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摘要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有机EL装置(11)具有很大的有效面积并改良了其在发光亮度上的均匀性。其中系将一第一电极(13)、一有机电致发光(EL)层(14)、一第二电极(15)及一保护膜(16)形成于玻璃基板(12)上。形成一导电膜(17)使之与第二电极是绝缘的。将用以盖住第二电极的导电膜连接于该第一电极的相对终端上。该第一电极的终端之一包含一连接端子(13a)。
申请公布号 TWI257826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7.01
申请号 TW093122343 申请日期 2004.07.27
申请人 丰田自动织机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前田昭一;牟田光治
分类号 H05B33/22 主分类号 H05B33/2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7号8楼;何秋远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7号8楼
主权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1),系包括: 一基板(12),系用于传送可见光; 一第一电极(13),系安排在基板上以传送可见光该 第一电极包含一含连接端子(13a)的第一终端部分( 13c)以及一落在与该连接端子相对处的第二终端部 分(13b); 一有机电致发光层(14)系安排在该第一电极上,其 中由该有机电致发光层发出的光会透过该基板自 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发射出去; 一第二电极(15),系安排在该有机电致发光层上;以 及 一绝缘性保护膜(16),系安排在该第二电极外侧以 便保护该有机电致发光层至少不受氧气及水气之 一的影响;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之特征为: 一导电膜(17),系安排在该保护膜外侧以盖住该第 二电极,该导电膜系与该第二电极绝缘的且包含一 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之第一终端部分(13c)上的第一 部分(17b)以及一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之第二终端部 分(13b)上的第二部分(17a)。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该导电膜只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上连接于该第 一电极上。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又有: 一绝缘膜(18)与面朝该保护膜的该导电膜合并形成 。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又有: 一第一金属膜(19),系自该导电膜连续地形成在绝 缘膜上;以及 一第二金属膜(20),系形成于该绝缘膜上,该第一金 属膜包含一第一外部端子(19b)以便使第一电极连 接到一外部导线上,而该第二金属膜则包含一第二 外部端子(20b)以便使第二电极连接到一外部导线 上。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该导电膜具有一表面至少包含复数个突起及复数 个凹陷之一。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该导电膜指的是一种金属箔。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该导电膜是一种气相沉积膜或是电镀膜。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该导电膜指的是一种形成于保护膜上的气相沉积 膜。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 该导电膜系由铝制成的。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 中又有: 一绝缘膜(22),系用以盖住该导电膜且系由与该保 护膜相同的材料制成的。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到10项中任一项之有机电致 发光装置,其中又有: 一周缘部分,系落在该第一电极外侧; 一第一连接端子(13a),系连接于该第一电极上;以及 一第二连接端子(15a),系连接于该第二电极上,该第 一连接端子及第二连接端子都是形成于该周缘部 分之上。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到10项中任一项之有机电致 发光装置,其中该有机电致发光层具有一表面积会 大于该第二电极的表面积。 图式简单说明: 第1A图系用以显示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之 有机电致发光(EL)装置的平面图示。 第1B图系沿着第1A图中之线段1B-1B所撷取的截面图 示。 第1C图系治着第1A图中之线段1C-1C所撷取的截面图 示。 第1D图系沿着第1A图中之线段1D-1D所撷取的截面图 示。 第2A图系用以显示该第一电极及一连接端子之配 置的示意图。 第2B图系用以显示该导电膜与金属膜之间关系的 示意图。 第3图系用以显示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有 机电致发光(EL)装置的截面图示; 第4图系用以显示一种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之有 机电致发光(EL)装置的截面图示; 第5图系用以显示一种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之有 机电致发光(EL)装置的示意图。 第6图系用以显示一种根据习知实例之有机电致发 光(EL)装置的截面图示。 第7图系用以显示另一种根据习知实例之有机电致 发光(EL)装置的截面图示。 第8A图和第8B图系用以显示定义在辅助电极与透明 阳极层之间关系的透视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