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引擎的可变式气体吸入机构
摘要 一种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具有独立地提供之一第一吸入气体通道和一第二吸入气体通道,且其等具有分支成数个连接至引擎的数个汽缸之吸入管件的下游末端部分。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的下游末端部分附近与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的下游末端部分附近,系可藉由一第一连通元件而连通。第一吸入气体通道和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系藉由一位在第一连通元件于吸入空气流动方向之上游的第二连通元件来连通。该第一连通元件和该第二连通元件系依据引擎的操作状态来控制。
申请公布号 TWI232264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5.11
申请号 TW092130307 申请日期 2003.10.30
申请人 三菱自动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矢加部嘉德;小野秀敏;伊东笃一;江崎克美
分类号 F02B27/02 主分类号 F02B27/0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恽轶群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陈文郎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3段248号7楼
主权项 1.一种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包含:一第一吸入气体通道和一第二吸入气体通道,其等系由将一设置在一节流阀下游之吸入气体通道分支而形成;数个吸入管件,其系从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下游的末端部分以及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下游的末端部分分支,且具有连接至提供在该引擎中之数个汽缸之一下游侧;一第一连通元件,其系可以将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的下游末端部分之附近与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的下游末端部分附近之间连通;一控制元件,其系用于按照控制引擎的操作状态来控制该第一连通元件,该气体吸入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第二连通元件,其系在吸入口空气流动方向上,位于第一连通元件的上游,其可以将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和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连通,并且该控制元件可以因应该引擎的操作状态来控制第一连通元件和第二连通元件。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一位于该第二连通元件被设置的位置之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与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的截面区域,会变得比该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与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的上游侧边之一吸入截面区域更大。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和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系藉着一分隔部分而被分离成独立的吸入气体通道。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该第二连通元件系被设置在至少一部分的该分隔部分中,以将第一吸入气体通道与第二吸入气体通道连通。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该第二连通元件,其具有一提供在该分隔部分的可旋转汽门机构,且其系藉由该汽门机构的旋转而将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与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连通。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该汽门机构包含一用于开启与关闭一在该分隔部分中形成之开口的隔板,以及一被可转动地设置之在其上安置有该隔板的旋转轴,该旋转轴系被设置成使其之轴向方向几乎与该吸入空气流动方向相同。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该第二连通元件系被提供在该分隔部分的上游末端部分。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的引擎气体吸入结构,其中当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和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系藉由第二连通元件而连通,该第一吸入气体通道与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的分隔长度会被缩短。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当第一吸入气体通道和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系藉由第二连通元件而被带入连通状态内时,一在该吸入空气的流动的方向上,位于该第二吸入气体通道的上游末端部分之截面区域会增加。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一位于该第二连通元件的下游侧边之一吸入截面区域会变得比位于该第二连通元件的上游侧边之一吸入截面区域更大。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该控制元件会在该引擎的转速系处在中间转速区域中时,将该第一连通元件带入一非连通状态之内,而将该第二的连通元件带入一连通状态内。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的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其中该控制元件会在该引擎的转速系处在低转速区域中时,将该第一连通元件与该第二的连通元件带入一非连通状态之内,而在该转速系处在高转速区域中时,将该第一连通元件。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为具有依照本发明的引擎气体吸入结构之引擎的概略图;第2A和2B图系为显示在第1图中所例示说明的气体吸入结构的细节图,其以剖面图形式显示系依照本发明作为具体例之V型六缸引擎之气体吸入结构,第2A图系为该引擎的一可变吸入口结构从上方检视之剖面图,第2B图系为从侧面检视之该可变吸入口的剖视图,第2A图系对应于在第2B图中的箭号线B-B,而第2B图系对应于第2A图中的箭号线A-A。第3A到3D图系为显示第二选择汽门12附近的概要图,第3A图系为一位在关闭状态中之第二选择汽门12的透视图,第3B图系为一位在开启状态中之第二选择汽门12的透视图,第3C图系为沿着第2A图之箭号线C-C的剖视图,第3D图系为沿着第2A图之箭号线D-D的剖视图,而第3A与3B图系以部份分解的组合部份8来辅助了解第二选择汽门12的操作状态;第4图系为依照本发明之引擎的气体吸入结构中之容积效率的示意图;与第5图系为引擎的传统气体吸入结构中之容积效率的示意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