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由多相反应之醛类与酮类之缩合作用
摘要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进行多相反应的方法,特别是以醛类和酮类的缩合反应来制备α,β-不饱和酮类。
申请公布号 TWI237633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8.11
申请号 TW091102061 申请日期 2002.02.06
申请人 奥塞诺石蜡化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威尔弗瑞德波士肯;克劳斯戴德威斯;盖多普罗兹曼
分类号 C07C45/72 主分类号 C07C45/7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何金涂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7号8楼;何秋远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7号8楼
主权项 1.一种制备结构式I之,-不饱和酮类之方法,其中R1和R2各代表一个含有1到20个碳原子之分支或直链、饱和或不饱和的脂肪烃或环脂-脂肪烃基团,或是具有6到9个碳原子之饱和或不饱和环脂烃基团,其可含有烷基做为取代基和/或一种内烯烃基团;或者是各别代表一种含有6到8个碳原子的芳脂或芳香族径基团;R3代表氢或是一种具有1到10个碳原子的脂肪径基团;或者是R1和R3结合邻近的两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可包含烷基为取代基及/或内烯烃基团之6至10个碳原子的共同脂肪环,此外,在R1、R2和R3中,有一或多个相对于羰基并非位置的亚甲基可以被一个氧原子所取代;其包括使具有结构式II的醛类与具有结构式III的酮类(其中R1、R2和R3分别如上所定义)在管式反应器中于液相中进行反应其中,触媒系出现在连续相中,和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系存在于分散相中,并且管式反应器的负荷因子不小于0.8,式(II)之醛类系包括:甲醛、乙醛、丙醛、正丁醛、异丁醛、2-丁烯醛、正戊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二羟甲基丙醛、甘菊花醛、3,3-二甲基丙烯醛、正己醛、异己醛、正庚醛、柠檬醛、-和-环柠檬醛、苯甲醛、肉桂醛、苯基乙醛、氢桂皮醛、2-苯基丙醛、环己基甲醛、茴香醛、法呢醛(farnesal)、四甲基十六碳烯醛、维他命A醛;式(III)之酮类系包括:丙酮、甲乙酮、甲基正丙酮、甲基异丙酮、甲基正丁酮、甲基异丁酮、甲基特丁酮、二乙基酮、联乙醯、6-甲基-5-庚-2-酮、6-甲基-3-庚-2-酮、苯乙酮、环己酮、环己基乙基酮、苯甲基甲基酮、甲基丙烯酮、乙基丙烯酮、异亚丙基丙酮、丙基丙烯酮、异亚丁基丙酮、6-甲基-3,5-庚二烯-2-酮、-紫罗兰酮、法呢基酮(farnesyl acetone)、香叶草基丙酮(geranyl acetone)、环辛酮、异佛尔酮、3,3,5-三甲基己酮、环癸酮;及其操作温度系为30℃至200℃之范围且整体压力系介于0.1巴和25巴。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醛类具有1到15个碳原子。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醛类具有4或5个碳原子。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酮类具有3到15个碳原子。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酮类为丙酮。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触媒为一种水溶性的硷性化合物。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触媒系选自硷金属或硷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氢盐、碳酸盐、羧酸盐或其混合物,特别是硷金属氢氧化物的水溶液。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方法,其中存在于连续相中之触媒的浓度为0.1到15质量%,特别是0.1到5质量%。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方法,其中用于触媒的溶剂为水或水与一种有机溶剂的均匀混合物。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水被用来做为连续触媒相的溶剂。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方法,其中水和乙二醇的混合物被用来做为触媒相的溶剂。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负荷因子B不小于0.9。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之方法,其中负荷因子B不小于1.0。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连续相相对于分散相的质量比率大于2。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反应物系经由连续相被送入管式反应器中的能量所分散。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醛和酮的莫耳数比介于2/1到1/10之间,特别是介于1/1到1/3之间。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溶剂易溶于产物相并且难溶于触媒相。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溶剂易溶于触媒相并且难溶于产物相。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溶剂与水形成最小的非均相共沸混合物。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8项之方法,其中所使用的溶剂为环己烷。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所制得之,-不饱和酮类被氢化而形成所对应的饱和酮类。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至11项中任一项之方法,其中所制得之,-不饱和酮类被氢化而形成所对应的饱和醇类。
地址 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