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光电装置,主动矩阵基板及电子机器
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列方向与行方向降低视认的向异性之光电装置及电子机器。并且,提供一种适合于上述光电装置的主动矩阵基板。其解决手段是针对在显示面板部配列成矩阵状的各画素电路20配置有:在其形成区域的上段的左侧具备发出绿色光的有机EL元件21G之绿用画素形成区域ZG,在上段的右侧具备发出蓝色光的有机EL元件21B之蓝用画素形成区域ZB,在下段的左侧未具备发光的有机EL元件之虚拟形成区域ZS,在下段的右侧具备发出红色光的有机 EL元件21R之红用画素形成区域ZR。又,于上下及左右方向同色的有机EL元件21G,21B,21R彼此会分别同等分离于一形成区域。
申请公布号 TWI250345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3.01
申请号 TW092129179 申请日期 2003.10.21
申请人 精工爱普生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中西早人
分类号 G02F1/133 主分类号 G02F1/133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系包含: 复数个有效光学区域,其系于基板的上方设有光电 元件;及 配线区域,其系设置于上述基板上,且设有将电力 或电性讯号供给至上述光电元件的配线; 在上述复数个有效光学区域中,至少3个有效光学 区域系经由上述配线区域的一部份或直接与未设 有上述光电元件的非有效光学区域连接。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复数 个有效光学区域包含: 复数个第1有效光学区域,其系设有第1光电元件;及 复数个第2有效光学区域,其系设有第2光电元件; 上述非有效光学区域系于上述复数个第1有效光学 区域中,夹持于2个上述第1有效光学区域而配置,同 时于上述复数个第2有效光学区域中,夹持于2个上 述第2有效光学区域而配置。 3.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系于基板的上方具备: 复数个第1有效光学区域,其系设有第1光电元件; 复数个第2有效光学区域,其系设有第2光电元件;及 复数个非有效光学区域,其系未设有光电元件; 上述复数个非有效光学区域分别于上述复数个第1 有效光学区域中,夹持于2个上述第1有效光学区域 而配置,同时于上述复数个第2有效光学区域中,夹 持于2个上述第2有效光学区域而配置。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 第1有效光学区域彼此之间或上述第2有效光学区 域彼此之间未接配置。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 第1有效光学区域及第2有效光学区域具有同形状 。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在上 述非有效光学区域中形成有反射防止构件。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 复数个第1有效光学区域及第2有效光学区域分别 形成有:用以驱动形成于各个该第1有效光学区域 及第2有效光学区域的上述光电元件之电子电路。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在上 述复数个第1有效光学区域及第2有效光学区域中, 至少在1个第1有效光学区域及第2有效光学区域中 形成有:用以驱动形成于其他第1有效光学区域及 第2有效光学区域的上述光电元件之电子电路。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 非有效光学区域系形成有:用以驱动形成于上述第 1有效光学区域及第2有效光学区域中至少1个第1有 效光学区域及第2有效光学区域的上述光电元件之 电子电路。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记载之光电装置,其中在 上述复数个有效光学区域中,至少1个有效光学区 域与在其电极的下方未设置上述电子电路或者在 上述电子电路的上方未设置上述电极的非有效光 学区域连接。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记载之光电装置,其中 对应于复数条扫描线与复数条资料线的交叉部而 配置形成有各画素; 上述电子电路系根据来自上述扫描线的扫描讯号 与来自上述资料线的资料讯号来驱动上述光电元 件。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电 子电路系具有: 第1电晶体,其系导通后供给资料讯号; 电容元件;其系以经由上述第1电晶体而供给的上 述资料讯号作为电荷量来保持;及 第2电晶体,其系根据保持于上述电容元件的电荷 量来控制导通状态,将相对于上述导通状态的电流 量供给至上述光电元件。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 第1光电元件及上述第2光电元件系分别由发光成 绿色、蓝色及红色的光电元件所选出的2个光电元 件。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3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 第1光电元件及上述第2光电元件系分别为EL元件。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EL 元件系以发光层为有机材料来构成。 16.一种光电装置,其特征系于基板的上方具备: 复数个第1发光区域,其系形成有第1发光膜; 复数个第2发光区域,其系形成有第2发光膜;及 复数个非发光区域,其系未形成有发光膜; 上述复数个非发光区域分别于上述复数个第1发光 区域中,夹持于2个第1发光区域而配置,同时于上述 复数个第2发光区域中,夹持于2个第2发光区域而配 置。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述第1 发光膜彼此之间或上述第2发光膜彼此之间未接 配置。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 述第1发光区域与上述第2发光区域具有同形状。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 述非发光区域系形成有反射防止构件。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 述第1发光区域及上述第2发光区域分别形成有:用 以控制各个上述第1发光膜及上述第2发光膜的发 光之电子电路。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在 上述第1发光区域或上述第2发光区域中,至少1个上 述第1发光区域或上述第2发光区域中形成有:用以 控制形成于其他第1发光区域或第2发光区域的上 述第1发光膜或上述第2发光膜的发光之电子电路 。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 述非发光区域系形成有:用以控制形成于上述第1 及第2发光区域中至少1个第1发光区域或第2发光区 域的上述第1发光膜或上述第2发光膜的发光之电 子电路。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对 应于复数条扫描线与复数条资料线的交叉部而配 置形成有各画素; 上述各画素的电子电路系根据来自上述扫描线的 扫描讯号与来自上述资料线的资料讯号而控制上 述第1发光膜或上述第2发光膜的发光。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 述第1发光膜及上述第2发光膜系分别由发光成绿 色、蓝色及红色的发光膜所选出的2个发光膜。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或17项之光电装置,其中上 述第1发光膜及上述第2发光膜系分别以有机材料 来构成。 26.一种主动矩阵基板,其特征系包含: 复数个元件形成区域,其系于基板的上方具备用以 连接至电子元件的电极;及 配线区域,其系设有用以经由上述电极来将各种电 性讯号供给至上述电子元件的配线; 在上述复数个元件形成区域中,至少3个元件形成 区域系经由上述配线区域的一部份或直接与未形 成有上述电子元件的非元件形成区域连接。 27.一种主动矩阵基板,其特征系于基板的上方具备 : 复数个第1元件形成区域,其系形成有第1光电元件; 复数个第2元件形成区域,其系形成有第2光电元件; 及 复数个非元件形成区域,其系未形成有光电元件; 上述复数个非元件形成区域系分别于上述复数个 第1元件形成区域中,夹持于2个上述第1元件形成区 域而配置,同时于上述复数个第2元件形成区域中, 夹持于2个上述第2元件形成区域而配置。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或27项之主动矩阵基板,其 中上述非元件形成区域形成有反射防止构件。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主动矩阵基板,其中上 述第1元件形成区域及上述第2元件形成区域分别 形成有:用以驱动分别形成于各个该第1元件形成 区域及该第2元件形成区域的上述第1光电元件或 第2光电元件之电子电路。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主动矩阵基板,其中在 上述第1元件形成区域及上述第2元件形成区域中, 至少1个上述第1元件形成区域或上述第2元件形成 区域中形成有:用以驱动形成于其他上述第1元件 形成区域或上述第2元件形成区域的上述光电元件 之电子电路。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之主动矩阵基板,其中上 述非元件形成区域形成有:用以控制形成于上述第 1元件形成区域及上述第2元件形成区域中至少一 方的上述第1元件形成区域或上述第2元件形成区 域的上述光电元件之电子电路。 32.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系具备申请专利范围第1~ 25项的其中任一项所记载之光电装置。 33.一种电子机器,其特征系安装申请专利范围第26~ 31项的其中任一项所记载之主动矩阵基板。 图式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之显示器的电路构成的方 块电路图。 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部及资料线驱动电路之内部电 路构成的方块电路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之画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之显示面板部的一部份剖 面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之画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之显示面板部的一部份剖 面图。 图7是表示用以说明第3实施形态之携带型个人电 脑的构成立体图。 图8是表示用以说明第3实施形态之行动电话的构 成立体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