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电连接器
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对接部,该对接部具有一对接方向;对接端子,系收容于前述绝缘本体内;以及遮蔽装置,设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以屏蔽电连接器之对接部,该遮蔽装置可沿大致垂直于前述对接部之对接方向之方向平移。此种遮蔽装置除具防止异物进入及外力撞击损坏端子外,更具意义之处在于其藉平移方式打开或关闭,相较枢轴转动方式,不会占用电路板之空间;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门板与连接器间不需预留空间,电连接器之整体尺寸较小等优点。
申请公布号 TWM266617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6.01
申请号 TW093210869 申请日期 2004.07.09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建勋
分类号 H01R27/02 主分类号 H01R27/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对接部,该对接部具有一对接方向;对接端子,系收容于前述绝缘本体内;以及遮蔽装置,设于绝缘本体上方,用以屏蔽电连接器之对接部,该遮蔽装置可沿大致垂直于前述对接部之对接方向之方向平移。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第一导向部,所述遮蔽装置具有一第二导向部,前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互相配合,而可使遮蔽装置相对绝缘本体移动。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前述对接部包括沿绝缘本体纵长轴向平行延伸之一对侧壁、大体与前述侧壁垂直的一对端壁及位于前述侧壁及端壁间之舌板。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侧壁与端壁包围形成有一收容腔,所述舌板与端壁间形成有导引腔,且在所述端壁上设有定位块。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或第4项中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遮蔽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之两门板。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遮蔽装置还包括复数弹性元件,而所述两门板之纵向末端分别具有结合部,所述复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门板相对末端之结合部上。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遮蔽装置还包括复数弹性元件,所述两门板之纵向末端分别具有结合部,所述复数弹性元件之每对弹性元件一端分别固定于两门板之同末端结合部,另一端固定于绝缘本体之端壁适当位置上。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门板纵向末端内侧具有向下倾斜之对接导引面,使得门板闭合时该对接导引面恰好位于所述收容腔上端,该对接导引面由门板一体冲压而成。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系为向上延伸,且上端宽度大于下端宽度之凸块,第二导向部则为贯穿两门板内侧,且具有适于与凸块配合之形状的狭槽。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部系为由两门板向下延伸且下端宽度大于上端宽度之凸块,第一导向部系为横向贯穿端壁,且具有适于与凸块配合之形状的狭槽。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或第10项所述之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凸块至少为一对。12.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包括;电连接器,包括:具有第一对接部之第一绝缘本体,所述第一对接部具有一对接方向;端子,系收容于前述第一绝缘本体内;遮蔽装置,系设于第一绝缘本体上方,用以屏蔽电连接器之第一对接部,该遮蔽装置可沿大致垂直于前述对接部之对接方向之方向平移;及一对接电连接器,包括:第二绝缘本体,该第二绝缘本体向上延伸有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二对接部可沿前述对接方向与所述电连接器之第一对接部相对接;复数收容于该第二对接部且可与电连接器之端子电性接触之对接端子。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第一导向部,遮蔽装置具有一第二导向部,前述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互相配合,而可使遮蔽装置相对第一绝缘本体移动。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前述第一对接部包括沿纵长轴向平行延伸之一对侧壁、大体与前述侧壁垂直的一对端壁及位于前述侧壁与端壁间之舌板。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侧壁与端壁包围形成有一收容腔,所述舌板与端壁间形成有导引腔,且在所述端壁上设有定位块。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或第15项中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遮蔽装置包括有对称设置之两门板。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遮蔽装置还包括复数弹性元件,而所述两门板之纵向末端分别具有结合部,所述复数弹性元件两端分别固定于两门板相对末端之结合部上。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遮蔽装置还包括复数弹性元件,所述两门板之纵向末端分别具有结合部,所述复数弹性元件之每对弹性元件一端分别固定于两门板之同末端结合部,另一端固定于第一绝缘本体之端壁适当位置上。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对接电连接器之第二绝缘本体包括长方体构形之基部,于基部中央向上延伸之第二对接部及位于该对接部纵长方向两末端之一对导引柱。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导向柱上端为楔形结构。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导引柱收容于电连接器之导引腔中。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对接电连接器之横宽两端分别具有一接地端子。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2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所述接地端子包括臂部、定位部及接地引脚,该臂部穿过第二壁之第二嵌合口,该定位部卡持于第二定位孔,当导引柱受力相对第二绝缘本体向下运动时,接地端子相对第二绝缘本体保持不动。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之电连接器组合,其中所述对接电连接器之纵长两侧设有遮蔽壳体。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立体组合图。第二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立体分解图。第三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绝缘本体之前视局部放大视图。第四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第五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对接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第六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之对接电连接器沿第四图中Ⅵ-Ⅵ线之剖视图。第七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电连接器之半配合示意图。第八图系本创作电连接器与其对接电连接器之完全配合示意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自由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