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萤光灯、放电灯以及设有萤光灯之液晶用背光装置
摘要 本发明之萤光灯系形成萤光灯涂膜(涂层)于内壁面,并封入有包含氙气之放电媒体(介质)于形成有密封部于两端之玻璃管内部。该玻璃管内之一端部乃配设有内部电极,并将被连接于该内部电极之第1馈电用引出线,以形成气密地贯穿前述一方之密封部被连接着。在于前述玻璃管外周面,配设有由沿着管轴方向成螺旋状卷绕之线状导体所形成之外(部)电极。而在前述玻璃管之另一端部,配设有一端侧埋设于前述密封部内而另一端侧被导出于前述玻璃管外的第2馈电用引出线,且使前述外(部)电极之端部成电性连接于前述第2馈电用引出线之同时,以形成机械性地被固定着。又在包括前述玻璃管之前述外部电极的外周面,被覆有透光性树脂薄膜,由而,可令前述外部电极成一体地来被固定于前述玻璃管之外周面。
申请公布号 TWI226650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1.11
申请号 TW089123873 申请日期 2000.11.10
申请人 哈利盛东芝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矢野英寿;上野贵史
分类号 H01J61/04 主分类号 H01J61/04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林志刚 台北市中山区南京东路二段一二五号七楼
主权项 1.一种萤光灯,其特征为:具备:形成萤光涂层于内壁面,且形成密封部于两端以封入放电媒体于内部之玻璃管;形成于该玻璃管内壁面之萤光体层;形成气密地贯穿前述玻璃管之一方密封部的第1馈电用引出线;被连接于该馈电用引出线之展延于前述玻璃管内的前端部之内部电极;及在前述玻璃管外(部)周面以沿着管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且端部成电性连接于第2馈电用引出线之线状导体所形成之外部电极,而该外部电极在于前述玻璃管之管轴方向,设定成因应于从前述内部电极之距离而使前述线状导体之绕组节距成连续性或阶段性地变小。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萤光灯,其中由:两端被密封成气密而封入放电媒体于内部之前述玻璃管;形成于该玻璃管内壁面之前述萤光体层;被配置于该玻璃管内之一端部,供予一方电位之内部电极;及在前述玻璃管之两端间,沿着管轴以所定之节距卷绕成螺旋状之前述线状导体所形成,并供予另一方电位的前述外部电极,所构成,假定构成该外部电极之前述线状导体之宽度为W(cm),及玻璃管轴方向之平均线状导体卷绕次数为n(次/cm)时,可符合wn≦0.3的关系。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之萤光灯,其中前述放电媒体乃由氙气或氙气与其他稀有气体之混合气体所形成。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之萤光灯,其中前述外部电极乃与前述玻璃管一齐以透光性之树脂薄膜被覆该等之外周面,由而固定前述外部电极于前述玻璃管之外周面成一体。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萤光灯,其中前述第2馈电用引出线乃埋设一端侧于前述玻璃管之另一方密封部内,而另一端侧则被导出于前述玻璃管外。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之萤光灯,其中构成前述外部电极之线状导体之电阻率为210-4cm以下。7.一种萤光灯,其特征为:具备:形成有密封部于两端之细长透光性管;被形成于该透光性管内壁面之萤光涂层;被封入于前述透光性管内之含稀有气体之放电媒体;贯穿前述玻璃管之一方密封部且被密封成气密之第1馈电用引出线;配设于该第1馈电用引出线前端部之内部电极;及大致遍及前述透光性管之管轴方向的整长予以卷绕成螺旋状,并且一端被连接于第2馈电用引出线之由线状导体所形成之外部电极,而该外部电极乃在前述透光性管内之对向于萤光灯之点灯时所发生的散乱之扩散阳辉区(正电柱)或收缩阳辉区之部分,予以配备管电力增加机构。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7项之萤光灯,其中前述管电力增加机构系将前述被卷绕成螺旋状之线状导体之绕组节距形成较相邻之对向于扩散阳辉区部分之绕组节距更小。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8项之萤光灯,其中前述外部电极系使前述对向于扩散阳辉区部分之线状导体的绕组节距伴随着从前述内部电极远离而成为越小。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之萤光灯,其中前述放电媒体乃由氙气或氙气与其他稀有气体之混合气体所形成。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之萤光灯,其中前述包括外部电极之玻璃管外周面乃以透光性树脂薄膜所被覆,由而予以固定前述外部电极于前述玻璃管外周面成一体。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之萤光灯,其中构成前述外部电极之线状导体之电阻率为210-4cm以下。13.一种放电灯,其特征为:具备:细长之透光性气密容器;被封装于该透光性气密容器内之内部电极;被封入于前述透光性气密容器内之以稀有气体为主体的放电媒体;及由线状导体线圈所形成,沿着从前述透光性气密容器之内部电极朝远离方向的长轴方向且形成大致接触于外周面展延存在,使得能在与前述内部电极之间发生放电于放电容器内部,并且至少存在有能使前述线圈之绕组节距从小转换成大之一个反曲点的外部电极。14.一种放电灯,其特征为:具备:细长之透光性气密容器;被封装于前述透光性气密容器内之一对内部电极;被封入于前述透光性气密容器内之以稀有气体为主体之放电媒体;及在前述透光性气密容器外周面,由朝着其长轴方向以所定节距所卷绕之导体线圈所形成,而要与前述一对内部电极之间发生放电的外部电极,该外部电极乃在放电灯之点灯时,在于对向于产生于前述透光性气密容器内之一对收缩阳辉区PCs区域pH的绕组节距为最小,在于对向于产生于前述透光性气密容器内之扩散阳辉区PCd区域pV的两端部绕组节距成为最大之同时,绕组节距从前述两端部朝向中央部形成阶段性之减少。15.一种放电灯,其特征为:具备:形成有萤光涂层于内壁面且形成有密封部于两端以封入放电媒体于内部之透光性管;形成气密地贯穿该透光性管一方之密封部的第1馈电用引出线;被连接于该馈电用引出线之展延于前述透光性管内的前端部之内部电极;及在前述透光性管外周面以沿着管轴方向卷绕成螺旋状,而端部乃成电性连接于第2馈电用引出线之由线状导体所形成之外部电极,而该外部电极在于前述透光性管之管轴方向,设定成因应于从前述内部电极之距离而使前述线状导体之卷绕节距成连续性或成阶段性地变小。16.一种放电灯,其特征为:具备:形成有密封部于两端之细长透光性管;被封入于该透光性管内之包含稀有气体之放电媒体;形成气密地贯穿前述透光性管一方之密封部的第1馈电用引出线;配设于该第1馈电用引出线前端部之内部电极;及大致遍及前述透光性管之管轴方向的整个长度卷绕成螺旋状,并且一端被连接于第2馈电用引出线之由线状导体所形成之外部电极,而该外部电极于对向于放电灯在前述透光性管内点灯时所产生之散乱之扩散阳辉区或收缩阳辉区部分之部分,具备管电力增加机构。17.一种液晶用背光装置,其特征为:具备有:液晶用背光装置本体;记载于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至第12项之任何之一项的萤光灯;及要点灯该萤光灯用之点灯电路。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之放电灯,其中由两端密封成气密且封入放电灯体于内部之细长透光性管;和被配置于该透光性管内之一端部,并供予一方电位之内部电极;及在前述透光性管之两端间沿着管轴以所定之节距卷绕成螺旋状之线状导体所形成,而供予另一方电位之外部电极,所构成,假定构成该外部电极之前述线状导体之宽为W(cm),及透光性管轴方向之平均线状导体卷绕次数为n(次/cm)之时,可符合wn≦0.3的关系。1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6项之放电灯,其中由两端密封成气密且封入放电灯体于内部之细长透光性管;和被配置于该透光性管内之一端部,并供予一方电位之内部电极;及在前述透光性管之两端间沿着管轴以所定之节距卷绕成螺旋状之线状导体所形成,而供予另一方电位之外部电极,所构成,假定构成该外部电极之前述线状导体之宽为W(cm),及透光性管轴方向之平均线状导体卷绕次数为n(次/cm)之时,可符合wn≦0.3的关系。图式简单说明:第1图系显示本发明之第1实施形态的萤光灯侧面图。第2图系显示第1图所示之萤光灯纵向剖面图及附设点灯电路之结构的说明图。第3图系以放大第1图之萤光灯来显示的侧面图。第4图系显示在于本发明之萤光灯的外部电极16之wn値和最低管电压Vrms的关系图。第5图系显示在于本发明之萤光灯的外部电极16之wn値和管壁温度T的关系图。第6图系显示有关本发明之第2实施例的萤光灯纵向剖面图。第7图系第6图所示之萤光灯管轴方向的发光强度分布和第1图所示之萤光灯加以对比来显示之图。第8图系显示有关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的萤光灯之侧面图。第9图系显示有关本发明之第3实施例的萤光灯之纵向剖面图。第10图系显示在于上述之本发明的萤光灯点灯时所产生之收缩阳辉区及扩散阳辉区的剖面图,及在于放电灯之长轴方向的外部电极绕组节距之分布及亮度分布的图。第11图系显示本发明之第4实施例之图,同图(a)为萤光灯之纵向剖面图,(b)系显示外部电极之绕组节距的分布图。第12图系显示适用本发明于液晶用背光装置之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地址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