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退火设备
摘要 一种退火设备,包括一周缘封闭之中空本体、一输送装置以及至少一气栅;其中,本体具有彼此相通之进料端与出料端以使其呈开放状,且该本体沿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之方向依序设有提供退火程序之加热装置与冷却装置,而气栅则设置于该加热装置与冷却装置之间,用以将保护性气体吹入本体内部而形成气幕,同时,输送装置系通过本体之进料端与出料端而设置,以供热管等加工材料可置放于输送装置上,藉此,该退火设备即可达到于开放、无压力差之环境下并以连续作业方式进行热管等加工材料之退火程序。
申请公布号 TWM252710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2.11
申请号 TW092213134 申请日期 2003.07.18
申请人 徐惠群 发明人 徐惠群
分类号 C21D1/26 主分类号 C21D1/26
代理机构 代理人 谢佩玲 台北市大安区罗斯福路二段一○七号十二楼
主权项 1.一种退火设备,包括:一周缘封闭之中空本体,具有彼此相通之进料端与出料端以使该本体呈开放状,且该本体沿其进料端至出料端之方向局部设有加热装置;一输送装置,通过该本体之进料端与出料端而设置;以及至少一气栅,设置于该本体上并位在该加热装置与出料端之间,用以将保护性气体吹入该本体内部而形成气幕。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本体为一长条筒柱状炉膛,其周缘系为炉壁所周围而封闭。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本体系于其进、出料端二端部处分别设置一调气栅门。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本体系设有一冷却装置,且该冷却装置系位于该气栅与出料端之间。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本体更设有另一冷却装置,该另一冷却装置系位于该加热装置与进料端之间。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该输送装置包含一输送带、及用以驱动该输送带作输送动作之二传动轮,且该二传动轮系分别位于该本体之进、出料端之端口外侧,而该输送带则通过该本体之进、出料端以套设于该二传动轮上。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气栅系为包含复数直立管沿着阻挡该进料端至出料端之方向所排列而成。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该气栅系为一蜂巢状之矩形风道以与该进料端至出料端之方向相垂直而设置。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气栅所吹出之气幕的宽度至少为该本体内部宽度之一半以上。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气栅系以管线连接至保护性气体之供应气源处,并于管线上设置一控制单元,藉以控制该供应气源提供该气栅所吹出之气体压力与流量。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气栅系为第一气栅,且更包括第二气栅,而该第一、二气栅系沿着该进料端至出料端之方向依顺排列而设置。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更包括一还原气栅,该还原气栅系设置于该本体之加热装置与该气栅之间,并用以将还原性气体吹入该本体内部。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还原气栅以管线连接至连接至还原性气体之供应气源处,并于管线上设置一控制单元,藉以控制该还原性气体之供应气源处提供该还原气栅所吹出之气体压力与流量。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更包括一排气管,且该排气管系设置于近该本体之进料端处。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排气管近外端处系设有一点火装置。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5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中该点火装置系为一点火枪。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4项所述之退火设备,其更包括一阻隔气栅,且该阻隔气栅系位于该排气管与进料端之间。图式简单说明:第一图 系本创作之平面示意图。第二图 系本创作之俯视示意图。第三图 系本创作本体与气栅之端面示意图。第四图 系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之俯视示意图。第五图 系本创作增设另一冷却装置之平面示意图。
地址 台中市南屯区黎明路二段四二二号六楼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