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壳体接合结构及其接合方法
摘要 本案系为一种壳体接合结构,其至少包括:一上壳体,其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一凸部、一第一凹槽与一第二凸部;以及一下壳体,其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一凸部与一第二凹部。其中,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部与该第一凸部相对于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凹部,且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凸部分别与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凹部相对,藉此使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彼此相接合。
申请公布号 TWI250069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3.01
申请号 TW092133951 申请日期 2003.12.02
申请人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泰达电子公司 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UBLIC COMPANY, LIMITED 泰国 发明人 林祖书;凯帝萨尤恩;陈俊呈
分类号 B29C45/00 主分类号 B29C45/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王丽茹 台北市内湖区瑞光路583巷27号4楼;曾国轩 台北市内湖区瑞光路583巷24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壳体接合结构,其至少包括: 一上壳体,其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 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一凸部 、一第一凹槽与一第二凸部;以及 一下壳体,其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 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一凸部 与一第二凹部, 其中,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部与该第一凸部相对于 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凹部,且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槽 与该第二凸部分别与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与该 第二凹部相对,藉此使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彼此相 接合。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中 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上更具有一凸肋,以于该上 壳体与该下壳体相接合时,使该凸肋植入该上壳体 之该第一凹槽内壁。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中 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之宽度小于该上壳体之该 第一凹槽之宽度。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中 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超音波熔接方式相接 合。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中 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卡合与螺丝锁合方式 其中之一相接合。 6.一种壳体接合结构,其至少包括: 一上壳体,其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 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一凸部 、一第一凹槽与一第二凸部;以及 一下壳体,其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 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凸部、一第一凹槽 、一第二凸部与一第一凹部, 其中,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部、该第一凸部、该第 一凹槽与该第二凸部分别相对于该下壳体之该第 一凸部、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凸部与该第一凹部, 藉此使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彼此相接合。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中 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上更具有一凸肋,以于该上 壳体与该下壳体相接合时,使该凸肋植入该下壳体 之该第一凹槽内壁。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中 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之宽度小于该下壳体之该 第一凹槽之宽度。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中 该下壳体之该第二凸部之宽度小于该上壳体之该 第一凹槽之宽度。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 中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超音波熔接方式相 接合。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壳体接合结构,其 中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卡合与螺丝锁合方 式其中之一相接合。 12.一种壳体接合方法,其至少包括步骤: (a)形成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其中该上壳体具有一 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 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一凸部、一第一凹槽与一第 二凸部;且该下壳体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 外侧面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 一凸部与一第二凹部;以及 (b)将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部与该第一凸部相对于 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凹部,且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槽 与该第二凸部分别与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与该 第二凹部相对,并使该上下壳体相互接合。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上更形成一凸肋,以于该 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相接合时,使该凸肋植入该上壳 体之该第一凹槽内壁。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步骤(a)系以射出成型一方式进行。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超音波熔接方式相 接合。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卡合与螺丝锁合方 式其中之一相接合。 17.一种壳体接合方法,其至少包括步骤: (a)形成一上壳体与一下壳体,其中该上壳体具有一 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外侧面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 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一凸部、一第一凹槽与一第 二凸部;且该下壳体具有一接合部,该接合部自其 外侧面至内侧面方向依序具有一第一凸部、一第 一凹槽、一第二凸部与一第一凹部;以及 (b)将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凹部、该第一凸部、该第 一凹槽与该第二凸部分别与该下壳体之该第一凸 部、该第一凹槽、该第二凸部与该第一凹部相对, 并使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彼此相接合。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上壳体之该第一凸部上更形成一凸肋,以于该 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相接合时,使该凸肋伸入该下壳 体之该第一凹槽内壁。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步骤(a)系以射出成型方式进行。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超音波熔接方式相 接合。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壳体接合方法,其 中该上壳体与该下壳体系藉由卡合与螺丝锁合方 式其中之一相接合。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其系为传统壳体接合结构示意图。 第二图(a)及(b):其系为第一图所示结构之接合方式 示意图。 第三图:其系为本案较佳实施例之壳体接合结构示 意图。 第四图(a)-(b):其系为第三图所示结构之接合方式 示意图。 第五图:其系为本案另一较佳实施例之壳体接合结 构示意图。 第六图(a)-(b):其系为第五图所示结构之接合方式 示意图。 第七图:其系显示壳体接合后之结构示意图。
地址 桃园县龟山乡兴邦路31之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