关的导通状态之剖面图。 第73图A系显示以往类型的MEMS开关的电性连接点的 非导通状态之剖面图,第73图B系显示同电性连接点 的导通状态之剖面图。 第74图A系显示第72图所示之MEMS开关的电性连接点 的非导通状态之剖面图,第74图B系显示同电性连接 点的导通状态之剖面图。 第75图A系显示适用于控制电波束的斜率之用途之 开关的变形例之电性连接点的非导通状态之剖面 图,第75图B系显示同电性连接点的导通状态之剖面 图。
地址 日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