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具有一或多个整合式散光器的光导管
摘要 一种用于背光总成的光导管,具有一正表面及一背表面。背表面上成形有整合式表面散光器微结构。正表面上也成形有整合式表面散光器微结构。一背光总成具有一反射表面,毗邻光导管的背表面,以及一独立的散光器膜层,配置于正表面。一对用以使光平行的亮度增强膜层,毗邻散光器模层配置。一保护层配置于亮度增强膜层之上。光导管之正及背表面上的整合式散光器,大幅地增强了总成的亮度及光分布的均匀性,不须增加额外的组件,或降低总成的其它性能的特性。
申请公布号 TWI240091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9.21
申请号 TW089110734 申请日期 2000.06.01
申请人 物理光学公司 发明人 亚拔士.荷塞尼;嘉恩瑞.萨维特
分类号 G02B6/00 主分类号 G02B6/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2段125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背光总成的光导管,该光导管包括:一正表面;一相反于正表面的背表面;以及一整合式散光器,包含至少一区域的表面微结构形成于该背表面上,其中该整合式散光器包含一表面结构的中央区域,具有至少一侧缘;以及表面微结构的一侧面区域靠近每一侧缘。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光导管,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所有表面微结构产生相同的光输出特性。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光导管,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每一区域产生不同的光输出特性。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光导管,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表面微结构产生椭圆形光输出。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的光导管,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来自至少一区域的椭圆形光输出相对于光导管的整体表面区域之水平在大约80至120之间而垂直在大约5至30之间。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的光导管,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来自至少一区域的椭圆形光输出相对于光导管的整体表面区域之水平在大约95而垂直在大约25。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光导管,进一步包含一整合式散光器包括至少一形成在正表面上的表面微结构的区域。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的光导管,其中在正表面上的整合式散光器具有至少两区域之表面微结构。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的光导管,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形成在正表面上的表面微结构产生圆形光输出。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的光导管,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圆形光输出具有一介于大约0.5至5.0之间的角度。11.一种用于显示器的背光总成,包含:一光导管包括:一正表面,一背表面,及一整合式散光器包括形成在光导管的背表面上的至少一区域之表面微结构,其中该整合式散光器包含一表面结构的中央区域,具有至少一侧缘;以及表面微结构的一侧面域靠近每一侧缘;及,至少一光源位在光导管的一边缘。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的背光总成,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所有表面微结构产生相同的光输出特性。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的背光总成,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每一区域产生不同的光输出特性。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的背光总成,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该表面微结构产生椭圆形光输出。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的背光总成,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来自至少一区域的椭圆形光输出相对于光导管的整个表面区域之水平大约为95而垂直为25。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的背光总成,进一步包含一散光层安排于光导管的正表面附近。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的背光总成,进一步包含至少一亮度加强层按排于散光层附近。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的背光总成,进一步包含一保护层,其中该至少一亮度加强层系安排于保护层与散光层之间。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的背光总成,其中每一亮度加强层包括多数整合式光学元件。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的背光总成,进一步包含一整合式散光器包括形成在光导管的正表面上的至少一区域之表面微结构。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的背光总成,进一步包含一散光层安排于光导管的正表面附近,及至少一亮度加强层安排于散光层附近。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的背光总成,其中一空气间隙被形成于形成在光导管的正表面上的表面微结构及安排在光导管的正表面附近的散光层之间。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的背光总成,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形成在该正表面上的表面微结构产生圆形光输出。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的背光总成,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该光导管时,该圆形光输出具有一介于大约0.5及5.0之间的角度。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的背光总成,进一步包含一反射层安排于形成在光导管的背表面中的表面微结构附近。26.一种加强由一背光总成所产生的光输出的均匀度及亮度的方法,包含:提供一背光总成包括:一光导管具有;一正表面,一背表面,及一整合式散光器包括形成在光导管的背表面上的至少一区域之表面微结构,其中该整合式散光器具有一中央区域之表面结构,具有至少一侧缘及一侧面区域之表面微结构邻近每一侧缘。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的方法,进一步包含:一整合式表面散光器包括形成在光导管的正表面上的至少一区域之表面微结构,及一散光层安排于光导管正表面的附近;其中一空气间隙被形成于形成在光导管的正表面上的表面微结构及安排在光导管的正表面附近的散光层之间。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的方法,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光导管时,背表面的每一区域产生一椭圆形光输出,在水平呈大约95度在垂直呈大约25度,及正表面的每一区域产生一大约1度的圆形光输出。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6项所述之方法,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光导管时,该中央区域产生大约95度15度的椭圆光输出,及每一侧向散光器产生大约95度25度的椭圆输出。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9项所述之方法,更包含一整合式表面散光器,包含至少一区域的表面微结构形成在该光导管的正表面中,其中当光被导引通过光导管时,该等在正表面中之表面微结构产生于约0.5度至5.0度间之圆形光输出。图式简单说明:图1是标准背光总成构造的剖面概图;图2是代表图1之背光总成可能的光输出曲线,以及仅从图1之背光总成之光导管输出之光的曲线;图3是光导管之底视平面概图,显示图2之曲线所代表之标准背光总成之光导管的丝屏罩点密度;图4是光导管之底视平面概图,显示另一种标准背光总成之光导管的丝屏罩点密度;图5的曲线代表图4之光导管的光输出;图6的曲线代表结合图4之光导管的标准背光总成的光输出;图7(A)的剖面概图说明按照本发明所架构之背光总成的实施例;图7(B)说明图7(A)所示背光总成之光导管之不同区域的正面概图;图8是图7A所示之光导管的背视概图;图9的曲线代表从图7A之背光总成中之光导管输出的亮度或光;图10的曲线代表从图7A之背光总成输出的亮度或光;图11的曲线代表从图7A之背光总成中具有不同特性之散光器之光导管输出的亮度或光;图12的曲线代表从图7A之背光总成输出的亮度或光,但具有图11所示的光导管;
地址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