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气动工具之改良结构
摘要 本发明『气动工具之改良结构』,其包括有一本体、一气缸组、一封盖与一控制件;该本体具有一气室、一控制槽与连通于控制槽两侧之一正转气道及一逆转气道,该控制槽内设有交叉造型之流量控制孔;该气缸组系设于该本体之气室内,且该气缸组于一端分别设有一正转通口与一逆转通口;该封盖系盖设于该本体之气室,该封盖相对于该控制槽之位置开设有一通孔,该封盖靠近该本体的一侧则开设有一可导通该正转气道与该正转通口之正转气槽,及一可导通该逆转气道与该逆转通口之逆转气槽;该控制件一端系枢设于该封盖之通孔而穿伸于该本体之控制槽内,且该控制件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轴向延伸且互不相交之正转导槽与逆转导槽,而可与该流量控制孔相配合产生多种不同位置变化,达到调整气缸组转速与转向之功能;藉此,该控制件轴向延伸之正、逆转导槽加工简易,可有效的简化制程,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者。
申请公布号 TWI262113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9.21
申请号 TW094119075 申请日期 2005.06.09
申请人 镁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瑞昇
分类号 B23B45/04;B25B21/00;B25F5/00 主分类号 B23B45/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殷世 台中市西区公益路367号16楼之2
主权项 1.一种气动工具之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本体,具有一气室,且该本体于一侧延伸有一柄 部,该柄部内设有一进气口,而该气室与该柄部之 间则开设有一控制槽与连通于控制槽两侧之一正 转气道及一逆转气道,该控制槽与该进气口相通连 设有一流量控制孔; 一气缸组,系设于该本体之气室内,且该气缸组于 一端分别设有一正转通口与一逆转通口; 一封盖,系盖设于该本体之气室,该封盖相对于该 控制槽之位置开设有一通孔,该封盖靠近该本体的 一侧则开设有一正转气槽与一逆转气槽,该正转气 槽可用以导通该正转气道与该正转通口,而该逆转 气槽可用以导通该逆转气道与该逆转通口; 一控制件,其一端形成一控制杆,该控制杆系枢设 于该封盖之通孔而穿伸于该本体之控制槽内,且该 控制杆于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正转导槽与逆转导槽, 而可与该流量控制孔相配合产生多种不同位置变 化,达到调整气缸组转速与转向之功能; 藉此,该控制件轴向延伸之正、逆转导槽加工简易 ,可有效的简化制程,进而降低生产成本者。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正、逆转导槽系轴向延伸于该控制杆之 两侧。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正、逆转导槽系互不相连亦互不相交的 分别独立存在。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正、逆转导槽系设为内凹弧状。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流量控制孔约呈十字交叉造型。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流量控制孔分别具有方形状的前后两端 与弧形状的左右两端。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气室与该控制槽之前段处相通连设有一 排气道。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气室与该控制槽之后段则相通连设有二 出气道。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控制件异于该控制杆之一端形成有一裸 露于封盖外之控制钮,该控制钮可供使用者操作。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通孔内于径向设有多数个定位槽,而该 控制件相对于该封盖定位槽之位置则设有一容槽, 该容槽内设有一钢珠与一弹簧,用以使该控制件与 该封盖之间产生一定位效果者。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 结构,其中该控制件靠近该容槽处还环设有一环圈 ,该环圈可用以限制该控制件保持于该封盖之通孔 内而不会任意脱出者。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控制件于该正、述转导槽之两端处分别 环设有一O形环,用以使该控制杆与该气缸控制槽 之间形成气密关系。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气动工具之改良结 构,其中该柄部内还设有一排气口,该控制槽之后 段处则与该排气口相贯通,以供气体顺利排出。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本发明之立体分解图。 第二图:为本发明之纵剖面图。 第三图:为本发明第二图之3-3剖面图。 第四图:为本发明第二图之4-4剖面图。 第五图:为本发明第二图之5-5剖面图。 第六图:为本发明转速分配示意图。 第七图:为本发明未运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八图:为本发明未运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九图:为本发明未运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图:为本发明低转速逆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一图:为本发明低转速逆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二图:为本发明低转速逆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三图:为本发明高转速逆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四图:为本发明高转速逆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五图:为本发明高转速逆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六图:为本发明高转速正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七图:为本发明高转速正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第十八图:为本发明高转速正转时之使用状态图。
地址 台中县乌日乡庆光路70之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