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结构性模板元件
摘要 本案系揭露一种结构性模板元件。该结构性模板元件包括一呈型材金属薄片形式的基部元件,该基部元件具有平行肋部(5)及多个在该等肋部之间的平盘(6)。该结构性元件亦包括一个被结构性地连接到该基部元件的强化元件(71)。
申请公布号 TWI247841 申请公布日期 2006.01.21
申请号 TW091112692 申请日期 2002.06.11
申请人 单钢加强股份有限公司;.西雪梨大学 发明人 马克.巴特瑞克;罗斯V. 格雷;葛雷姆S. 麦克格瑞高
分类号 E04G11/36;E04B5/40 主分类号 E04G11/3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结构性模板元件,包括: (a)一基部元件,呈具有相对端及相对侧边之型材金 属薄片形式,该基部元件包括长度方向延伸之平行 肋部,多个在该等肋部之间的平盘以及沿基部元件 侧边之公形和母形结构件,俾能使得多数结构性模 板元件并排设置成重叠关系,其中肋部在平盘上方 之高度不超过强化元件在平盘上方高度的20%,且其 中肋部之高度与数目选择成使得基部元件之宽度 为一平坦薄片于形成肋部并制成基部元件前之宽 度的80%;及 (b)至少一个强化元件,其被结构性地连接到该基部 元件。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在 该基部元件的该等平盘上方的该等肋部的高度不 大于20mm。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在 该基部元件的该等平盘上方的该等肋部的高度不 大于15mm。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在 该基部元件之该等平盘上方的该等肋部的高度不 大于10mm。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在 该等平盘上方的该基部元件的该等助部的高度不 大于在该等平盘上方的该强化元件的高度的15%。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该 强化元件包括由一上弦组件形成的格构横梁,其在 该基部元件和腹弦组件上方间隔开,该腹弦组件系 连接到该上弦组件和该肋部及/或该基部元件的平 盘。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该 机构横梁亦包括下弦组件,其平行于该上弦组件, 并连接于该腹弦组件。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该 强化元件呈倒槽形元件形式。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该 倒槽形元件有一上壁和两侧部,该等侧部系连接于 该上壁元件,且该基部系在该基部元件上方隔开。 10.一种结构性模板元件,包括: (a)一基部元件,呈金属薄片形式;及 (b)至少一强化元件,呈倒槽形元件形式,其系结构 性连接到该基部元件。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基部元件呈平坦金属薄片形式。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基部元件呈型材金属薄片形式,并包括沿着该基 部元件的长度延伸的平行肋部,以及在等肋部之间 的多个平盘。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等助部为小肋部。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11、12或13项之结构性模 板元件,其中该槽形元件有一上壁和两侧部,该等 侧部系连接于该基部元件,且该基部系在该上壁元 件上方隔开。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由轧制金属薄片形成。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轧制薄片为0.6-1.2mm厚。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共中 该轧制薄片的厚度为0.6-0.8mm。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的高度为80-240mm。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的高度为130-240mm。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的宽度,在该槽形元件的侧部与该基部 元件的连接点之间算起为90-190mm。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的该等侧部有向外翻的凸缘,以便改善 该槽形元件的该等侧部和该基部元件之间的连接 点。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的一或两侧,包括被冲压或以其他方式 从侧部的平面形成的部段,以便对结构性模板元件 的局部挫曲提供抵抗,并增加结构性模板元件的抗 剪能力。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等冲压部段为在侧部的肋部或波纹。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等肋部的轴系横交该基部元件的长度方向延伸 。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或24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 其中该等波纹的波峰和波谷横交于该基部元件的 长度方向延伸。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和该基部元件界定出一不透水空洞,以 便于湿混凝土倒在一复合板坯结构的该元件上时 降低结构性模板元件的横向偏折,及/或在完成的 复合板坯中提供用于诸如电信缆线的建筑物设施 的通路。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的一或两侧包括开口,以便允许接近该 槽形元件的内部,因而湿混凝土可在复合板坯建造 期间流入该槽形元件和该基部元件所界定的体积 内。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的侧部包括对齐的开口,以便在该复合 板坯的建造期间,允许强化条∕线∕缆线被定位成 横交穿过槽形元件而延伸。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槽形元件更包括一上弦组件,其被安装到槽形元 件或被该槽形元件固定住。 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上弦组件为一棒或杆或板。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板有上翻及/或下翻部段,以便改善在复合板坯 中结构性模板元件与混凝土的机械互锁。 32.一种结构性模板元件,包括: (a)一基部元件,呈金属薄片形式; (b)至少一强化元件,其结构性地连接到该基部元件 ;及 (c)一桥接元件,其连接到该强化元件的一端或两端 ,及/或沿着该强化元件的长度的一或多个位置处, 以便使负荷能够从该强化元件直接转移到用于该 结构性模板元件的暂时或永久性支架。 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桥接元件呈一连接到该强化元件的一弦组件形 式。 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弦组件呈一框架形式。 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3或34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 其中该弦组件包括一装置,允许该弦组件可调整地 连接到该强化元件。 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桥接元件呈由钢片或钢板所形成之面板的形式 。 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桥接元件呈长形元件形式,诸如梁及平板,其被 连接到该结构性模板元件的该基部元件。 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强化元件包括一格构横梁,由一上弦组件和一腹 弦组件形成,该上弦组件从该基部元件上方间隔开 ,该腹弦组件被连接到该上弦组件和该基部元件。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格构横梁亦包括下弦组件,该下弦组件平行于该 上弦组件血连接到该等腹弦组件。 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强化元件呈倒槽形元件形式。 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倒槽形元件有一上壁和两侧部,该等侧部孙连接 到该上壁元件,且该基部系从该基部元件上方间隔 开。 42.一种结构性模板元件,包括: (a)一基部元件,呈金属薄片形式; (b)多个强化元件,结构性地连接到该基部元件;及 (c)一不透水空洞,其与毗邻的强化元件之间的该基 部元件的一部段相接触,以便于湿混凝土倒入该结 构性模板元件上时,减少该部段的横向偏折。 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空洞不被用来作为结构性元件。 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或43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 其中该空洞延伸横越毗邻的强化元件之间的该基 部元件的部段的宽度的一相当大部份。 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或43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 其中该空洞延伸横过毗邻的强化元件之间的该基 部元件的部段的至少70%。 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包括 多个空洞,在沿着在毗邻的强化元件之间的基部元 件的部段的长度间隔开。 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包括 单个空洞,沿着毗邻的强化元件之间的基部元件的 部段的长度延伸。 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就高度而言,该空洞是小的,以便可能在复合板坯 结构中使用该元件,该复合板坯将受到显着的双向 弯曲运动,所以在横向于该强化元件的方向上需要 显着量的强化或预压,以便强化该复合板坯。 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空洞被块体材料所界定,该块体材料被黏着或以 其他方式固定到该基部元件。 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基部元件呈型材金属薄片形式,有长向延伸的肋 部和在该等肋部之间的平盘。 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空洞被一体积所界定,该体积系由以下元件所包 围:(1)该基部元件、(2)该基部元件的该等肋部的侧 部,或在毗邻的强化元件之间,邻接该基部元件的 一部段的其他适当的元件、及(3)在该基部元件上 方间隔开且横过该部段延伸并与毗邻的肋部或其 他适当材料接触的薄片材料。 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空洞系被一体积所界定,该体积系由以下元件所 包围:(1)该基部元件和(2)一定形薄片材料,具有被 该基部元件的该等肋部或其他适合的止动元件所 固定的侧部。 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0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其中 该空洞被一体积所界定,该体积系由下述元件所包 围:(1)该基部元件及(2)呈上翻位置的槽形元件,该 槽形元件的基部系从该基部元件的上方间隔开,并 形成该空洞的顶部,且该槽形元件的侧部往下延伸 并结构性附接到该基部元件,形成该空洞的另外两 个侧边。 54.一种复合楼面板坯,其包括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 之结构性模板元件,以及在该元件上的一层硬化混 凝土。 55.一种呈垂直壁面板形式的复合板坯,包括申请专 利范围第1项之结构性模板元件,以及在该元件上 的一层硬化混凝土或其他适当的可铸面板材料。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为根据澳大利亚专利707101的第1图,为TRUSSDEK结构 性模板元件的一实施例的外观图; 第2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一实施例 的端视图; 第3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施 例的端视图; 第4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施 例的端视图; 第5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施 例的外观图; 第6图为沿着第5图的线a-a的一部段; 第7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施 例的强化元件的外观图; 第8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施 例的强化元件的外观图; 第9a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 施例的强化元件的外观图; 第9b图为第9a图所示的强化元件的其中一个鞍形物 的外观图; 第10图为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 施例的强化元件的端视图; 第11图为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楼面平板的一实施例 的端视图,包括根据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性 模板元件; 第12图为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楼面平板的另一实施 例的端视图,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结构性 模板元件; 第13图为根据本发明的复合楼面平板的另一实施 例的端视图,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 性模板元件; 第14图为根据本发明位于楼面支架上的结构性模 板元件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该图式说明根据本 发明之桥接元件的一实施例; 第15图为第14图所示结构的端视图; 第16图为类似第14图的侧视图,其说明根据本发明 之一桥接元件的另一实施例; 第17图为第16图所示结构的端视图; 第18图为侧视图,类似第14和16图所示的侧视图,其 说明根据本发明之桥接元件的另一实施例; 第19图为第18图所示结构的端视图; 第20图为侧视图,类似第14、16和18图所示之侧视图, 其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桥接元件的另一实施例; 第21图为沿着第20图的线21-21所取得之第20图的结 构的端视图; 第22图为根据本发明之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 施例的端视图;及 第23图为根据本发明之结构性模板元件的另一实 施例的端视图。
地址 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