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名称 笔记型电脑及其动态吸振结构
摘要 本创作系提供一种笔记型电脑及其动态吸振结构,其中笔记型电脑包括一本体、一吸振构件、一第一减振器、一硬碟机、一支持构件、以及一第二减振器;吸振构件设置于本体上,第一减振器设置于吸振构件上,硬碟机设置于吸振构件中,支持构件设置于硬碟机上,第二减振器设置于支持构件上,而硬碟机经由第二减振器与吸振构件连接,且吸振构件经由第一吸振器与本体连接,以提高硬碟机的防振效果。
申请公布号 TWM247879 申请公布日期 2004.10.21
申请号 TW092222475 申请日期 2003.12.23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镱仁
分类号 G06F1/00 主分类号 G06F1/00
代理机构 代理人 洪澄文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二七九号三楼;颜锦顺 台北市大安区信义路四段二七九号三楼
主权项 1.一种笔记型电脑,包括:一本体;一吸振构件,设置于该本体上;一第一减振器,设置于该吸振构件上;一装置,设置于该吸振构件中;一支持构件,设置于该装置上;以及一第二减振器,设置于该支持构件上,其中该装置经由该第二减振器与该吸振构件连接,而该吸振构件经由该第一吸振器与该本体连接。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更包括:一第一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一减振器,以将该吸振构件固定于该本体上。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固定构件为一螺丝。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本体上形成一第一螺孔,且该第一减振器中形成有与该第一螺孔对应的一第一穿孔,而该第一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一穿孔而与该第一螺孔螺合。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更包括:一第二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二减振器,以将该装置固定于该吸振构件上。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5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固定构件为一螺丝。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6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吸振构件上形成一第二螺孔,且该第二减振器中形成有与该第二螺孔对应的一第二穿孔,而该第二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二穿孔而与该第二螺孔螺合。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减振器的硬度比该第二减振器的硬度小。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吸振构件上形成一第一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一减振器。1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一沟槽,用以与该第一缺口结合。1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0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一减振器从该第一缺口脱离。1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支持构件上形成一第二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二减振器。1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2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二沟槽,用以与该第二缺口结合。1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3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二减振器从该第二缺口脱离。1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减振器由矽胶制成。1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减振器由矽胶制成。1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装置为一硬碟机。1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装置为一光碟装置。19.一种笔记型电脑,包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装置;一第一减振器,设置于该第一装置上;一第二装置,设置于该第一装置上;一支持构件,设置于该第二装置上;以及一第二减振器,设置于该支持构件上,其中该第二装置经由该第二减振器与该第一装置连接,而该第一装置经由该第一吸振器与该本体连接。2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更包括:一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二减振器,以将该第二装置固定于该第一装置上。2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0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固定构件为一螺丝。2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1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装置上形成一螺孔,且第该二减振器中形成有与该螺孔对应的一穿孔,而该固定构件穿过该穿孔而与该螺孔螺合。2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减振器的硬度比该第二减振器的硬度小。2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装置上形成一第一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一减振器。2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4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一沟槽,用以与该第一缺口结合。2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5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一减振器从该第一缺口脱离。2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支持构件上形成一第二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二减振器。2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7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二沟槽,用以与该第二缺口结合。2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28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二减振器从该第二缺口脱离。3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减振器由矽胶制成。3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减振器由矽胶制成。3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一装置为一电池框架。3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装置为一硬碟机。3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19项所述的笔记型电脑,其中该第二装置为一光碟装置。35.一种动态吸振结构,适用于一电子装置中,其中该电子装置具有一本体以及设置于该本体上的一装置,而上述动态吸振结构包括:一吸振构件,设置于该本体上;一第一减振器,设置于该吸振构件上;一支持构件,设置于该装置上;以及一第二减振器,设置于该支持构件上,其中该装置经由该第二减振器与该吸振构件连接,而该吸振构件经由该第一吸振器与该本体连接。3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更包括:一第一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一减振器,以将该吸振构件固定于该本体上。3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6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一固定构件为一螺丝。3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7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一减振器中形成有与该第一螺孔对应的一第一穿孔,而该第一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一穿孔而与该本体螺合。3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更包括:一第二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二减振器,以将该装置固定于该吸振构件上。4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9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二固定构件为一螺丝。41.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0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吸振构件上形成一螺孔,且该第二减振器中形成有与该螺孔对应的一第二穿孔,而该第二固定构件穿过该第二穿孔而与该螺孔螺合。42.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一减振器的硬度比该第二减振器的硬度小。43.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吸振构件上形成一第一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一减振器。44.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3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一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一沟槽,用以与该第一缺口结合。45.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4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一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一减振器从该第一缺口脱离。46.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支持构件上形成一第二缺口,用以放置该第二减振器。47.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6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二减振器上形成一第二沟槽,用以与该第二缺口结合。48.如申请专利范围第47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二缺口实质上为一C字型,用以防止该第二减振器从该第二缺口脱离。49.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一减振器由矽胶制成。50.如申请专利范围第35项所述的动态吸振结构,其中该第二减振器由矽胶制成。图式简单说明:第1a图系为本创作之笔记型电脑之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第1b图系为第1a图中之笔记型电脑之另一立体分解图,其中支持构件和第二减振器组装于装置上;第1c图系为第1a图中之笔记型电脑之另一立体分解图,其中装置和第一减振器组装于吸振构件上;第1d图系为第1a图中之笔记型电脑之立体组合图;第2a图系为习知笔记型电脑之系统图;第2b图系为本创作之笔记型电脑之系统图;以及第3图系为本创作之笔记型电脑之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地址 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一五○号四楼