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
摘要 本创作系有关一种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主要系包括一中空管状之工具本体、一弹簧及一组分别组配于工具本体两端孔内且于其横向穿孔内具有切刀之压力剥皮压钮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弹簧系组设于该工具本体之内部,该组压力剥皮压钮则组配于工具本体之两端孔处,并受该弹簧之恢复力而形成压迫力,以可对线缆产生压迫进而达毋须施力即可对线缆进行剥皮者,为一甚具新颖性、进步性及可供产业上应用之创作者。
申请公布号 TWM279093 申请公布日期 2005.10.21
申请号 TW094210640 申请日期 2005.06.24
申请人 纪炳棋 发明人 王志榔
分类号 H02G1/12 主分类号 H02G1/1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包括:一工具本体,系呈中空管状,于该工具本体两端孔外缘两侧设有供线缆穿过之对应缺口;一弹簧,系组设于该工具本体之内部中央;及一组压力剥皮压钮,系分别组配于前述工具本体两端孔内,且于其上设有与前述工具本体两端孔外缘两侧所设供线缆穿过之对应缺口呈重叠滑移之横向长条孔,于该长条孔内设有切刀;藉上述设计,于使用时先将符合规格之该端压力剥皮压钮向内推压缩入工具本体之端孔内,使压力剥皮压钮之长条孔一内侧端弧缘与工具本体之缺口外端圆弧状部之距离拉大,以供线缆穿过,于线缆穿过后,松开压力剥皮压钮,则因弹簧之恢复力使压力剥皮压钮向工具本体之端孔外推顶,而将设于压力剥皮压钮长条孔内之该组切刀推向线缆表面,并于将整个剥皮工具绕线缆旋转后,即可藉该组切刀分别将线缆之内、外绝缘皮予以切除者。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中于该组压力剥皮压钮之外缘两侧,均设有一卡止凸部,于工具本体端孔内两侧亦设有供该组压力剥皮压钮之卡止凸部嵌组进入之沟槽,于工具本体近两端外缘设有呈相对应之轴向导引槽;藉上述设计,于组装压力剥皮压钮时,先将其两侧之卡止凸部对准设于工具本体端孔内两侧之沟槽,将压力剥皮压钮向工具本体端孔内推后,再将压力剥皮压钮旋转90度,而使两侧之卡止凸部同时进入设于工具本体近两端外缘呈相对应之轴向导引槽内,并使每一压力剥皮压钮之长条孔轴心旋转至与工具本体所设每组缺口中心线呈平行之状态者。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中于该工具本体两端孔外缘所设供线缆穿过之对应缺口之每一缺口之相对外端处均形成圆弧状部,而与每一压力剥皮压钮所设有供线缆穿过之长条孔之相对内端弧缘共同形成可夹持电线缆之夹持部者。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中于该组压力剥皮压钮上穿组一做为卡止用定位销,而可于该组压力剥皮压钮向工具本体端孔内推并旋转90度,而使突出该组压力剥皮压钮两侧之定位销可卡止于工具本体之导引槽内达定位者。5.一种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包括:一工具本体,系呈中空管状,于该工具本体两端孔外缘两侧设有供线缆穿过贯穿之对应缺口,于工具本体之中央,形成有一中隔板进而将工具本体分隔成两孔室;一组弹簧,系组设于该工具本体之两端孔之孔室内,该组弹簧系具一大、一小不同恢复力者;及一组压力剥皮压钮,系分别组配于前述工具本体两端孔内,且于其上设有与前述工具本体两端孔外缘两侧所设供线缆穿过之对应缺口呈重叠滑移之横向长条孔,于该长条孔内设有切刀;藉由此设计,而可依实际所需于工具本体之两端孔之孔室内,各别组入一具不同大、小恢复力之弹簧,使该组压力剥皮压钮产生不同压迫力,以针对不同规格线缆剥切时所需不同剥切压力者。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同轴线境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中于该组压力剥皮压钮之外缘两侧,均设有一卡止凸部,于工具本体端孔内两侧亦设有供该组压力剥皮压钮之卡止凸部嵌组进入之沟槽,于工具本体近两端外缘亦设有呈相对应之轴向导引槽;藉上述设计,于组装压力剥皮压钮时,先将其两侧之卡止凸部对率设于工具本体端孔内两侧之沟槽,将压力剥皮压钮向工具本体端孔内推后,再将压力剥皮压钮旋转90度,而使两侧之卡止凸部同时进入设于工具本体近两端外缘呈相对应之轴向导引槽内,并使每一压力剥皮压钮之长条孔轴心旋转至与工具本体所设每组缺口中心线呈平行之状态者。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同轴线缆剥皮工具之结构改良,其中于该工具本体两端孔外缘所设供线缆穿过之对应缺口之每一缺口之相对外端处均形成圆弧状部,而与每一压力剥皮压钮所设供线缆穿过之长条孔之相对内端弧缘共同形成可夹持电线缆之夹持部者。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创作之立体分解图。第二图系本创作之组合立体图。第三图系本创作之组合剖示图。第四图系本创作下压其中一压力剥皮压钮使其长条孔一端弧缘与缺口圆弧状部距离拉大以利线缆穿过之实施例剖示图。第五图系本创作于实际使用时之实施例立体图。第六图系本创作于实际使用时之实施例剖示图。第七图系本创作于压力剥皮压钮上穿组一做为卡止用定位销之实施例剖示图。第八图系本创作之另一实施例剖示图。第九图系习知结构之侧视图。第十图系另一习知结构之侧视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中山路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