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使用含巨孔触媒之苯聚羧酸或其衍生物之氢化作用
摘要 进行一种氢化苯聚羧酸或其衍生物或其二或更多种之混合物之方法,其藉由在触媒之存在下,使苯聚羧酸或其衍生物或其二或更多种之混合物接触含氢气体,此触媒包含应用于含巨孔撑体之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VIII族之金属单独或与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或VII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金属,其条件为,如果氢化对酸二甲酯,排除使用包含应用于撑体之钌单独或与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VII或VIII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金属之触媒,其中撑体具有至少50 nm之平均孔径及最多30平方米/克之BET表面积,及活性金属之量基于触媒之总重量为0.01至30重量%,及活性金属与触媒撑体之表面积比例小于0.05,及/或包含以基于触媒之总重量为0.01至30重量%之量应用于撑体之钌单独或与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VII或VIII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金属之触媒,其中撑体孔体积之10至50%由具有50 nm至10,000nm范围之孔径之巨孔形成,及撑体孔体积之50至90%由具有2 nm至50 nm范围之孔经之巨孔形成,其中孔体积加总为100%,之氢化,及藉由氢化苯聚羧酸(衍生物)得到之新颖氢化产物,及其在塑胶中作为塑性剂之用途。
申请公布号 TWI243188 申请公布日期 2005.11.11
申请号 TW087121223 申请日期 1998.12.18
申请人 巴地斯颜料化工厂 发明人 马兰尼包纳;艾德布契尔;包瑞斯布瑞史契德;克劳士哈瑞特;乔陈海肯曼;路西恩斯尔;洛夫本克斯
分类号 C08K5/12;C07C69/75;C07C67/303;C07C51/36;C07C61/09 主分类号 C08K5/1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陈长文 台北市松山区敦化北路201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氢化苯聚羧酸或其衍生物或其二或更多种 之混合物之方法,其藉由在触媒之存在下,使苯聚 羧酸或其衍生物或其二或更多种之混合物接触含 氢气体,此触媒包含应用于含巨孔撑体之至少一种 周期表过渡第VIII族之金属单独或与至少一种周期 表过渡第I或VII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金属,该巨 孔之孔径根据纯应用化学第45期第79页(1976)所定义 者为大于50nm,其条件为, 如果氢化对酸二甲酯,排除使用包含应用于撑体 之钌单独或与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VII或VIII 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金属之触媒,其中撑体具有 至少50nm之平均孔径及最多30平方米/克之BET表面积 ,及活性金属之量基于触媒之总重量为0.01至30重量 %,及活性金属与触媒撑体之表面积比例小于0.05, 及/或 包含以基于触媒之总重量为0.01至30重量%之量应用 于撑体之钌单独或与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VII 或VIII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金属之触媒,其中撑 体之10至50%之孔体积由具有50nm至10,000nm范围之孔 径之巨孔形成,及撑体之50至90%之孔体积由具有2nm 至50nm范围之孔径之巨孔形成,其中孔体积加总为 100%,之氢化。 2.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触媒包含应 用于撑体之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VIII族之金属单 独或与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或VII族之金属一起 作为活性金属,其中撑体具有至少50nm之平均孔径 及最多30平方米/克之BET表面积,及活性金属之量基 于触媒之总重量为0.01至30重量%。 3.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触媒包含以 基于触媒之总重量为0.01至30重量%之量应用于撑体 之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VIII族之金属单独或与至 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或VII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 金属,其中撑体孔体积之10至50%由具有50nm至10,000nm 范围之孔径之巨孔形成,及撑体孔体积之50至90%由 具有2nm至50nm范围之孔径之巨孔形成,其中孔体积 加总为100%。 4.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触媒包含以 基于触媒之总重量为0.01至30重量%之量应用于撑体 之至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VIII族之金属单独或与至 少一种周期表过渡第I或VII族之金属一起作为活性 金属,其中撑体具有至少0.1im之平均孔径及最多15 平方米/克之BET表面积。 5.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4项任何一项之方法,其 中苯聚羧酸或其衍生物选自包括酸、对酸与 异酸之单烷酯与二烷酯,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 酸与1,2,3-苯三甲酸之单烷酯、二烷酯与三烷酯,1,2 ,4,5-苯四甲酸之单烷酯、二烷酯、三烷酯与四烷 酯,其中烷基可为线或分支及各具有3至18个碳原子 ,酸、偏苯三甲酸与1,2,3-苯三甲酸之酐,1,2,4,5-苯 四甲酸二酐及其二或更多种之混合物。 6.根据申请专列范围第1至4项任何一项之方法,其 中撑体包含活性碳、碳化矽、氧化铝、二氧化矽 、二氧化钛、二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锌或其二 或共多种之混合物。 7.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4项任何一项之方法,其 中氢化在溶剂或稀释剂之存在下进行。 8.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4项任何一项之方法,其 中氢化连续地进行。 9.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戊)酯,其可藉具有化学摘 要登记号码(在以下称为CAS No.)84777-06-0之酸二( 异戊)酯之氢化得到; 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庚)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 CAS No.71888-89-6之酸二(异庚)酯得到; 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 CAS No.68515-48-0之酸二(异壬)酯得到; 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庚)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 CAS No.28553-12-0之酸二(异庚)酯得到,其以正丁烯 为主; 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庚)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 CAS No.28553-12-0之酸二(异庚)酯得到,其以异丁烯 为主; 环己烷二羧酸之1,2-二-C9-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CAS No.68515-46-8之酸二(异壬)酯得到; 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癸)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 CAS No.68515-49-1之酸二(异癸)酯得到; 环己烷二羧酸之1,2-二-C7-11-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 CAS No.68515-42-4之对应酸酯得到; 环己烷二羧酸之1,2-二-C7-11-酯,其可藉由氢化具有 以下CAS No.之二-C7-11-酸酯得到: 111381-89-6, 111381-90-9, 111381-91-0, 68515-44-6, 68515-45-7及 3648-20-7; 环己烷二羧酸之1,2-二-C9-11一酯,其可藉由氢化具 有CAS No.98515-43-5之二-C9-11-酸酯得到; 1,2-二(异癸基)环己烷二羧酸酯,其可藉由氢化二( 异癸基)酸酯得到,其本质上包括二-(2-丙基庚基) 酸酯; 1,2-二-C7-9-环己烷二羧酸酯,其可藉由氢化对应之 酸酯得到,其包含分支与线形C7-9-烷酯基。 10.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环己烷二羧酸酯,或 其二或更多种之混合物,其系用于在塑胶中作为塑 性剂。 11.一种根据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环己烷二羧酸酯 、或环己烷三羧酸酯或其二或更多种之混合物之 用途,其系用于在塑胶中作为塑性剂。
地址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