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散热装置
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用以散发电子元件所产生之热量,其包括一固定模组、一散热器及一风扇,该固定模组安装在电路板上之电子元件周围,该散热器固定至该固定模组上,其包括复数散热鳍片及复数弓形间隔件,该等间隔件与电子元件接触并相互交替设置在该等散热鳍片之底端,一热管依序穿过该等散热鳍片之底端、该等间隔件及该等散热鳍片上端,并将散热鳍片与间隔件结合在一起,该风扇系安装在散热器上,其中风扇之气流还可藉由该等弓形间隔件而导引至散热鳍片之相对侧边。
申请公布号 TWM254648 申请公布日期 2005.01.01
申请号 TW093203932 申请日期 2004.03.16
申请人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亚雄;黄中元;董顺吉
分类号 G06F1/20;H05K7/20 主分类号 G06F1/2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主权项 1.一种散热器,用以散发电子元件所产生之热量,其 包括: 一基体,系与电子元件接触,其包括复数弓形间隔 件; 一散热体,包括两外部鳍片及位于两外部鳍片之间 的复数内部鳍片,并在两外部鳍片间形成一腔室; 及 至少一热管,其穿过该基体及散热体且将该基体与 散热体结合在一起,并使该等间隔件与内部鳍片呈 相互交替设置; 其中风扇之气流可藉由该腔室及该等弓形间隔件 而导引至散热鳍片之相对侧边。 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散热器,其中该每一 间隔件包括与电子元件接触之一底面及一弓形顶 面。 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散热器,其中每一内 部鳍片之上端中央位置开设有一"V"形缺口,该等缺 口在该两外部鳍片间形成上述腔室。 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散热器,其中该热管 呈"U"形,每一内部鳍片上设有一对穿孔,每一间隔 件上设有与内部鳍片之其中一穿孔对应的沟槽、 该热管穿设在间隔件之沟槽及内部鳍片之穿孔中 。 5.一种散热装置,用以散发电子元件所产生之热量, 其包括: 一固定模组,系安装在电路板上之电子元件周围; 一散热器,系固定至该固定模组上,其包括: 复数散热鳍片及复数弓形间隔件,该等间隔件与电 子元件接触并相互交替设置在该等散热鳍片之底 端; 至少一热管,其依序穿过该等散热鳍片之底端、该 等间隔件及该等散热鳍片之上端并将散热鳍片与 间隔件结合在一起;及 一风扇,其安装在散热器上; 其中风扇之气流可藉由该等弓形间隔件而导引至 散热鳍片之相对侧边。 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散热装置,其中该散 热器还包括一卡扣元件,该卡扣元件包括固定散热 器之一框体及支撑风扇之一对卡片。 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之散热装置,其中该固 定模组包括一底板,该底板设有一开口,以便电子 元件凸伸出与间隔件接触,该固定模组之两相对侧 壁上分别设有与卡扣元件之框体卡扣之倒钩,以将 散热器固定至电子元件上。 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散热装置,其中该等 散热鳍片包括两外部鳍片及位于两外部鳍片之间 的复数内部鳍片,每一内部鳍片之上端中央位置开 设有一"V"形缺口,该等缺口在两外部鳍片间形成一 腔室。 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散热装置,其中该每 一间隔件包括与电子元件接触之一底面及一弓形 顶面。 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之散热装置,其中该 热管呈"U"形,每一内部鳍片上设有一对穿孔,每一 间隔件上设有与内部鳍片之其中一穿孔对应的沟 槽,该热管穿设在间隔件之沟槽及内部鳍片之穿孔 中。 11.一种散热器装置,用以散发电子元件所产生之热 量,其包括: 一卡扣元件,其包括一设有开口之框体; 一基体,其包括复数较短之间隔件; 一散热体,其包括复数较高之散热鳍片,其中上述 间隔件设置在上述散热鳍片之底端,上述间隔件与 散热鳍片在水平方向形成相互交替设置之堆叠式 结构,并使上述间隔件与散热鳍片之底端收容在框 体之开口中; 至少一热管,其穿过上述散热鳍片及间隔件;及 一风扇,其固定在上述卡扣元件上,并位于上述框 体、散热鳍片及间隔件之上方。 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散热器装置,其中 该等散热鳍片之顶端设有一"V"形缺口,该等间隔件 呈弓形。 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散热器装置,其中 上述热管还穿过上述框体。 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1项所述之散热器装置,其中 上述热管沿同一水平面同时穿过上述框体、散热 鳍片及间隔件。 图式简单说明: 第一图系一习知散热器之立体图。 第二图系本创作散热装置之立体分解图。 第三图系本创作散热装置之散热器立体分解图。 第四图系本创作散热装置之散热器倒置之立体图 。 第五图系本创作散热装置之部分组装立体图。 第六图系本创作散热装置之完全组装立体图。
地址 台北县土城市自由街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