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白光混光装置
摘要 一种白光混光装置,包括一载板、红绿蓝三个发光二极体、一透镜与一透光层。发光二极体系设于载板上,透镜系设于此三个发光二极体之上方,而透光层系填充于发光二极体与透镜间。在透镜上具有至少一斜面以定义各个发光二极体之光照的涵盖角度(angularfield)。此斜面系与载板夹有一固定角度,并且,各个发光二极体照射至斜面之光照中,远离透镜中心之部份光照系全反射,以使不同之发光二极体产生相同之涵盖角度而得以充分混光。
申请公布号 TWI245434 申请公布日期 2005.12.11
申请号 TW093113968 申请日期 2004.05.18
申请人 刘家齐;李志峰;纪志迪 台北县土城市工业区中兴路12之2号 发明人 刘家齐;李志峰;纪志迪
分类号 H01L33/00 主分类号 H01L33/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李长铭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53号9楼
主权项 1.一种混光装置,包括一载板;至少二不同色彩之光源,设于该载板上;一透镜,设于该光源上方,并具有至少一斜面以定义该光源之涵盖角度;及一透光层,填充于该光源与该透镜间,并且,该透光层之折射系数系大于该透镜之折射系数;其中,该斜面系与该载板夹有一固定角度,使该光源由该透光层照射至该斜面之光照中,远离该透镜中心之部份光照系全反射,以使不同之该光源产生相同之涵盖角度而得以充分混光。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斜面系位于该透镜之内表面,并且,该内表面系一凹面。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透镜之外表面系一外凸球面。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斜面系弯曲环绕该透镜中心。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透镜具有复数个斜面由该透镜之边缘处往该透镜中心排列。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斜面之数量为5~15个。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斜面系位于该透镜之外表面,并且,该外表面系一凸面。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透镜之内表面系一内凹球面。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光源系发光二极体。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相邻二光源之距离系小于该透镜直径的5%。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混光装置,其中,该透光层系由环氧树脂(Epoxy)或是银(Ag)半透-扩散胶所构成。12.一种白光混光装置,利用至少红绿蓝三个发光二极体混色产生白光,该白光混光装置包括一载板,该发光二极体系设于该载板上;一透镜,设于该发光二极体上,并且,该透镜之内表面系一凹面,而该凹面上具有至少一斜面弯曲环绕该透镜之中心,以定义该发光二极体之涵盖角度;及一透光层,夹合于该发光二极体与该透镜间,并且,该透光层之折射系数系大于该透镜之折射系数;其中,该斜面与该载板夹有一固定角度,使该发光二极体由该透光层照射至该斜面之光照中,远离该透镜中心之部份光照系全反射,以使不同之该发光二极体产生相同之涵盖角度而得以充分混光。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白光混光装置,其中,该透镜之外表面系一外凸球面。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白光混光装置,其中,该透镜具有复数个斜面由该透镜之边缘处往该透镜中心排列。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之白光混光装置,其中,该斜面之数量为5~15个。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白光混光装置,其中,该白光混光装置具有红绿蓝三个发光二极体,以正三边形排列于该载板上,并且,该透镜之中心轴系穿过该正三边形。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白光混光装置,其中,该相邻发光二极体之距离系小于该透镜直径的5%。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白光混光装置,其中,该载板之上表面具有一反射镀层以将受到该斜面全反射之部份光照向上反射。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白光混光装置,其中,该透光层系由环氧树脂(Epoxy)或是银(Ag)半透-扩散胶所构成。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一传统发光二极体封装结构之剖面示意图。第二图系第一图之封装结构,应用于不同色彩发光二极体进行混光之情况的示意图。第三A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一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第三B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一实施例之俯视示意图。第三C图系放大显示第三A图之斜面,并且,显示不同光源之光照照射至斜面之光学作用。第四图系本发明之混光装置应用于红绿蓝三色发光二极体一较佳实施例之示意图。第五A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二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第五B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二实施例之俯视示意图。第六A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三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第六B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三实施例之俯视示意图。第七A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四实施例之剖面示意图。第七B图系本发明混光装置第四实施例之俯视示意图。
地址 台北县汐止市大同路3段212之1号5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