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制备板状碳化钨单晶颗料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板状碳化钨单晶颗粒的方法,更确却地说是一种采用熔盐法制取板状碳化钨单晶颗粒的方法,属化学合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的特征是以WO<SUB>3</SUB>和C为原料,以NaCl或KCl熔盐为介质,通过高温合成制备具有边长为3~20μm,长径比为2~10的板状碳化钨单晶颗粒。此方法合成制得的板状碳化钨单晶颗粒为原始粉体,可以制得定向排布显微结构的碳化钨系硬质合金,该硬质合金不但具有高硬度,而且具有高韧性。本方法工艺简便,设备简单;又可降低碳化温度,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易于规模生产。
申请公布号 CN1544716A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1.10
申请号 CN200310108888.2 申请日期 2003.11.27
申请人 上海大学 发明人 朱丽慧;黄清伟;赵海锋;胡向平;徐炯
分类号 C30B29/36 主分类号 C30B29/36
代理机构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顾勇华
主权项 1.一种制备板状碳化钨单晶颗粒的方法,该方法主要采用熔盐法制取板状碳化钨单晶颗粒,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艺程序和步骤:a、以作为总反应式来设计制备具有板状碳化钨单晶颗粒的化学计量成分;并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减0.25~0.5摩尔的C来调节生成物的物相和控制形貌;b、采用纯度为99.5%的WO3和光谱纯的C作为原料,按规定称取上述两组分之摩尔比为1∶4的量,混合2~5小时;然后按比例加入NaCl或KCl盐,盐料比为1∶1~2∶1;并以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再混合2小时;然后烘干,过筛;c、将上述混合均匀的原料装入坩埚中,在氩气气氛中,在800~1300℃的温度下焙烧,然后保温1~4小时,焙烧后产物随炉冷却至室温;d、用蒸馏水多次漂洗合成产物,去除残留的熔盐颗粒,烘干后所得产物为边长为3~20um,长径比为2~10的板状WC单晶颗粒。
地址 200072上海市闸北区延长路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