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亚热带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
摘要 亚热带养殖池塘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涉及一种海藻的栽培,尤其是在筏架上的水培,用于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方法。其步骤为选择生物修复植物并吊养在筏架上,起始吊养密度小于300kg/亩;采收后的苗绳回补种苗,养殖密度小于600kg/亩。筏架设有至少3根并排设置的支杆,支杆的端部由绳索或支架联接成架体,支杆间设系绳,架体上设至少2个悬浮体,架体通过至少4根固定绳索固定。可采用不同的修复生物,实现全年不间断修复。可通过连接筏架上支杆的塑料泡沫体的绳子长度任意调节筏架的水下深度,适用不同透明度的池塘养殖水体。采用的间绳收获与补苗方法,保持水体中随时有适量的修复生物。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申请公布号 CN1255336C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5.10
申请号 CN200410006588.8 申请日期 2004.03.11
申请人 厦门大学;东山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福建海洋研究所 发明人 焦念志;梁红星;汤坤贤;方少华;徐永健;钱鲁闽;袁东星;洪华生;林亚森;游秀萍;王克坚;沈东煜;陈敏儿;林泗彬;王永胜;王海洲;魏艳;王春光;林丽玉
分类号 C02F3/32(2006.01);A01G33/00(2006.01);A01G31/00(2006.01) 主分类号 C02F3/32(2006.01)
代理机构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马应森
主权项 1、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1)、选择用于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植物选自江篱;2)、将用于亚热带池塘富营养化生物修复的植物吊养在池塘水中的筏架上,其起始吊养密度小于300kg/亩;3)、隔15~35天采收1次,每相邻的两条苗绳采收1条,采收后的苗绳回补种苗,养殖密度小于600kg/亩。
地址 361005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南路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