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无限段夹持定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无限段夹持定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壳体,其具有相隔一距离之二座体形成一夹持槽,各该座体内部形成有可容置之空间,一开口,设于该夹持槽内侧之该座体上,一夹持部,设于该夹持槽另一侧之该座体上;一夹持件,以其下方预定部位枢设于具有该开口之该座体内,并可于各该夹持槽及座体间作旋转位移,该夹持器之外缘环设有一垫环;一回复装置,其一端设于该夹持件外缘预定部位,另一端设于该壳体内部预定处;一固定装置,设于该壳体及欲悬挂处之间;藉由上述构件,该夹持件于受力旋动位移至该座体内部后,则产生一朝向该夹持槽以自动回复至原处之作用力,而将置于夹持槽内之夹持物得以无限段方式夹持定位,且结构简单,组设容易,更能降低制造成本。
申请公布号 TWM266861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6.11
申请号 TW093213101 申请日期 2004.08.17
申请人 林惠珠 发明人 林惠珠
分类号 A47J45/02;A47G29/087 主分类号 A47J45/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许锡津 台中市西区忠明南路407号
主权项 1.一种无限段夹持定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 结构,其主要包含有: 一壳体,其具有相隔一距离之二座体,各该座体间 并同时形成一夹持槽,各该座体内部形成有可容置 之空间,一开口,设于该夹持槽其一内侧之座体上, 另异于该夹持槽另一内侧之座体上,设有一夹持部 ; 一夹持件,系呈筒状,以该夹持器之下方预定部位 枢设于具有该开口之该座体内,并可于各该夹持槽 及座体间作旋转位移,该夹持件之外缘环设有一垫 环; 一回复装置,其一端设于该夹持件外缘预定部位, 另一端设于该壳体内部预定处,使该夹持件具有一 朝向该夹持槽之作用力; 一固定装置,设于该壳体及欲悬挂处之间; 藉由上述构件,俾能达成可自动回复,并使夹持物 得以无限段方式夹持定位于该夹持槽内。 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位 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依实际需求 该座体数量上之组合可以呈单数或呈偶数组合。 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位 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壳体具有均 相隔一距离之若干座体,并形成若干夹持槽,各该 夹持槽之一侧设有一开口,于相对于该开口位置之 各该夹持槽另一侧设有一夹持部;且于各该座体内 分别装设有各该夹持件及回复装置。 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 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夹持部系 呈凸部状,与该壳体以一体成型方式形成于该夹持 槽内。 5.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 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使该夹持部 设具有一垫片,而设各该垫片及夹持件垫环系为挠 性材质。 6.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位 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各该垫片及垫 环具有绲压纹路。 7.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 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夹持件以 偏心方式枢设于该座体内部。 8.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 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夹持件其 一端面呈斜面状。 9.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 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夹持件其 一端面呈球型状,另一端面呈平面状。 10.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 定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回复装 置之定位组成,其包含有一第一卡止部,其设于该 壳体预定部位;一第二卡止部,设于该夹持件上;一 弹性元件,其一端卡制于该第一卡止部;另一端卡 制于该第二卡止部。 11.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定 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第一卡止 部系为L型凸块,设于该壳体内部预定部位;该第二 卡止部系为凸条,设于该夹持件上;该弹性元件系 为回复弹簧状,套设于该夹持件与该座体枢接处所 延伸之枢接杆上。 12.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 定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固定装 置具有至少一固定座,设于该壳体内预定部位,该 固定座设有螺孔以供螺设于悬挂之壁面或板面。 13.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 定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固定装 置更进一步包含有一可与该壳体相配合之一固定 底板,该底板具有若干定位孔,以供固设于壁面或 板面者;该壳体内设有若干固定座,且各该固定座 设有螺孔;该底板上设有与该固定座相配合之外凸 螺孔,并以螺设方式将该壳体固定于该固定底板上 。 14.依据申请专利范围第1或3项所述之无限段夹持 定位及可自动回复新颖夹持器结构,其中该固定装 置进一步包含有一套栓片,设于该壳体背部;一嵌 座,设于壁面或板面上,该嵌座具有可供该套栓片 套合之一导槽,该导槽底端具有一挡止部,并以嵌 合方式将该壳体固定于壁面或板面上。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外观图。 第二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背部立体分解图 。 第三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动作一 图。 第四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动作二 图。 第五图为本创作一较佳实施例之夹持状态立体图 。 第六图为本创作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第七图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第八图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动作一图 。 第九图为本创作第三实施例之使用状态动作二图 。 第十图为本创作第四实施例之使用立体外观图。
地址 台中县沙鹿镇中山路390巷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