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
摘要 本创作系有关于一种『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系于自行车前叉本体二端之前叉竖与叉管部之间设置一具有缓冲、减震功能之避震装置,该避震装置系装设于该前叉竖管内,包含一弹性体设于该前叉竖管内深处,并与该叉管部之端缘接抵,而二定位件系分别固设于该前叉竖管内、外缘壁面处,用以供一升降座及固定座一端分别锁设于上,同时令该升降座相对于锁设之另端抵接该弹性体,而该固定座另端则旋钮扣设结合,藉以当自行车之前轮承受撞击震动时,自该叉管部往车头构件传导之震动力能被设于该前叉竖管内之避震装置预先吸收,而达到最佳之缓冲、避震效果,又,另可以旋转方式控制该升降座之锁设位置,以达到调整该弹性体之松紧系数目的。
申请公布号 TWM254409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1.01
申请号 TW092221567 申请日期 2003.12.08
申请人 申劦金属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武松
分类号 B62K21/12 主分类号 B62K21/12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包含一前叉本体,该前叉本体系由二分离之叉管部与前叉竖管组成,其下缘之叉管部系与自行车之前轮体组设,而上端之前叉竖管则用以套组自行车把手之车头构件,其特征在于:一具有缓冲、减震功能之避震装置系装设于该前叉竖管内,该避震装置一端系凸出该前叉竖管顶端,而另端则与该叉管部相对之端部接设,藉以当自行车之前轮承受撞击震动时,自该叉管部往车头构件传导之震动力能被设于该前叉竖管内之避震装置所吸收,以达到最佳之缓冲、避震效果。2.依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中,该避震装置包含二定位件、一弹性体、升降座、固定座,调整杆,以及一旋钮,其中该弹性体为一具备吸收震动力量之构件,设于该前叉竖管内深处,并与该叉管部端缘接抵,该二定位件分别固设于该前叉竖管内壁适处,用以分别供该升降座及固定座螺锁结合,该升降座一端锁设于该定位件上时,其另端恰与该弹性体接抵,而该固定座相对于锁设之另端内缘则供该旋钮固设,且令该旋钮凸露于该前叉竖管之外,同时,调整杆二端并套设于该升降座及旋钮内缘,藉以该旋钮得旋转带动该升降座位移,以达到控该弹性体之松紧系数,进而提升前叉避震之使用调整功能者。3.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中该弹性体可为一油压构件、弹簧或具弹塑性之材质构件者。4.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中,该二定位件内缘贯设有螺孔部,而外周面环布有若干定位用之齿瓣,该等齿瓣恰可嵌扣于该前叉竖管内壁面,令该二定位件紧固于该前叉竖管内,而该升降座概呈倒T型,内缘贯设有供该调整杆穿设之多角孔,一外端突设之螺杆部恰可螺设于位于该前叉竖管内缘之定位件其螺孔部内,而其另端较大径之抵缘部则紧抵该弹性体端缘面,藉该调整杆旋动而能带动该升降座于该定位件上螺动位移,进而调整该弹性体之松紧系数。5.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之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中,该固定座对应该定位件之端面凸设一螺锁部,该螺锁部恰可螺设于该定位件之螺孔部内,令该固定座结合于该前叉竖管内,而其另端具一中空之内容室,可供该旋钮相对端套置于内,又,该旋钮内缘亦贯设有供该调整杆套固之多角孔,藉以该旋钮可带动该调整杆旋转。6.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或第4项或第5项所述之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中,该调整杆为对应该升降座及旋钮内缘之多角孔型态之多角状结构,令该旋钮可驱转该升降座螺移。7.依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或第5项所述之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中,该固定座外周面适处另贯设有一向内连通之定位孔,令一定位扣件可套设于该固定座外周面,且其一端凸设之定位柱并得插设于该定位孔中,而深入该固定座之内容室,同时,该旋钮一端套设于该内容室时,其外周面并开设有一卡沟,令插设于该内容室内之定位柱端缘恰可卡抵于该卡沟处,用以达到结合、固定该旋钮之作用。8.一种可调整之自行车前叉避震结构,其包含一前叉本体,该前叉本体系由二分离之叉管部与前叉竖管组成,其下缘之叉管部系与自行车之前轮体组设,而上端之前叉竖管则用以套组自行车把手之车头构件,其特征在于:一具有缓冲、减震功能之避震装置系装设于该前叉竖管内,该避震装置系由二定位件、一弹性体、升降座、固定座、调整杆,以及一旋钮组成,一端系凸出该前叉竖管顶端,而另端则与该叉管部相对之端部接设,其中该弹性体为一具备吸收震动力量之构件,设于该前叉竖管内深处,并与该叉管部端缘接抵,该二定位件分别固设于该前叉竖管内壁适处,用以分别供该升降座及固定座螺锁结合,该升降座一端锁设于该定位件上时,其另端恰与该弹性体接抵,而该固定座相对于锁设之另端内缘则供该旋钮固设,且令该旋钮凸露于该前叉竖管之外,同时,调整杆二端并套设于该升降座及旋钮内缘,藉以当自行车之前轮承受撞击震动时,自该叉管部往车头构件传导之震动力能被设于该前叉竖管内之避震装置所吸收,以达到最佳之缓冲、避震效果。图式简单说明:图一:系为习用创作之立体外观示意图。图二:系为本创作之立体组合外观示意图。图三:系为本创作之组合剖面外观示意图。图四:系为本创作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五:系为本创作之部份构件组合剖面示意图。图六:系为本创作调整动作之组合剖面示意图。图七:系为本创作第二创作实施例之组合剖示图。图八:系为本创作第三创作实施例之组合剖示图。
地址 彰化县员林镇仑雅里仑雅巷五之十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