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
摘要 本发明之目的系在于消除起因于由粗纱机所生产之满纱管与精纱机之预备粗纱纱管之纱管节距相异之种种限制,来提升纱管运送之作业效率。本发明之构成系粗纱机之运送轨道3,与细纱机侧之运送轨道4分别独立地架设。在行走运送轨道3之纱管运送体系与细纱机之纱管纱管轮之2列锯齿状配置模式之1列侧之节距相等地吊设了纱管吊架。又行走在运送轨道4之纱管之纱管运送体系吊设与配置于细纱机机台两侧之预备粗纱纱管之节距相等之纱管吊架。各运送轨道3,4之接近部配设了纱管交换装置7。纱管交换装置7系于各运送轨道3,4上从互相相反方向进行之纱管运送装体间,可互相交换吊挂节距相异之双方纱管。
申请公布号 TW277081 申请公布日期 1996.06.01
申请号 TW084109955 申请日期 1995.09.23
申请人 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大桥宪吾;早川万寿男;长谷川敏纪;森田隆征
分类号 D01H9/02 主分类号 D01H9/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巿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七十七号八楼
主权项 1. 一种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系将粗纱机列F之纱管运送体8所行走之运送轨道3,与细纱机列R之纱管运送体8所行走之运送轨道4分别独立地架设,同时,在各运送轨首3,4附近部位装设分别行走于各运送轨道上之纱管运送体8,9所吊持之相异节距可互相交换之纱管交换装置7,76。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上述粗纱机列F侧之运送轨道3,系将构成上述粗纱机列F之所有粗纱机1使上述纱管运送体8可旋转地连结之运送轨道。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上述粗纱机列F侧之运送轨道3系以各复数之机台群组独立架设之各运送轨道3与上述细纱机列R侧之运送轨道4附近部位,以各机台群组个个装设。4.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上述粗纱机1侧之运送轨道3与上述细纱机2侧之运送轨道4之至少一方系备有形成通过上述纱管交换装置7,76闭合回路之路径。5.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在上述各运送轨道3,4上,装设以较分别行走之上述纱管运送体8,9之总长更短间隔,对于上述纱管运送体8,9可赋与推进力之移送装置14,14a。6.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在上述粗纱机F侧之运送轨道3系进行落纱之上述粗纱机1所对应部位,对应纱管轮之列数分岐为3a,3b2,而在将2台纱管运送体8所分岐之运送轨道3a,3b上,纱管吊架可配置成对应于纱管轮之配置模式之2列锯齿状。7.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上述纱管交换装置7,76系备有可移动于可嵌着于纱管FB,EB之复数系止手段56,74a,74b,74c,相当于欲交换之纱管FB,EB被拔取之位置之正下方之拔取位置,与各纱管运送体8,9向分别之进行方向下一交换纱管FB,EB使其位于拔取正上方地相当于交换支数节距分量进行时,交换对方侧之纱管FB,EB被拔取后之空纱管吊架10,为将相当于欲被配置之移动对方位置之正下方之插着位置之间,将对应于欲交换之双方之纱管FB,EB之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使其移动于分别连结上述拔取位置与上述插着位置之路径上之移动驱动手段63,75,与将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将欲交换之纱管FB,EB对于上述纱管吊架10可装卸之上升位置,与将相当于嵌着于该系止手段56,74a,74b,74c之纱管FB,EB顶部离开纱管吊架10下方,同时,将对于从该系止手段56,74a,74b,74c之吊挂纱管不能系合之下降位置之距离之行程以上述拔取位置与上述插着位置使其升降移动之升降驱动手段47。8.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在行走上述运送轨道3,4上之纱管运送体8,9之间,对于吊设节距相异之纱管吊架10将纱管以吊挂状态插着,将上述纱管运送体8,9互相向相反方向间歇性地使其进行而将双方之纱管FB,EB由上述纱管交换装置7,76各以所定支数交换。9.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在隔上述拔取位置与上述插着位置间之距离以上之长度所配置之一对带轮71,72挂设无端状之旋转构件73,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系在该旋转构件73之外周面上,以相当于上述拔取位置与上述插着位置间之距离之各长度以等间隔至少装设3个以上,上述旋转构件73系由于上述移动驱动手段75之驱动,而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为从上述拔取位置向上述插着位置之一方向回转驱动。10.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上述纱管交换装置7,76系备有,吊挂于行走粗纱机1侧之运送轨道3上之纱管运送体8之满纱管FB与,将吊挂于行走在细纱机2侧之运送轨道4上之空纱管EB交换各复数支所需之各复数个之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移送满纱管FB之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之移动路径,系设定为与各纱管运送体8,9之进行路径成直交之线做为中心大致均匀地倾斜。11.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纺织机运送系统,其中备有上述纱管交换装置7,76,与设于运送轨道3,4而对于进行于上述纱管交换装置7,76之上述纱管运送体8,9赋与推进力 之移送装置14,14a,与该移送装置14,14a,上述移动驱动手段63,75及驱动控制上述升降驱动手段47之控制手段C,上述控制手段C系从上述移送装置14,14a获得推进力而进入于上述纱管交换装置7,76之各纱管运送体8,9将先头侧之欲交换纱管配置于各个拔取位置之正之上方时则停止上述移送装置14,14a之驱动,接着将配置于上述拔取位置之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驱动做一次升降之上述升降用马达47,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升降而再次配置于上述下降位置时就将欲使上述系止手 段56,74a,74b,74c从各个上述拔取位置向上述插着位置移动而驱动上述移动驱动手段63,75,同时,为了使下一个交换纱管能够配置于上述拔取位置之正上方而驱动欲使上述纱管运送体8,9进行之上述移送装置14,14a,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将被配置于上述插着位置,同时,若下一个交换纱管被配置于上述拔取位置时,就将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欲做一次升降而驱动上述升降驱动手段47,以上之驱动控制之中,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系被配置于拔取位置之状态下,反覆进行上述升降驱动手段47之驱动以后之周期。12.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在上述拔取位置及上述插着位置做升降移动之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之下降位置,系嵌着于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之纱管顶部系位于从纱管吊架10与上述纱管运送体8,9吊挂之吊挂纱管之下端之间,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为在上述拔取位置做一升降之后,为了嵌着于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之纱管与从上述纱管运送体8,9之吊挂之纱管不至于系合,上述控制手段C控制驱动上述移动驱动手段63,75及上述升降驱动手段47。13. 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纺织机纱管运送系统,其中由于将嵌着欲交换之纱管之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从上述拔取位置移动于上述插着位置之过程,对于上述控制手段C,欲交换之纱管从上述吊挂纱管列脱出过程时,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为高速地,而上述纱管运送体8,9变成低速地分别对于上述移动驱动手段63,75及上述移送手段14,14a进行速度控制,同时,欲交换之纱管进入于移动对方侧之上述吊挂纱管列之过程,系为了使上述纱管运送体8,9变成高速分别对于使上述系止手段56,74a,74b,74c变成低速,而上述纱管运送体8,9变成高速,分别对于上述移动驱动手段63,75及上述移送装置14,14a进行速度控制,使上述移动驱动手段63,75及上述移送装置14,14a同时开始驱动,同时使其停止驱动。图示简单说明:图1系第1实施例之纱管运送系统之平面图。图2系第1实施例之纱管交换系统之平剖面图。图3系台处于下降状态之纱管交换装置之部分截断侧面图。图4系台处于下降状态之纱管交换装置之部分截断正面图。图5系台处于上升状态之纱管交换装置之部分截断侧面图。图6系台处于上升状态之纱管交换装置之部分截断正面图。图7系滑座装置之平面图。图8系滑座装置之部分截断部侧面图。图9系滑座装置之正剖面图。图10系纱管运送体与移送装置之正剖面图。图11系移送装置之底面图。图12系移送装置之平面图。图13系移送装置之侧剖面图。图14系移送装置之斜视图。图15系粗纱机侧之纱管运送体之侧面图。图16系细纱机侧之纱管运送体之侧面图。图17系表示移送过程之动作顺序之作用图。图18系第2实施例之纱管运送系统之平面图。图19系在另例之纱管运送系统之平面图。图20系在另例之马达之速度表。图21系纱管交换装置之另外其他实施例之部分判断正面图
地址 日本
您可能感兴趣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