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高效安全秸秆还田利用方法
摘要 一种高效安全的秸秆还田利用方法,其特征是在4或5年的周期内,逐年按序在田间开纵墒,纵墒宽20~25cm,深15~20cm,间隔100~125cm。每年稻收后,每两条纵墒埋入稻秸秆,随后的一条作为排灌沟;当年度麦(油)收获后,原排灌沟埋入麦(油)秸秆。埋入秸秆时可加入微生物菌剂。本发明根据土壤耕作学要求,与土壤免耕、轮耕、休耕有机结合,将有机肥、无机肥、微生物肥三肥结合,并与稻、麦(油)双套播技术相结合,使秸秆还田利用做到高效安全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数、质量,而且操作简便,投入成本低,有重大推广价值。
申请公布号 CN1593083A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3.16
申请号 CN200410041004.0 申请日期 2004.06.18
申请人 蒋植宝 发明人 蒋植宝
分类号 A01D82/00 主分类号 A01D82/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安全秸秆还田利用方法,其特征是在4或5年的周期内,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1)设计畦宽300~375cm,第1年稻子收获后,每畦开三条纵墒,依次为A1、B1、C1,每条纵墒宽20~25cm,深15~20cm,相邻纵墒间隔100~125cm,以上畦宽和纵墒间隔皆包括纵墒宽度;(2)在上述开好的纵墒内,每两条纵墒埋入稻秸秆,随后的一条作为田间排灌沟,即A1、B1埋入稻秸秆,C1作为排灌沟,其余畦面类推;(3)下一茬麦子油菜收获后,将收割后的麦油秸秆全部埋入原排灌沟C1内;(4)随后的3或4年内,每年从原纵墒位置向同一方向平移1/4或1/5畦宽的距离后重新开纵墒A2、B2、C2;A3、B3、C3……,规格同上,平移距离包括墒宽;(5)平移后的纵墒与原纵墒用途相同,即原来埋秸秆的平移后仍埋秸秆,原作排灌用的平移后仍作排灌用,以上为一个周期的操作方法,下一周期重复操作。
地址 225500江苏省姜堰市姜堰镇姜官路2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