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超薄型油压夹头
摘要 一种超薄型油压夹头,包含有一本体、一装设在该本体内部的轴座、一套设在该轴座内部的塑性环圈、一轴设在该轴座内部之转轴单元及一套设在该转轴单元内部且可对工件产生束夹或松释之筒夹单元。当自本体外部输入压力油且流至该轴座内部时,该塑性环圈受压力油的压力作用可产生轴线方向及径向之变形以产生较佳之防漏效果,该转轴单元受压力油作用可达到松释工件目的。
申请公布号 TWI253371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4.21
申请号 TW092116687 申请日期 2003.06.19
申请人 吴炫隆 发明人 吴炫隆
分类号 B23Q3/06;B23Q5/26 主分类号 B23Q3/0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超薄型油压夹头,可夹持工件产生运转,以达 到加工目的,该油压夹头包含: 一本体,具有一沿一轴线设置的贯孔、一可注入压 力油且贯通至该贯孔的注油孔及一可回收压力油 且贯通至该贯孔的回油孔; 一轴座,是套设在该本体之贯孔中,具有一围绕该 轴线的外环面、一与该外环面相背设置的内环面 、一环设在该内环面的环槽、数由该外环面贯穿 至该环槽且对应于该注油孔之导孔、一由该外环 面贯穿至该内环面且对应于该回油孔之集油孔; 一塑性环圈,是嵌套在该环槽中,具有一对应于内 环面的内周面、一与该内周面相反设置的外周面 、二衔接在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的侧面及多数由 外周面贯通至内周面且与该等导孔相连通的油孔, 该内周面、外周面及该等侧面各凹设有一围绕轴 线的凹环部,且油孔的孔径小于该导孔; 一转轴单元,具有一可相对于轴座产生转动且轴设 在该轴孔中的转动件、一可驱动该转动件转动之 驱动轮、一可沿轴线滑动地套设在该转动件中之 掣动座及一沿轴线套设在该转动件与掣动座之间 的弹性件,该转动件具有一可容置掣动件及弹性件 之容室、一连通在环槽与容室之间的引流孔,该掣 动座受压力油所掣动可沿轴线朝一第一方向产生 位移,该弹性件之弹力可使掣动座在未受压力油作 用时朝一第二方向位移;及 一筒夹单元,是套设在该转动件中,受到该掣动座 之驱动可沿轴线朝第一方向产生位移,且使工件达 到松释目的; 藉此,该转轴单元停止运转时,可输入压力油以达 到松释工件目的,且该塑性环圈受压力油之压力作 用,可沿轴线方向及径向产生变形,而达到密封防 漏目的。 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薄型油压夹头,其中 该本体更具有一可输入冷空气且贯通至该贯孔的 输气孔,该输气孔可与该轴座之导孔互相连通,当 该转轴单元运转时,可自输气孔输入冷空气以达到 收油、降温目的。 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超薄型油压夹头,其中 该本体更具有一装设在该输气孔中的止逆阀。 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超薄型油压夹头,其中 该筒夹单元具有一连结在该转动件上的第一束件 、一连结在掣动座上且与第一束件相反设置的第 二束件、一套设在该第一束件内部且可供工件套 设的第一筒夹、一套设在该第二束件内部且可供 工件套设的第二筒夹及一连结在该第一、二筒夹 之间的连动件,该第一、二束件各具有一呈推拔状 且可对第一、二筒夹产生束紧之束夹孔。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油压夹头之组合剖面图; 图2是一平面图,说明本发明超薄型油压夹头的一 较佳实施例; 图3是沿图2中之线3-3的一剖面图,说明压力油输送 路径; 图4是一局部放大示意图,说明一塑性环圈装设在 一轴座与一转动件之间; 图5是一变形示意图,说明该塑性环圈受压力油的 压力作用而产生变形; 图6是沿图2中之线6-6的一剖面图,说明冷空气之输 送路径;及 图7是沿图2中之线7-7的一剖面图,说明油压夹头内 部之油膜受冷空气吹送作用之收集路径。
地址 台中市南屯区枫树里9邻乐田巷4之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