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除去掺杂区上之自然氧化层的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制造异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和双载子互补式金氧半电晶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去掺杂区上之自然氧化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一基板,在基板上形成一掺杂磊晶矽层,对于掺杂磊晶矽层进行额外布植,而形成一浓掺杂磊晶矽层,且在浓掺杂磊晶矽层上形成自然氧化层。接着,在压力0.01-79 torr和温度500℃-900℃之下,进行氢气烘烤,以除去自然氧化层。本发明之方法可用来制造异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可在不增加热预算和不影响产能的情况下,有效除去集极上的氧化层,而可避免HBT元件的晶格缺陷,降低BVceo的失败比率。
申请公布号 TWI232504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5.11
申请号 TW092135185 申请日期 2003.12.12
申请人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崑池;姚亮吉;陈启群;陈世昌;梁孟松
分类号 H01L21/223;H01L29/737;H01L21/8239 主分类号 H01L21/223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澄文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4段279号3楼;颜锦顺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4段279号3楼
主权项 1.一种除去掺杂区上之自然氧化层的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提供一基板; 在该基板上形成一掺杂磊晶矽层; 对于该掺杂磊晶矽层进行额外布植,而形成一浓掺 杂磊晶矽层,且在该浓掺杂磊晶矽层上形成自然氧 化层;以及 在压力0.01-79 torr和温度500℃-900℃之下,进行氢气 烘烤,以除去自然氧化层。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掺杂磊晶矽层为n型。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n型掺杂磊晶矽层的形成 方式为临场(in-situ)磷的矽磊晶沈积反应。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临场(in-situ)磷的矽磊晶沈积 反应系使用含矽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为气体源。 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含矽化合物为矽烷(silane) 。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含磷化合物为氢化磷(PH3) 。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浓掺杂磊晶矽层的形成方 式为:使用含磷化合物对于该n型掺杂磊晶矽层进 行额外布植。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额外布植系使用氢化磷(PH 3)为气体源。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额外布植时含磷化合物的布 植能量为320 keV至3200 keV之间,布植密度为3x1013/cm2 至3x1014/cm2之间。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在压力0.01-50 torr之下进行。 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 自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在压力0.01- 15 torr之下进行。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自 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在氢气烘烤之后,该方法更 包括:在该浓掺杂磊晶矽层上形成一矽锗层。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除去掺杂区上之 自然氧化层的方法,其中该矽锗层包括一磊晶矽锗 层。 14.一种异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以下步骤: 提供一掺杂磊晶矽层; 对于该掺杂磊晶矽层进行额外布植,而形成一浓掺 杂磊晶矽层作为一集极; 在压力0.01-79 torr和温度500℃-900℃之下,进行氢气 烘烤; 在该集极上形成一矽锗层作为基极;以及 在该矽锗层上形成一射极。 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掺杂磊晶矽层为n型。 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n型掺杂磊晶矽层的形 成方式为临场(in-situ)磷的矽磊晶沈积反应。 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临场(in-situ)磷的矽磊晶沈 积反应系使用含矽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为气体源 。 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矽化合物为矽烷( silane)。 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7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磷化合物为氢化磷(PH 3)。 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浓掺杂磊晶矽层的形成 方式为:使用含磷化合物对于该n型掺杂磊晶矽层 进行额外布植。 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额外布植系使用氢化磷 (PH3)为气体源。 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额外布植时含磷化合物 的布植能量为320 keV至3200 keV之间,布植密度为3x1013 /cm2至3x1014/cm2之间。 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在压力0.01- 50 torr之下进行。 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3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在压力0.01- 15 torr之下进行。 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在进行额外布植之后,进行氢 气烘烤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骤: 在该浓掺杂磊晶矽层上依序形成一垫氧化层和一 复晶矽层;以及 依序选择性蚀刻该复晶矽层和该垫氧化层,而形成 一开口,以曝露出该浓掺杂磊晶矽层。 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蚀刻复晶矽层系以乾蚀刻 进行。 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蚀刻垫氧化层系以湿蚀刻 进行。 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电晶体为高速(HS)之异 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 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电晶体为标准(STD)之异 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 30.一种异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以下步骤: 进行临场(in-situ)磷的矽磊晶沈积反应以形成n型掺 杂磊晶矽层; 以含磷(P)化合物对于该n型掺杂磊晶矽层进行额外 布植,而形成一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作为一集极; 在该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上依序形成一垫氧化层和 一复晶矽层; 依序选择性蚀刻该复晶矽层和该垫氧化层,而形成 一开口,以曝露出该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 在压力0.01-79 torr和温度500℃-900℃之下,进行氢气 烘烤; 在该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上形成一矽锗层作为基极 ;以及 在该矽锗层上形成一射极。 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临场(in-situ)磷的矽磊晶沈 积反应系使用含矽化合物和含磷化合物为气体源 。 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矽化合物为矽烷( silane)。 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1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磷化合物为氢化磷(PH 3)。 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额外布植系使用氢化磷 (PH3)为气体源。 3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含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额外布植时含磷化合物 的布植能量为320 keV至3200 keV之间,布植密度为3x1013 /cm2至3x1014/cm2之间。 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蚀刻复晶矽层系以乾蚀刻 进行。 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蚀刻垫氧化层系以湿蚀刻 进行。 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在压力0.01- 50 torr之下进行。 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8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在压力0.01- 15 torr之下进行。 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电晶体为高速(HS)之异 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 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0项所述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电晶体为标准(STD)之异 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 42.一种双载子互补式金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 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临场(in-situ)磷的矽磊晶沈积反应以形成n型掺 杂磊晶矽层; 以含磷(P)化合物对于该n型掺杂磊晶矽层进行额外 布植,而形成一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作为一集极; 在该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上依序形成一垫氧化层和 一复晶矽层; 依序选择性蚀刻该复晶矽层和该垫氧化层,而形成 一开口,以曝露出该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 在压力0.01-79 torr和温度500℃-900℃之下,进行氢气 烘烤; 在该n型浓掺杂磊晶矽层上形成一矽锗层作为基极 ; 在该矽锗层上形成一射极,而完成一双载子电晶体 (bipolar transistor);以及 形成一互补式金氧半电晶体(CMOS)。 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临场(in-situ)磷 的矽磊晶沈积反应系使用含矽化合物和含磷化合 物为气体源。 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矽化合物 为矽烷(silane)。 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含磷化合物 为氢化磷(PH3)。 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额外布植系 使用氢化磷(PH3)为气体源。 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额外布植时 含磷化合物的布植能量为320 keV至3200 keV之间,布植 密度为3x1013/cm2至3x1014/cm2之间。 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蚀刻复晶矽层 系以乾蚀刻进行。 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蚀刻垫氧化层 系以湿蚀刻进行。 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 在压力0.01-50 torr之下进行。 5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0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氢气烘烤系 在压力0.01-15 torr之下进行。 5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电晶体为高 速(HS)之异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 5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2项所述之双载子互补式金 氧半电晶体(BiCMOS)的制造方法,其中该电晶体为标 准(STD)之异质接合双载子电晶体。 图式简单说明: 第1图为使用传统氢气烘烤方式后所形成SiGe层的 SEM照片。 第2a至第2f图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异质接合 双载子电晶体(HBT)的制程剖面示意图。 第3图显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异质接合双载子 电晶体(HBT)的制造流程图。 第4至第6图为In-line SEM照片,以分析在不同压力下 进行氢气烘烤,对于SiGe之层晶格缺陷的影响。其 中,第4图为760 torr下,第5图为100 torr下,第6图为10 torr下。 第7图显示在不同氢气烘烤压力下,HS HBT元件的失 败百分比(failure percentage)(以BVceo为基准)。
地址 新竹市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力行六路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